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53)-(155)

(2025-05-25 14:38:22)
标签:

365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53

    1、“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意思是说,不是自己的事情,说一说看法,不负法律责任,不承担法律后果。

    这个人如是当事人,他说的话,要让他签字盖章执行,他一定不干。因为要负法律责任、要承担法律后果。

    2、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和“卖狗皮膏药” 是一个类型,不治病、不管用白花钱、浪费时间、消耗精力、还会坏事,虽然叫法不同、过程有差异、但结果相同。

    3、“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人,为了忽悠你、算计你、捣你的鬼、诬陷你,就在你面前嘻皮笑脸,说一种“套话”  “假话” “阴阳话”,你上当了、你受骗了,还不明白这是一个阴谋诡计。

    4、这是什么原因呢?《论述152》说了,道不同则不相为谋。或者说,他要整垮你,他要夺取民利、以权谋私。

    5、不会是这样的吧?《论述152》说了,知道他的过去和现在,就知道他的未来。经历阅历支配一生的命运。

    6、每一个人都生活和工作在错觉之中。生活和工作就是选择题。每天都在演算“选择题”。

    站在十字路口干什么?方向、道路选择。

    你是谁?要干什么?往哪里去?达到什么目的?每一个人都要这样思考。

    7、说这个人“耍花花肠子”,其实和开头说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一个类型的货色。你简单交往、诚实做事、为他考虑、一心公正。啊呀,你选错了对象。不是同路人,没有解决好道同的问题,你不上当谁上当?你不受骗谁受骗?

    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翻来覆去说这个道理,由不得自己。这是意识形态即观念在起主导作用。

    比如他在设计要侵吞老百姓的钱财,也包括剥夺你的权利,你站在了他的立场上为他“摇旗呐喊”,说吧,行吗?

    9、争什么?上一辈子死了,下一代还是要争,一代接着一代争,就争公平正义。因为,不争公平正义,都没有生路、出路。

    学生、同事、朋友讨论这个话题,说到一个熟人提出,不要争了,远离是非。

    把你的钱拿出来让穷人分享,不争了,如何?这个熟人闭嘴了。

    穷人挣不下钱,是谁的问题呢?制度的问题。为什么不改一改制度,让穷人也能致富呢?

    解决公平正义的问题,仍在探索的路上。是吗?

   10、“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人,其实不见得都是富婆富翁富家。这种人是不是有私有观念呢?没有私有观念,这“天下为公”的理念为什么不接受呢?平民百姓争什么?就争天下为公这个公理。

    11、“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人是站在和他有“利益关系”这种人的立场上的。表现时要“隐藏”、要装出一副“ 正人君子 ”的模样,让在场的人感觉还可以,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只是看法不同。但背后已经勾结在一起了。

    12、比如“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人,有时也以主持人的身份会说一种“ 官话 ” 我们只是设一个平台,你们谈吧 。貌似公正。其实已在“ 暗箱操作 ”。

    开始都不信以为真。结果出来,啊啊,改变了你的认识,忽悠了你。这种问题,论述不说清楚,也真对不住读者。因为论述是理论。理论不能说假话,必须说道理,道路的道、理念的理

   13、主持方应该坚持共产党理论、法律立场、起指导作用。这是主持的原则和立场。

   为什么不用理论和法律指导呢?同事质疑,有没有“利益关系”?没有,这职责咋就不执行呢?学生、同事、朋友这样发问。其它地方是否也有类似情况?

    14、“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一种忽悠人的手法。

    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生这种情况,把不少人弄迷糊了。

    15 追问这种人为什么要这样说?一种说法是“说说而已”、一种说法是“个人观点”、一种说法是“不必当真”、一种说法是“不采纳就算了”。

    你让“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人签字盖章,他会说“我不是当事人”。

    16、这种骗局、这种陷阱,真把你绕过来绕过去,还真要绕地球转圈圈,害得你浪费时间、消耗精力。是不是呢?

    17、“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鬼推磨、磨推鬼的玩艺儿伤害了不少善良的人。

    学生、同事、朋友讨论,说清楚了这种事情,防止老实人、诚信人上当受骗。

18“站着说话不腰疼” ,真腰疼也不会承认。干这种“ 空手套白狼 ” 的伎俩,这狐臭腥味必熏己。被喻为 “ 乌中一乌害一乌”,孤飞悲鸣途昏暗。也就是说要被孤立、懂法理的人不会上当受骗,“乌鸣” 也没有出路。倒也可叹。

19“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人,给他父母、妻儿老小也“站着说话不腰疼”,忽悠、欺骗家里人,恐怕时间一长,老人要伤感、妻子说不准还真要“散伙”、儿女也会远离。

   谁都经不住“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人的忽悠、欺骗。

   “站着说话不腰疼”设的骗局、挖的陷阱,只能忽悠自己自己往里跳。

                               廓清

                      0二五年四月十三日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54

    1、“没有理可言”。这种说法在一种场合、一种环境、一种组织一种机构、一种群体一种家庭,时有出现。

    这种错觉导致一些人走错路、说错话、办错事、产生错误后果。

    2、“ 没有理可言 ”,错觉在于,一是不懂理、二是不讲理三是比如 混账 ”,也就是说故意搅局,把理搅成了一笔糊涂账,“ 混账 ”了,这账一混乱,理就说不清楚了。

    3、“没有理可言”,这种错觉,将导致“ 自己打败自己 自食恶果。

    你生活和工作在“没有理可言”之中,时时困惑自己,活着能有味道吗?能有意思吗?能有意义吗?能有价值吗?

