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51)
1、一视频讲述一个涉及因果的故事:长沙一小区,住在这栋楼27层的王先生,其父病逝,深夜背上老爸坐电梯下楼,26层住户拦截不让通行,还打出26把黑伞避邪。被迫王先生走“
逃生通道
”。王先生背父,每到一层,停3分钟,倒热茶祭祀,一路走出,有6户打黑伞拦截。儿子呼叫“老爸送您回家”
,这一路非常艰难。
2、三个月后,整栋楼发生诡异怪事:电梯按键频频失灵、午夜楼里茶香弥漫、李姓门前出现似茶水三滩、张姓每逢午夜电梯停靠27层、凌晨两点婴儿指着空气啼哭喊“
爷爷
”。
物业公司开启监控一看,只见寒夜里这个王先生背着老父亲送最后一程……
3、学生、同事、朋友纷纷议论,死者为大。尽孝为天理。熟知的人也应送老人一程。此谓善行善举。
人人最后都要走这一程。想到自己,就明白天理不可违。否则,必有报应。这就是因果。
4、打开录像都吃惊了,这个老人离世前写下26封信、“
电梯使用同意书
”,给李姓捎回快递物品、给张姓留学孩子选腊肠…等等,都有记录。
5、失掉人性,失掉对人的尤其对死者的尊敬,失掉人的尊严,失掉做人的德性,很危险、很可怕。
6、30年代,旧社会,穷人病逝,卖身葬父,有钱人也要支助买棺材。说是积德,为子孙后代造福铺路。
家业兴旺,实际上是
“
百善孝为先
”起了关键效果。不尊重他人“
孝为先
”,自己如何“
孝为先
”呢?
7、同事议论,一街邻给老娘办后事,声势浩大,花钱10多万,轰动小镇。街邻摇头哀叹。老太太活着时缺吃少穿,受了不少罪,病了不舍得花钱医治。死了却“
张扬尽孝
”,虚情假意。
8、同事一远房表亲,老爹病逝安葬。晚上他不敢在放老爹遗像的屋里睡觉。难道照片上的人会下来吓死他吗?学生议论,这是不是“心怀鬼胎”?
9、一富豪供儿子上
“
贵族学校
”,说是将来能干大事。学生议论,“
富豪
”干的不是大事吗?上过“贵族学校”吗?
“贫民学校”在何处?划分学校等级,“
贵族学校
”培养贵族,“贫民学校”培养贫民,教育的不平等,是制度?还是人为呢?
10、这种现象也是打着“为人民服务”的牌子,为自己谋私利,给家长挖“
陷阱
”,让“成才”心切者往坑里跳。
才智技能都是靠自己刻苦攻读、为目标奋斗而获得的。求学进取没有捷径。
11、自私自利乃万恶根源。比如,从占便宜开始,只想贪一点,后来私心膨胀,贪污受贿,量变为质变,为钱财阴谋害人,弄虚造假,坑蒙诈骗,走向贪腐犯罪。
12、开头说的“王先生背父下楼”被层层拦截的案例,揭示了“
恶有恶报
”这个因果。
据说类似这种情况其它地方也曾有发生。啥问题?也有认识错位的原因。
13、比如,不懂阴阳关系。论述说过“风生水起,阴阳互动”。
天地、昼夜、男女、生死,阴阳轮回是一种规律。说是天道,不无道理。
吉善、凶恶、阳明、阴暗。凶多吉少是遇危预测。阳盛阴衰乃阴阳失调。阳风可拂除阴气,逢凶化吉,此乃转败为胜之策。
14、王先生背父下楼从门前过,低头躬敬送一程,告慰灵魂一路走好,王先生也会由衷感激。不仅无凶,反而逢吉。这便是善生吉象。
佛教、道教、儒教都遵循天理。马列讲辩证法,这个辩证关系也要讲阴阳两个方面的互动制约作用。阴气邪气之说是心理现象,也许和体质、年龄的盛衰强弱实虚或病态有关联。比如患病期间不易上坟。不可简单地把规律说成迷信。
“
打黑伞拦截老人亡灵归去
”这种行为,自觉不自觉地成为“
恶行
”,即罪过。
15、其实任何恶念恶行都是罪过。
人这一生,就两种行为:善与恶。不行善,便行恶。不善不恶不存在。
16、
比如你要别人的钱,包括收各种费用、索取物品、抢占财产,没有合同、没有约定、没有规定、没有标准,一定是违法行为,违法即恶行。
这一笔钱不是你的,无论多少,一定不能拿。不明白这个理念,行善就是虚假。这就是法理、天理、天道。
17、自私自利这东西祸害了许多人。当今社会,解决不好“
取之有道
”“
善行善终
”这个问题,不管是谁,都不会逃脱报应。
18、死亡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事实。懂得阴阳规律、理解辩证关系、善行善终、灰飞烟灭之时,灵魂归去,也就一定安然。
廓清
二0二五年四月二日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52)
