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86)
1、讨论支持高科技发展是一种远见卓识。
高科技是改变贫困、强国富民的根本国策。贯彻落实高科技发展 “
中国方案 ”需要提高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明白。
2、低技能、低运行、低速度、低质量、低效率、低价值的劳动和产品将被淘汰。这是社会进步和优胜劣汰的规律。
3、比如发展新质生产力,AI智能应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劳动,实行大数据化管理,比如无人飞机、无人驾驶汽车应用,在3至5年内要占领市场和替代传统生产岗位,创造新型产业。比如机械化种地、喷药、收割,是同一道理。智能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创造新的生活品质。
4、这种发展趋向异常迅猛。我们必须顺应、支持、研究、进取、突破、创新、发展。
5、有的人不甚理解,跟不上步调,就要落后。原因是观念陈旧,自身素质不适应发展需求。比如科技知识短缺、缺乏科技应用能力。这种认识上的阻力,很可能引发和产生一种不必要的消极情绪,不情愿改变传统的劳动方式方法,也不情愿改变习惯性的传统生活方式方法。
6、这就又说到决定和支配人的命运的五个词:文化、性格、观念、职业、目标。
论述多次说过这五个词的功能。尤其要懂得文化、性格、观念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和目标的问题就解决不了、解决不好,这就要困扰自己,陷入困境。
7、
比如网络虚拟模式不可替代实体经济发展。产品创新和制造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根本和推动力。离开产品创新和制造这个经济实体,市场是一个
“ 空洞 ”,我们将陷入虚无,走向消亡。
8、人的生活品质的提高,是文化和文化观念问题。文化是人的灵魂,又是物质这个实体的象征。如对长城、故宫、史书、寺庙、文物这种实物载体不保存、不维护、不传承、不研究、不发挥其历史价值、不及时修缮保持原貌原状,如要拆除、消毁,这将割断中国历史、毁灭传统文化、扼杀文化命脉、忘祖断后、自取灭亡。如此真的没有了中华文化、没有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真不知道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9、高科技发展要兴盛中华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的价值,要利用中国文化的优势提升中国实力,强国富民。
文化缺失,高科技将丧失支撑力。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每一个人的灵魂,必然是高科技的灵魂。文化为高科技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文化兴民族兴,文化强国运强。
10、在一个组织、一个机构、一个群体、一个家庭中,认同中国文化、
公正、无私、反对内斗、追求发展的共同目标,这种人是百分之百?还是百分之八十?还是百分之五十?还是百分之三十?很关键。这是一个衡量整体文化素养、文化观念、道德品行、法治思想十分重要的标志。这就是说人的综合素质起到决定和支撑作用。这是一个躲不过去、绕不开的现实问题。
做到正直、善良、仗义、感恩,是衡量一个人的品格、品质的实践性标志。只要你生存,要处世做人,就存在品格、品质高下、优劣的问题。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每一个人都要思考和践行的人生最大课题。
11、比如面对社区、小区民众利益、民生问题,治理方案需要支持、表态,有一种人就“弃权”“
失声 ”“
没有存在感 ”。
一是没有涉及到自己 “
利益”
,二是不想得罪
“
关系户 ”
,三是不管
“闲事”。学生、同事、朋友议论,这种人是居民,有的还有官位。居民的事和官的事如何分开来说合法合理合情呢?
首先要站在人民即居民的立场维护人民即居民的权利,却做不到。共产党立场是人民立场,官的立场必然是人民立场。在人民利益、民生问题上
“ 弃权 ” “失声 ” “ 没有存在感 ”,
这官如何当呢?还有的官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导致问题复杂难解。多种媒体报道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这种问题。
12、讨论家政服务、物业服务、维修服务、养老服务这种服务型产品,付费的标准是值价相符、值价对等。这种理论和法规贯彻执行不到位,主要是没有把产品管制人的素质高低和产品质量的优劣问题搞清楚。产品管制人决定产品质量。人的素质问题没有解决好,何谈服务质量?
