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94)-(95)

(2025-03-23 17:43:11)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94

    1、说一说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问题。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概念是:

   1)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2)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共产党执政的理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3)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论述93说了一个问题,权利至上反对民主。

  凡是以权压法、以权乱法、徇私枉法、以权谋私的人,都要反对以人民为中心,反对人民至上,反对人民民主。

   有时候,反对民主的人迫于法律政策的压力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也表示同意民主,比如召开居民大会职工大会业主大会业主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民生权益治理建设等重大事项。但是,这种人很可能要阻止和干扰实施人民民主的制度和程序。比如阳奉阴违暗箱操作挑拨离间拉票对立造谣生事诬陷搅局等,使用各种手段破坏民主制度的贯彻实施。

3、一个组织、机构,在实施一种项目之前,这种项目涉及到民生权利问题,必须实行民主,让人民讨论决定。

   制定的制度、政策、规定、办法,要有共产党理论依据,要有法律依据,要通过人民民主讨论协商决定。

    这个话题,在论述中多次说过。也都知道这是为官之道,为官原则。但有的人不想这样干。问题就出在这里。

    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汲取人民智慧,促进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是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征询各方意见,集思广议,群策群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但在现实中,一些地方存在的问题是,立项和收支没有法律依据,没有经民主讨论决定,而是自己搞了一种干法去实施。结果违背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违反了法律政策。

   5、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联系到基层,针对具体事项,有责权利的人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否达到了要求标准?是否按照标准考核公布于众,接受人民监督?尤其在基层的一些组织、机构,没有形成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机制和体系。

   6、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但首先要解决理论的认识问题。

   7、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制度保障。

   这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很现实的三对矛盾问题。

   8、论述85、论述86,专门说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问题。我们都应搞明白关系我们生存和发展的这两对矛盾的问题。

   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主要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实际上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这两对矛盾密切关联,相互作用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两对矛盾解决不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同样解决不好。

    9、解决这三对矛盾的过程,也是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过程。

   创立现代化治理体系和增强治理能力,首先要解决动力和制度的保障问题。

   解决好体系和动力的问题,将促进上述三对矛盾得以及时解决。

   10、创立体系和增强动力, 必须贯彻落实到基层。基层组织、机构的适应性问题,即创立体系和增强能力的问题也就摆在了社区、小区的面前。

   制度、动力、体系、能力,解决这四个方面的适应问题必须有路线图和时间表。也就是说,要有规划、要有实施、要有考核、要有实效。

   11、我们都要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超过真理一步便是谬误。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各行其是,不讲标准,结果各异,问题难解。

   12、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是不作为、 假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治理。一种突出的原因是假作为 、乱作为颠倒了是非,混淆了黑白。打压公平正义,扼杀法理。

13 、解决这些问题,治理这些弊病,必须创立完整的运行体系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要有配套的高素质的官员认真组织实施。这就要提高执行力即解决好能力问题。

一些人消极了,麻木了,庸俗了,颓废了,也就不理会整改问题 、治理弊病了。一说制度 、动力 体系 、能力,瞪眼儿了, 傻了。岂不知拖了深化改革的步伐。甘愿受害,自食恶果。

一说共产党理论就头疼,看不进去听不懂。说自己的那一套骗术邪念却津津有味。学生说这就是一种倒退。

14 、全面地准确地完整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解决好民生问题,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利益问题。

   这个理念不明白,如何走好中国道路 、实施中国方案?                      