1、“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三更鬼敲门”。
不管你是官、还是民,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这就是说,人不能做亏心事。一旦做了亏心事,鬼就要找上门来纠缠。
2、
其实这是一种人的心理表象。做了亏心事,鬼就在你心中。没有做亏心事,你心里就没有鬼。
明明做了亏心事,就是不承认。这心里一定有鬼。半夜三更心慌意乱,一闭眼这恶梦就缠身。这就是鬼和恶梦互应的心理表象,也会神经失常、错乱。
3、这个死鬼,其实不是骂人。看不惯一个人的作为说的狠话。鬼是一个人灵魂虚伪黑恶的暴露。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心理疾病。
只要违背良心、作恶作黑,就是在捣鬼,这鬼在脑子里来回转悠,鬼推磨、磨推鬼,恶梦缠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4、鬼是啥个意思?人死了的灵魂。活人捣鬼,这鬼是说在做不可告人的勾当。有的人嘴硬,不信自己有鬼,其实鬼已缠身。你观察,这种人鬼鬼祟祟、坐立不安、心慌意乱、茶食无味、东碰西撞、颠三倒四、神经兮兮、在你面前晃来晃去,一脸病态。
5、
论述讨论过一同事半夜三更自杀的问题。就是这种恶鬼缠身的表象。思来想去,自行了断。自己没有找到自救良方。老百姓说,活鬼变死鬼。也是这个意思。
“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这种说法很典型。你仔细看,做事捣鬼、弄虚作假、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阴谋害人、死不认账,这就是鬼的表现。
6、鬼也是一种迷信说法。这个迷信,是说心迷鬼窍,鬼迷心窍。
心中没有鬼,不会自私自利,做事为人一定公平正义。只要没有正义感、没有正能量,心必生鬼,心怀鬼胎。
7、办鬼事,也就是说,自私自利,干不可告人的勾当。
为什么说自私自利必然心中有鬼,一举一动就要说谎捣鬼?因为“利益关系”和鬼路鬼事相勾结。只要没有“利益关系”,一定不会走鬼路、办鬼事。光明磊落,心地坦然,
无私才能公正。
8、比如同事反映一种情况,甲乙双方要解决问题,各拿方案,交换意见,依法协商,达成共识,约定规则,监督执行。
这种协商,要以互信为基础,要做到:互通方案、当面商谈、达成共识、形成决定。
只要一方没有让另一方知道方案、没有当面协商、没有依法达成共识,问题不会得到解决。总想绕道走,谈也没有用。
9、比如主管部门责成一个机构的责任人联系双方,一方不知道另一方的方案内容、一方责任人没有和另一方责任人见面、一方没有和另一方协商,而在中间履行联系责任的人编造报告,搞一个虚假结果,要求执行。这就是违反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
因为这种结果反共产党理论、反法律规定、违背人民意志和愿望、给人民造成伤害、给社会造成危害。如不追究法律责任,法律将成为虚无。
10、一个组织、一个部门、一个家庭、一个人,只要是观念的问题、法律意识淡漠、甚至亵渎法律,都会唱反调、走鬼道、说鬼话、办鬼事。这个问题说过多次。不是听不明白,而是要使坏。使坏就是捣鬼。
11、比如一同事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管问题处理的人,写一个报告说,问题谈判三次没有达成共识,当事人在会议记录上签了字。
当事人一落实,报告造假。
这是什么问题呢?吃公饭干鬼事。耽误时间、消耗精力、欺上瞒下、造成错觉、以假当真、违法乱纪。但却意识不到。不少问题就出在这个节点上。
12、大道,乃大道理。大道至简,是说基本原理、方法极其简单,用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说清楚。
比如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不相为谋,谁包容谁呢?你去包容一个自私自利、违背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人、还是让这种违背常理、不懂“道不同则不相为谋”的人包容你呢?