    4、故意不讲理,是在歪曲理、混淆理、推翻理、改变理,目的是蒙蔽你、欺骗你,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你还认为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理。

    5、不懂理,很容易不讲理。不讲理不是坏人,但却要说错话、办错事、走错路

    这种问题一发生,胡说、争吵、乱骂、打斗,可能都会发生。

    都指责对方不讲理,有理说不清,一塌糊涂。

    6、理是什么?简单地说,是事物的规律、道德规范、道德实践。宏观说,是讲宇宙规律。微观说,是讲做事的规矩。

    一定要明白,无规矩无道,无道无理。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讲规矩就是不讲理。

    7、夫妻吵架,说一方蛮横、死犟。这种说法,也是指不讲理。

    谈判中发生争执,同样存在认理不同的问题。谈判不讲道,理从何来?

     8、理在哪里?在理论中、在法律中、在符合客观事实中、在事物的规律中。

     9、比如一个组织、一个机构、一个家庭、一个群体,都要讲治理、管理。这个治、这个管,一定要按理来治、按理来管。

    什么是理?治理和管理的规范、标准、程序、方法。

    所有的事物都有运作规矩,都要讲运作规范标准、都要讲运作程序、方法。夫妻生活、岗位工作、与人共事、社会运行,不讲规范、标准、程序、方法,不仅混乱,还会四分五裂。

 10、不懂理、不学理、不会治理、不会管理,一定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

    11、比如说谎、造谣、内斗、推诿、扯皮、忽悠、虚假、蒙哄、欺骗、使坏,都是不懂理、歪曲理、背弃理、亵渎理的表现。

    12、意识形态即观念的差异,也是认理的差异。理的认同,是道同的基础和前提。

    道不同则不相为谋,是说理不认同道则不同。不同道一定不同理。

    13、无论男女老少、忙人闲人、富人穷人、官民派系、三教九流、七十二行,生活和工作都必须守规矩。不管走什么道都有道规,即规矩。这规矩就是理。

    不讲理,不守规矩,在朋友圈、在这个环境、在这个地方、在这个组织在这个机构、在这个家庭,如何生存呢?何谈发展?

    14、面对不讲理的人,有的人没有办法说服,也说“没有理可言”。

    这是因为没有掌握和应用道理知识,不知道如何应对。

    15、懂理,首先要懂公理大理常理。因为大道理管小道理。大道理管不住小道理,小道理不复存在。

    因为你生活和工作在人群中。人这个个体离不开群体。这就是局部要服从全局、个人要服从大局、下级要服从上级、少数要服从多数、要执行法律政策、要执行决定决议、要执行《合同》、要接受监督、要追求真理的道理。

    16、为什么要上学要读书?是为了认识宇宙、认识世界、认识事物、认识规律、认识社会、认识组织、认识机构、认识群体认识家庭、认识更多的人、认识自己的实际需要。这就是认理的需要、过程和目的。

    17 论述说过,每一个人都在错觉之中生活和工作。只有认识宇宙、认识世界、认识事物、认识规律、认识社会、认识组织、认识机构、认识群体认识家庭、认识更多的人、认识自己,才能不断改变错觉。

18、一个人说,有理不在声高。另一个人说,有理声低就认理吗?有理声高都不认理。不认理找借口指责声高转移话题,离开了话题,恰恰是不认理在搅局。

不讲批判精神,认同道理一定是空谈。不发扬批判精神,黑暗不会自行消除。

19、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辩解和区分讲理不讲理?

公理大理常理是天下为公、高瞻远瞩,而不是自私自利、鼠目寸光。

讲理不讲理,要看立场、观念、境界、精神。这就是说,你是什么立场、什么观念、什么境界、什么精神?决定和支配你讲理不讲理。

具体说,上述要素,都认同都做到,就是全讲理;认同多做到多,就是讲理多;认同少做到少,就是讲理少;不认同不做到,就是不讲理。

20、比如50种《中国精神》,官民都能自觉主动学习继承发扬做到多少?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50种《中国精神》都是道理,道路的道,理念的理。

21制度是道理。如制度缺失、制度偏离理度、制度违背人民意志和愿望、制度落后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就要建立制度、或修改、或补充、或完善。法律、政策同样如此。

22、活到老学到老。到老了还不懂人生、不懂道理、不懂为什么要生存和发展,你和这种人同道共进去哪里?路在何方?脚下是什么路呢?险滩还是悬崖?无论老中青少,这选择题还没有选对,或还没有想好如何选题,这一生永远困惑。

