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91)
1、知识改变命运。其实这话不完整。完整的说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创造效益,效益改变命运。
这就是说,学习掌握应用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前提和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转化为效益方能改变命运。
效益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两个方面的财富。精神文化财富和物质财富并重并举,推动和促进精神文化和物质两个方面发展,缺一不可。
2、读书自学的目标和目的是要做到知识向能力转化、能力向效益转化,实现精神文化和物质两个方面创新和创造。
3、不读书自学,不接受专业培训,不解决资质和能力缺失问题,搞一种虚假形式、编造不切实际的没有使用价值的“计划”“方案”,实施只能走过程,劳民伤财,无力扭转亏损局面,将导致公司停产、倒闭。这种情况已经不少。
4、比如“拉帮结派”搞关系办企业开公司挣钱,开始或许“红红火火”,
这种短期行为的生命是短暂的,随即将进入“
病亡期 ”
,陷入淘汰境地。
5、公司兴旺昌盛的要素是:高中层管理人经营理念创新;
员工团队整体素质优秀;设备先进齐全;管理运行实现“
四化 ”,即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产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注重新质生产力创新和高质量持续发展。
6、不具备上述条件,或缺失,只凭自己“设想”
“测算”
“
封闭 ”
式办企业开公司,违反发展规律,必败。
7、每天都有千万家公司开张,有千万家公司关门,又有千万家公司开张,这种新陈代谢趋势不可阻挡。这就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律和表现状态。
8、如公司高管层中出现贪污腐化现象,将影响运营效率,产生管理混乱,这就要面临经营危机。效益下滑、亏损、关门的公司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些问题。
9、这就要说到知识、能力、效益的一体化问题。
有一种人,在台上作报告强调“凭能力吃饭”。但没有搞明白如何产生和发挥能力?更不明白什么是“
两转化
”?
10、不掌握知识何来能力转化?能力不转化效益,公司还有出路吗?“拉帮结派”形成的这种帮派改变不了公司混乱局面,只会越搞越乱,走向垮台。
11、帮派是一种“
既得利益圈子 ” ,不考虑公司整体发展需求和效率,有时出于“争权夺利”需要,也要唱一种“为公司服务”的高调,但背后在“
暗箱操作
”取利。
12、一个组织、机构,包括公司、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用人。“掌门人”和高中管层不懂文化建设,不懂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不懂新质生产力开发和高质量发展,不懂产品开发和创新,不懂市场竞争要素和市场开发,一定没有出路。“
成败在于用人 ”说的就是人的这几种要素、功能和效率。
13、用人不按标准选人,不注重培养人,不注重提高团队整体素质,不注重发挥专业高端人才作用,不注重积蓄和提高竞争实力,总在考虑降低“
用人成本 ”,这些情况和问题虽说只发生在少数组织、机构、公司,却“传染 ”影响社会效率的改善和效能创新。
团队精神缺失,一是领队人不懂团队精神,二是员工没有团队合作意识,三是不注重团队整体效率。只要这种倾向存在,这个团队就会一盘散沙。
14、学生、同事、朋友讨论这个话题,不少人也知道这些问题,真要一一解决却难能排除自身理念观念错位的障碍。
15、现实情况是,一方面一大批组织、机构,包括公司、群体,为国家复兴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组织、机构、包括公司、群体效益滑坡,走向危机境地,或面临倒闭。其原因前面已说清楚。
16、程序运行首先要编制程序。程序合法、规范、具有可操作性、效率性,这才能实施。
比如程序非法、项目缺失、违反逻辑、不具有可操作性,这些问题没有引起重视和治理,程序也就成了一种摆设,没有实际作用。
17、程序是一种控制和协调机制。程序贯穿在制度、规范、标准执行的全过程。程序问题解决不好,制度、规范、标准也就没有实行的机制。
18、比如服装公司管理和服装制作,制度、规范、标准的实施,抛开程序运行,管理混乱、服装制作无序,制作服装这种产品脱离程序监督,如何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程序监督缺失,将导致产生次品。
同样的原理,任何一种管理和产品制造脱离了程序化运行,都要出事故、出次品。想想看,荒唐不荒唐?
19、制度、规范、标准、程序的一体化是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包括公司、群体的生命线。
比如 Al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系统应用,完全是程序化控制和协调。现代化管理违反运行程序,都将无序乱为、违反标准、乱七八糟、一塌糊涂。
20、中国现代化模式运行理念观念,要求公正、平衡、可持续发展。有一种人,解决问题,不是讨论研究如何不折不扣地贯彻共产党理论和执行法律规定,而是商量如何否定共产党理论和推翻法律规定。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问题积重难返,继续混乱。这将阻碍Al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系统应用。这种人意识不到自身问题的严重性。
21、当今时代,没有远见卓识和艰苦创业的意志,没有吃苦耐劳为目标奋斗的精神,将陷入困境,丧失发展机会。
道理很简单,享乐腐化将产生淫风秽气,给人的灵魂涂抹阴黑,灵魂变色变味,必然道德沦丧,毁灭人性。
22、精神文化是永恒的,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支柱、支撑力。离开精神文化,物质创造是一种虚假,即使物质有所产生,也是假冒伪劣,被社会和历史淘汰。
23、人的生命力的本质是精神文化。没有精神文化的需求,或精神文化缺失,这个人就变成行尸走肉。
比如一视频说社区发生物业纠纷,一是服务质量差,二是业主一盘散沙。其实根本问题是没有搞明白“
物业的本质是文化”。物业不解决对文化的认知问题,以物说物,以物搞物,永远走不出误区。
社区、小区建设就是文化建没,即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的建设。物业渗透和体现在这四个方面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物业是人在操作的一种业态、一种产品、一种文化品质载体。物业人必须把物业作为一种文化品牌来创新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活力。无论物业人还是业主,抛弃文化这个人的灵魂,人没有了灵魂变成一具行尸走肉,物业以物说物,以物搞物,哪会有生路出路?
24、提高一个组织、机构,包括公司、群体的“
掌门人
”和高中管层的资质和能力,是治内和自救的有效“良方”。
良方是什么?上面都说清楚了,不再重复。
25、改变命运必须解决好学习掌握知识、知识向能力转化、能力向效益转化的问题,解决好精神文化和物质两个方面的需求和创造问题。人人都如此。
廓清
二0二五年八月二十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