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112)
1、年龄段的问题,一直困惑一些人的生活和工作。论述说过这个问题。学生、同事、朋友都很关注,多有议论,值得具体说一说。
2、我们通常认为,少年时代,从懂事说起,16岁至18岁读高中这个年龄段,是走向成熟期的人生转折阶段。
读大学期间,是青年步入独立生活期。
但是,18岁中专毕业的青年已进入社会就业。有一大批职工,在职通过自学和函授取得高等教育学历。
这是从接受学历教育,获得知识来考量人生进入社会的年龄段。更多的青年在实践中通过读书自学成才。
3、人的成熟年龄段,事实上和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密切关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说艰苦的生活环境锻炼人,自觉追求目标早成器。
4、三十而立。是说这个年龄段步入成家立业创业的第一个黄金期。
另一种人生现象,20岁至30岁这个年龄段,是职业生涯定位阶段,也是创业历练阶段。许多人在这个年龄段为国家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出了贡献。
5、四十不惑。是明白人生世故,成就事业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的20年,至60岁,是人生鼎盛期。
我们要清楚传统的说法。五十知天命,已知有的事情不能为、也不可支配。六十耳顺,到这个年龄段能听得进去不同说法、反面意见。但不见得人人如此。听天由命、反其道而行之,这两种现象多有发生。性格和观念之故。
按5年一个台阶考量,50岁至60岁,上四个台阶,通过努力奋斗,将完成人生规划的基本任务。
6、从事一种专业,或走仕途之路,或搞学问研究,入道悟道,苦辣酸甜,风雨一路,得失成败,峰回路转,艰辛难多。
谨谨慎慎,平平稳稳,度过一生,也是有的。庸庸碌碌,浮浮沉沉,了却一生,至死昏晕,也不少见。人生如戏,唱什么角色的都有。拉是拉不回来的。自认回头是岸,或许有一天真可立地成佛。
7、比如15岁读大学,少年英才。先天聪慧毕竟少有。
50岁成器,大有作为,这叫五十而立。
70岁闯天下,谓之步入第二个黄金时期。
80岁谋划创业,谓之第三个黄金时期。比如姚雪垠,延安时期积累资料,创作《李自成》,95岁写完《李自成》第四卷。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百岁还要去地头搞科研。这就是说,年龄段对人生事业没有固定设限。
8、每一个人,在什么年龄段干什么事,是人生规划确定的。没有规划,一生困惑,无为而昏然。
但是,有规划不落实,空空然而叹息。人生如梦,其实是在忽悠自己。
9、有一种现象,30岁、40岁仍然停留在20岁之前的境地,止步在不成熟阶段,谓之长不大。
在这个年龄段当官,仍然搞不清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何运行?如何作为?不得不质疑,这官怎样当?
10、翻开历史看,中国20多岁、30几岁领军打仗、执政为民的高官比比皆是。没有一个是买的官,没有一个是凭关系当的官。都知道以史鉴今,但真有人只知而不懂。
买的官、凭关系当的官一定有虚假,不懂共产党理论和执政理念观念、不懂法律政策。跟着感觉走,一走就错。
11、论述说过一种事例,一个人干了10件正确的事,干第11件事犯了罪错,前功尽弃,正确率化为零。查办的、撤职的、抓进监狱的都是这种情况。
我们要明白,看一个人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和阅历,就可看出他的品行和轨迹,就可知道他的过去和测出他的未来。
为人做事是有表现和迹象的。只要干了违规违纪违法的事,之前的政绩将被否定。查办撤职判刑不会因为有过政绩就改变法律规定。不懂这个法理一定会继续失败。投机取巧、暗箱操作,既害自己也害同伙。
12、
当官和平民百姓做人做事都是同一个理念观念,不懂否定之否定这个辩证规律,必垮必败。
你以为你是谁呀!不懂夹紧尾巴做人的道理,敢抗拒规律,一定要栽倒。
13、
同事议论,有一种组织、机构的官员惧怕共产党理论,一看理论,“对号入座”,就心惊肉跳。于是,封锁知识信息,拒绝接受自己不懂得、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的生活和工作的道理。
这种官员的同事和身边的人恰恰缺失这种理论知识,这一封锁,就被蒙骗,走不出这个封闭的狭隘的固化的没有生机的小圈子。想想看,找不到出路,将陷入困境,一定要犯错误。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犯错,在解决下一个问题上还会错。
14、论述说过这个问题,不是人民立场,立场错,理念观念错,观点一定错,办事和解决问题的结果也必然错。
15、讨论这些问题,说是有一种人,总是不学无术,总是算计监督的人,总是搞一点阴谋,总是玩弄权钱,时间一长,就有可能患孤独症、抑郁症、痴呆症。
只为自己活着,必然钻进权钱的小黑洞里回不过头来,心病难除,就有可能患孤独症、抑郁症、痴呆症。
16、当官首先要解决好立场问题。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办事解决问题,而是要站在党的立场即人民的立场,也就是共产党理论和法律政策的立场,这样坚持前行,才能证明自己是清官好官有良知的官。
这为官之道、做人之道、干事之道,都是同一道理。
廓清
二0二四年十月十七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