13、无规距不成方圆。但问题出在一种人不想要规距,想为所欲为。另一种人要自己立规距,他说了算。结果没有了公理、常理、原则、诚信。一塌糊涂、乱七八糟,这种场面就是这样产生的。都是受害者,包括这两种人。这两种人却愿意受害。
自由是在规距之内的自由。不是无规距制约的自由。法律是规距。道德是规距。伤害他人影响他人生活和工作都是不道德行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一道理。但是无法律和道德制约和规范的自由仍然在产生负面作用、甚至破坏作用,我们一定要努力消除。
14、比如在政府门前摆地摊,一定不允许,不听劝会被拘留。在小区门前摆地摊,还会有人看有人问价。在大街路上摆地摊,交警一定会撵走。因为摆地摊的地方不对。这就是规距在起作用。无规距不成方圆。
15、
不少人讲与时俱进。这与时俱进本是一种规距。没有规距如何与时俱进?
糊糊涂涂往前走,随随便便赶路程,碰碰撞撞凑热闹,睁眼闭眼无所谓。这种情况的与时俱进是在干什么呢?行得通吗?
16、人人都会遇到这种道的问题。诡异、诡秘、诡辩,是一种迷糊他人、混淆道的概念的卑劣伎俩。
人各有志,各行其道。这道是由观念即意识形态决定和支配的。比如,这个地方不是唱戏的戏台,这个地方不是卖膏药的摊点,这个地方不是搞交易的场所,这个地方不是某一个人的私地。也就是说,公共场所有共同的基本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却要把自己的需求强加于人。
17、
愿意为所欲为、强加于人,却要强词夺理。明明是小人所为,却是充当大道大公大理。这观念的问题,不理智就要争辩,是不是错了位呢?
论述说过圈子问题。当不在同一个圈子、不在同一个平台、不是说同一个话题、不讲同一个理念、不在同一个观念上说事,必然要出现前面说的情况。
18、开头的话题,是说“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三更鬼敲门”。
不要规矩,不守规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自由化行为,一定是鬼事,害人害己还固执己见、执迷不悟,一条道走到黑。
比如,夫妻互斗、家人背离、同事使坏、拍马溜须、入伙“
贪钱”、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嫁祸于人、谋利争斗、招摇撞骗,都是自由化的产物。
19、用自由化害他人、害家庭、害环境、害社会,最终害自己。这就是报应、这就是因果。有的人没有这样认知,最好去咨询理论、法律机构,或自学理论、法律知识,解除困惑。
20、论述说过一种理念,知道你的过去和现在就知道你的未来。经历阅历支配你的命运。反对说教的人恰恰在“说教”。
回头看走过的路,一是自悟,一是仍糊涂。不理解教育的意义和缺乏教育会产生恶果,不懂装懂是典型的悲哀。
21、引而伸之讨论,这就是观念问题、道的问题。一定要明白,理论没有针对性,不解决意识形态问题,谈来谈去都是空谈。
22、说来说去,各谋其道。当道不同则不相为谋时,最好的选择是分道扬镳。道不同则要主张同道同行,不是道的融合。因为公有制和私有化不可融合。
23、社会上的多元现象,难免要影响到人的观念。观念导致行为。
学生、同事、朋友讨论这个话题,说到终结,用古人的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去吧。
这倒也是一种说辞。只能这样。学生、同事、朋友讨论这个话题,认为这是认知问题。
因为,意识形态的斗争永远存在、思维方式方法和思路永远是一个新课题。
廓清
二0二五年四月十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