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20)
1、花瓶问题是一些权力人的痛点。也想把这种
“花瓶模式”废除掉,但勇气缺失,“花瓶模式
”仍在,
还会有人模仿。
2、花瓶是一种摆设。漂亮可爱,却没有使用价值。
一家摆设一个两个花瓶,是一种装饰,增添一点生活气氛,也是要得的。
3、也有的人不喜欢这种摆设,理由是虚假、占据空间,隔几天还得擦一擦。不擦,灰尘落多了,反而影响环境卫生,影响生活情绪。
4、于是,这花瓶摆设便成了一个话题。
引深一步,说到官场,做官也有一种 "花瓶摆设
"问题。比如虚职,比如名不符实,这就出现了不工作白拿薪金的问题。
5、有史以来,官场就设虚职。比如打天下的功臣,比如王公,皇帝害怕“篡权夺位”,不给要职,挂一个头衔,送一个名号,封一个没有实权的王位、官位,摆来逛去,享受“俸禄”。
废除封建帝制之后,人民革命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精兵简政,不设虚职,人尽其才,各尽所能。
6、但是,这个话题又回到开头,官不为人民服务,不履行职责,如同“花瓶摆设”,问题就出在这里。
有的单位出现一种非官非民的岗位,有活不干薪资照发。下岗职员就很憋屈,法理不通。
7、法律政策规定,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不劳而获是一种剥削。但有的人意识不到这种问题,于是,产生了分配不公的矛盾。
8、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是通过竞争、选聘、考核上岗,而是通过关系、暗箱操作占了位置,这种人一定不称职,少干活多拿钱,或不干活白拿钱。
这种职位、岗位如同虚设。学生、同事、朋友议论的虚职问题多半也是如此。
9、生产力落后是文化和科技落后造成的。是人的素质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要贯彻文化自信的理念,发展高科技。
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恰恰是这种类型的问题。也就是说必须解决劳动力的质量问题。
10、高科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开拓型、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凭文化技术专长挣钱是发展趋向。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创新进取精神,这种劳动力即生产力会被淘汰。
11、有的地方缺乏各类人才,更缺乏顶尖人才。一是环境落后,二是文化科技落后,三是转型升级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或缺失。
论述119,说到拉帮结派、搞关系户用人问题,这种“武大郎开店”,必然导致人才流失、人才匮乏。
即使卖烧饼也都不用武大郎的方式,采取开店,增加技术含量,多品种经营。也就是说,固定模式,老一套做法,死守旧制,没有生路。
12、一定要睁开眼睛看,一个机构、一个部门的一二把手是什么素质,下面的员工也会是什么素质。“武大郎开店”,不会吸引人才,一定是“乌合之众”。
13、一个机构、一个部门的一二把手起着导向作用。站位高、视野宽、格局大、办事实的领导,一定珍惜人才理念新,创新进取意识强,吸纳重用一大批人才,为谋求发展服务。
14、华为任正非就一直在凝聚天下人才,“为我所用”,创新品牌,占领国际大市场。
各地出台招聘吸纳凝聚使用各类人才的政策和办法,为人才提供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为体现人才的奉献价值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5、花瓶式的人缺少内在竞争力,只有转型升级发展才有生存的出路。
花瓶插真花,花枯换新花。装饰家环境,享受新生活。这种花瓶有实用性。一家摆设多少呢?
多数家庭不欣赏这种插花艺术。而是利用阳台空间养育自己喜欢的花草。
15、
花瓶问题的实质是虚假。表面美丽,内核空虚。管理研究专家认为,一些机构、部门没有考核标准、没有考核措施、没有运行流程、没有效果评价。指标数据多有虚假,制度摆设一大片,其实把这制度也当成了花瓶。
真不懂战略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目标问题,价值问题,难以破解。花瓶式的模式便成了一种骗局。
16、虽说都在努力改变这种现状,但仍然没有按照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决定的方案落实到位。这种痛点对一些权力人而言凸显得更为突出。
比如,有的既得利益权力人头痛心烦共产党理论:
“
共产党立场是人民立场”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以人民为中心
”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落实真难。
假花无情趣,真花散清香。花好待月圆,团聚乃真情。这毕竟是生活。
“花瓶模式
”的官位、岗位不废除,想想看,这前景如何呢?
廓清
二0二四年十一月十四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