13、论述说过乌合之众的特点是争权夺利、纷争内斗、一盘散沙、图穷散伙。当乌合之众主导运行,根本问题是信念、理念、观念错位,偏离沧桑正道,必然穷途潦倒。“
乌合 ”只是暂时的利益图谋。一旦失利一定
“乌散
”。
14、高科技产品,比如AI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将改变低运行、低速度、低效率、低质量问题,提升价值创造的机制。这种发展趋向,将改变人的观念,奋力提高技能水平和应用高科技产品的能力,创新服务产品,为服务行业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15、进入高科技发展时代,一种显明的特点是“
拉帮结派 ”“ 跟人当官 ”“ 凭关系发财 ”将逐渐一去不复返。
高科技发展改变生产力结构、改变社会关系和运行形式、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不再是“
画小圈子
”墨守成规、患得患失,不适应人民需求的管理规则和方法也要改变。科学、开放、民主、无私、同德、共创这种氛围将更加浓厚。精神文化支撑人的生存和发展。
16、钱的使用渠道和方式方法不再用人工操作,大数据化管理和AI智能自动控制查寻数据,对错一目了然,“
贪污 ”没有了机会。AI智能、机器人不会行贿受贿、贪污腐败。
与此同时,人的工作轻松愉快,人工成本即工资也更为贵重。开发新产业、新项目、新产品,创造价值的机会不是越来越少,而是不断增多。服务业逐渐扩大,将成为提升人的生活品质的“
重头戏 ”。
17、这就说到进取的问题。不管是谁,“
懒惰成性 ”这种惰性不消除,进取是空话。学生、同事、朋友议论“ 逛游闲玩 ”
,贻误时光现象。这也是一种懒惰。不务正业说的也是这种情况。什么原因?不缺钱,也就没必要挣钱。给谁进取?没有为解决贫困、民生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这种责任、义务、境界、精神,这恰恰是自私自利表现。
18、旅游是一种文化吸取、文化自乐、文化享受、文化创新。旅游的本质是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和
“ 逛游闲玩 ”是两个概念、两回事。没有灵魂需求、没有文化知识收获,不会产生旅游价值。
旅游景区、景点这种文化环境将提高人对文化的认知。不懂旅游是文化,还把“
逛游闲玩 ”也当成旅游,不只是一种无知,也还会引发误导。
19、朋友说了一种人的处世手段,你帮助过他,他欠你人情,这个人在利益需求上和你发生冲突,于是,他就找一种机会,和你搞对立,突然反目成仇,这就不用还你的人情了。这就是这种人忘恩负义的丑陋人性。
20、论述说过人和动物的区别问题。人具有社会属性,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动物没有灵魂,不懂文化文明。
人一旦丧失了人性,抛弃了文化文明、背离了道德规范,变成动物,必然弃善作恶。
说来说去还是钱和活命这个辩证法和两点论的问题没有解决好。论述180、论述181专门说这种问题。不重复说了。解决不好认知能力问题,永远困惑。
20、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命运选择,人与人交往是一种层次选择。比如不修边幅、躐蹋龌龊、傲慢无礼、孤独自闭,这种生活方式、处世层次,和注重德行、讲究礼仪、规范作为、共事诚信的人一定“说不来、合不来”。原因很简单,不在同一个平台、不在同一个层次。
21、人的觉醒、觉悟决定和支配人的信念、理念、观念。比如要解决好高科技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统一性。认识不到两者的统一性,把两者割裂开来,将犯致命错误。
22、高科技发展提升高品质生活。这个
“ 两高
”本身是在消除懒惰,改变人的旧的落后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思路,必然要面对进取,追求新型生活方式,创新生活品质。这是时代进化的象征。你抛弃精神文化、你懒惰、你不进取、你将步入自掘的自闭自弃的慢性自杀陷阱。
廓清
二0二五年八月五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