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13)
1、说一说理解问题。
无论大官小官、平民百姓,理解水平和理解能力支撑生活和工作进取前行。
理解水平和理解能力低下,办事就会出错;解决问题也会一错再错,很可能发生冤假错案。
2、理解问题是认知问题。认知能力低下,一定理解水平和理解能力低下。
比如针对一件事、一个问题,把道理都说明白了、说清楚了,仍不理解。错了还不知道错在何处。
问题解决不了,如向上级反映,这种人就说你告状。这是同事、学生、朋友多次议论的话题。
3、理解水平和理解能力低下,简单地说,针对一种问题,不清楚其本质与内在的联系。根源是不懂得事物的概念、原理和法则的内涵。
比如,没有法律政策依据的事情不能做。违反规定标准就要发生纠纷,产生矛盾,出现问题,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4、实际上这是一个一般性认识问题,不愿意认识和理解,一定要办错事、走错路。
组织、机构的制度规定,因能力低下,贯彻执行不力,影响工作质量,将被解聘辞退。如造成损失,追究赔偿责任。这是保证机制正常运行的规范化程序,不允许违反。
5、我们也都知道,事情难办、问题难解决,是能力低下问题。能力问题首先是个理解问题。理解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通过思考,上升到理性知识,构成办事、解决问题的应用性知识,把这种知识转化为执行力,去执行、去实施,达到要求的标准和目的。
想想看,不懂知识向能力转化,没有执行力,执行力低下,达不到要求的这个标准和目的,你占这个位置何用?
6、较高的理解水平、理解能力,是在对概念、原理和法则理解的基础上,把理论知识进一步提升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针对实际需要,建立和调整知识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使得知识广泛转化和应用,也就是说,把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产生价值。
这样简要明确地说,对认识和理解能力有思想障碍的人,想来一定是一种开导和启示。真要钻牛角尖,这思想障碍的问题可能会转变为精神上的毛病。
7、提高理解水平,增强理解能力,是一个花费时间、精力和坚持思考的事情。只要想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就一定要解决好理解问题。虚伪、尖滑、懒惰、欺骗,永远不会提高理解水平和增强理解能力。
8、提高理解水平、增强理解能力,一定要学会五个方面的知识,即掌握理解能力五要素:
(1)整体思考能力。思考决定出路。不会思考,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总是因循守旧,老一套,必然走不出困境,没有出路。
(2)洞察问题能力。不会洞察,看不清、看不透问题的实质,或肤浅、或虚伪、或误判、或忽悠、或扯淡、或蒙骗,都将自食恶果。
(3)想象力、类比力。想象是在展现一种视野广阔的境界。类比,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懂这两个意思,一定走不出死胡同。
(4)直觉力。一眼就能看透这种人的心思。直觉告诉你,这种人是不是好东西。没有直觉力,难免上当受骗。
(5)解释力。不懂和不会应用文化理论法律政策,没有解释力。弄来弄去,自己打败自己。
9、组织、机构、社区、小区、家庭、群体的成员,无论官大官小,一般百姓,不能补充上述五个方面知识的短缺,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生活和工作不可能顺当,发生纠纷,出现问题,难办难解的现象也会有增不减,不仅走不出困境,还可能多犯错误,难能摆脱。
10、人和人、群体和群体之间,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是有差异的,对权益的认识和理解也同样存在差异。
消除差异的途径和方法,是学习和掌握文化理论法律政策,提高理解水平,增强理解能力。这个意思前面说了。
11、比如美国军校专门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理论,实施强军战略。比如“窃取”科技、经济、文化、理论和信息情报,用于建设和发展。特务这个职业就是“窃取情报”,理解对方,施计战胜。
12、理解是多方位心理表现。比如,理解是诚恳,企图取得信任;理解是策略,表示交往合作;理解是能量,主动承受重压;理解是远瞩,测透风云万象;理解是妥胁,避免计较冲突;理解是觉悟,坚持自我革命;理解是原谅,多做自我批评;理解是明理,懂得办事原则
;理解是心术,不正自毁前程
;理解是和合,同心同步同进。但是,理解问题是立场和观念问题。心态和情绪支撑理解。台上想到下台的下场,同样是理解问题。
一定要明白,理解的正能量难得。诡秘其实是不少人表面理解内心猜疑的一种为人做事的技巧。理解也可以掩盖虚伪。于是,理解被扭曲。于是,理解被利用。于是,理解是假象。这便揭露了人性丑恶的一面。
13、如果理解贪污腐败、理解买官卖官、理解拉帮结派、理解暗箱操作,这个社会将要倒退,走向混乱和动荡。
整治和消除贪污腐败、买官卖官、拉帮结派、暗箱操作,廉政清明,创新进取,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这才是正能量的理解。
14、知己知彼,就是理解。古今中外,流行“拿来主义”,理解应用,取之为胜。读一读《三国》或许会明白。
15、固执己见,闭关自守,拒绝吐故纳新,不愿割除毒瘤,其实就是不懂理解。不理解自己,不理解革故鼎新,更不理解社会、时代、变革、发展。这是一种顽疾。
16、夫妻理解是建立在性格融合、相爱相亲、目标认同基础之上。丈夫不理解妻子,妻子不理解丈夫,互不理解,走向离婚。
工作关系的理解是建立在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运行之上。离开了这个前提和基础,必然互不理解。
17、理解是双向的。比如政治讲互信。否则互不理解,必然对立。人与人只要共事交往不在同一个平台上,理解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对解决同一种问题达不成共识,必败。
社会在发展,新生事物不断出现,解决好理解问题,和时代同行,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更多机遇。
18、我们一定要明白,认识和理解变化的事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事物天天变、时时刻刻变。这就是辩证规律。
理解万岁,只是一个口号。天天费力呼喊,没有实际意义。说透了,内心还是不情愿理解。不信就去问一问达不成共识,解决不好理解问题的人。
廓清
二0二四年十月十九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