光明大道、景象灿烂,就在眼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一生的命运。

    23、不见棺材不掉泪。盖棺难定论。灰飞烟灭时理不顺仍还乱。自己打败自己不知道理是什么。孔明为什么要唱“ 空城计 ?宋江招安为哪般?贾宝玉要去当和尚。苏东坡效应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啥意思?议论这些题对解决认知会有意义。

    在这个大千世界,一个人非常渺小。搞不明白、弄不清楚,理还乱。解决不好学问、学识、认知的问题,还是不知道自己是谁。说是解惑难,难在 不想读书、不想知理 ”。

                                             廓清

                                     二零二五年四月十五日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55

    1、一说批判精神,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支持和践行二是恐慌和抛弃。

    前者弘扬正气、激浊扬清,推动社会创新发展。

    后者抺黑党性、庇护贪腐,走向道德颓废沦丧。

    前者努力向光明奋进。后者陷入黑暗不能自拔。

    2、有一种人天天恐慌批判精神,害怕批判到自己头上。

    面对批判精神,说谎、造谣、诽谤、诬陷、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3、岂不知没有批判精神,是非就要混淆、黑白就要颠倒、人鬼不分、四分五裂,社会一定倒退落后。

    4 论述说过批判精神。批判精神是什么?是评论人和事物是非的一种意识即观念、一种思维活动一般性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批判精神是要解决意识形态即观念问题。

    5、比如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评论辩别某种是非、对错、批判已经办理的相关事件案件。

    比如纠正冤假错案,必须坚持批判精神。否则冤错难纠,冤错更多,说不准还会轮到你头上,冤枉的是你。这就是道理。一定要清楚,道路的道,理念的理。

    6 概括地说,批判精神就是对某种错误的思想言行进行系统具体分析所坚持的原则和立场。

    7、比如,不坚持批判精神、不批判分析问题,就无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不能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无法寻求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实际需要的运行模式,更不会改变生活和工作中的错觉。

    中国道路中国精砷中国方案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思想批判精神中产生和发展的。

8、为什么恐慌批判精神?害怕批判?

    不想否定自己的错误、罪责。只许低头干活、跟上走,不许讨论、不许看方向、不许看道路。

    9 比如有的人有一种毛病,好大喜功浮夸政绩、造假虚报、瞒上欺下、贪赃枉法。 学生同事朋友讨论, 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得到好处。这就是信仰缺失问题。

    10、但是,无论哪个组织、哪个机构哪个家庭、哪个群体、哪个人,不纠正过错,一定要倒霉、失利、失败、垮台,严重的还可能被抓、判刑。

    11 发扬批判精神,多做自我批评,谦虚谨慎、求真务实,是接受批判的最佳态度和策略。

    12、经常搞“成绩单”,一定弄虚作假。

    管理原则和方针是: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三结合。

    不把问题说透彻,目标在哪里?

    13、凡是回避问题、掩盖问题、轻描淡写问题,都会被问题拴住腿、陷入自己挖的问题坑里,导致“不能自拔”,越陷越深。

    14、不解决问题本身就是问题。

    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矛盾激化、积重难返。

    15、解决能力问题,首先要解决意识形态即观念问题。观念问题就是文化问题。

    16、每一个人都在意识形态影响中生活和工作。这个意识形态就是文化、文化观念。

    17、无论官还是民,必须认识和解决五个方面的文化问题:

   1)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和根本制度。

    否则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加剧两极分化、动乱因素增多、又倒退回到解放前殖民主义时期。

    2)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

    没有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思想必然倒退腐朽、精神颓废、意志衰退、情绪消沉、走向败亡。

   3)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每一个人的灵魂。文化建设是要解决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具体讲要解决人的思想精神价值问题。离开文化建设,人的灵魂将昏暗国家和民族将衰败。

   4)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文脉。

    传承文化是赓续中华文脉、续根通源、繁荣昌盛。断了中华文脉、断了五千年先祖列宗这个根、断了五千年清源源泉源流,国将不国、民将不民、必遭外强凌辱、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5)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中华民族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是要提升文化软实力,二是要强化文化的影响力,用文化支撑复兴大业。这是根本这是命运这是前途。

    18、文化是法治的根本和动力。文化支撑法治产生效率。

   “法不治众”,是因为法理缺失、法理偏度。宣传普法走形式学法执法有虚假。

    19 制定法律政策的人,置法律政策于度外,不保护人民,而是庇护官员,这个法这个政策一定要偏离法度。社会问题难解决,这就是一个致命的焦点。

    20、封杀批判精神,反对和抵制批判的特点是颠倒是非、歪曲事实、掩盖真相,以罪错当正确,继续罪错。

守正创新。不守正,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守正创新就形同虚假。

21掌握批判精神、发扬批判精神,用批判精神批判腐败堕落、罪错邪恶,用批判精神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社会才能清明、官员才能清廉、环境才能清朗人民才能清正。

                               廓清

                       0二五年四二十一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