 廓清

                    0二四年七月二十六日

理论观念认知论述(95

    1、争权、夺利、嫉妒、显能、多疑、固执、敌视、干涉、造谣、诽谤、诬陷、伤害,这12种表现都是引发争斗的心态特点。

   争斗,无论内斗还是外斗,争来斗去,结局是两败具伤,头破血流。另一种情势是,错的一方一败涂地对的一方思考问题错的危害。

   2、你告诉有这种心态特点的人不要争斗,都听不进去,死活要争斗到底。有的人争斗垮了台,没了市场。也有的被抓进去了还不心甘。释放出来再争再斗。躺在了病床上,泪流满面,仍咽不下争斗这口气。

   学生、朋友讨论这种情形,感觉愚蠢到这般地步,实在无奈,一笑了之。

    3、这种争斗,组织、单位、社区、小区、家庭、微信群,都不同程度的发生过。很可能还在继续。

    啥原因?就两种,一是贪图谋取私利,二是意识形态分歧。

    4、几个老友说起往事,八十年代之前没有这种情形。那个时期,没有贪图私利思想,没有意识形态分歧。 有一种斗争叫阶级斗争,说的是消灭剥削制度,批判资产阶级腐朽思想。

    5、为什么现在就会这样呢?一句话,眼睛盯在金钱上。争斗的核心是利益。

   放不下钱财,永远要争斗。

   6、什么人不争斗?

   论述92,专门说了救济流浪老残少年、帮扶孤寡老人、支助贫困生上大学、义务为居民办事、见义勇为、伸张正义、救死扶伤。这种人不争名不夺利,只讲付出。他们身上充满大爱,家国情怀,一路清明。

   7、许多人议论事物。说事引物,物因事而论,事生引发物生。无事何谈物?

   但是,就有人扭曲了两者的关系,颠倒了两者的位置。只谈物不论事,只图物不究事。

   8、比如,建一栋楼,要有方案,设计、标准、质量、材质、施工、预算、监理、检验、考核、审批。按照规定程序运行完毕,达到建筑设计质量标准,才能出售、居住。

   这个建楼的全部项目运行的程序就是事。这个事包括预算的钱。这个事的项目没有达到标准,这钱能不能给?这钱为什么要给?

   老百姓时常议论,烂尾楼、危楼、造价高质量差的楼,就是只谈钱不论事造成的。

   9、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眼睛盯在钱上,只谈钱而不论事,不说事项的标准,把物即钱财摆在了第一位,甚至抛弃了事的标准和事的运行程序,想想看,贪腐能避免吗?

    10、只要光谈钱,把搞钱作为唯一的目的,拥有了搞钱的这个权利,一定会贪腐。

    说清楚一点, 你是共产党员、你是官,你信仰危机,具体说,不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忠于共产党。而是把眼睛盯在钱上,一门心思搞钱。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扭曲和颠倒"

    11、引发争斗的12种心态特点,就是"扭曲和颠倒"的表现,也还会产生新的争斗的心态特点。

    一定要明白,人和人没有恩怨。如有恩怨,就是这12种心态特点造成的。只要信仰危机,一定会产生这种种心理心态特点。

   12、日本这个小岛上的人也搞争斗。却和我们中国人的争斗相反。

   日本人一方训斥另一方,为什么犯错?失败的干什么?对方嗨、嗨低头认错,表示悔改。

    13、论述91专门说了日本情况。汉唐时期,中国文化被日本人吸纳。日本用中国文化打造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逐渐形成了日本文化。

    日本学界研究《易经》,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作座右铭,打造灵魂,强盛日本。

   14 日本人盗窃中国文化,日本人抄袭中国文化,日本人利用中国文化,说的都有道理。

    结果是日本没有或很少有上述中国人的12种心态特点。而是要用中国文化元素形成日本文化,改变和统治中国。这就是文化侵略。文化侵略比军事侵略更可怕,能改变人的灵魂。

    15、我们的文化,我们传承了多少?效果如何呢?竟然产生了12种心态特点来搞争斗,中国人打败中国人。日本军国主义很高兴很满意。

   日本搞军国主义,和美国结为同盟,继续扩军备战,图谋再次入侵中国。

   我们的子孙后代总有一天还会抗战。你还活着,却信仰危机,争斗到何时?我们的子孙后代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16、学生、朋友、同事议论,有一种人,不懂得和从事文化、理论、学术的人沟通、交流。这种人的圈子里,没有高文化、高理论、高学术水平的人,固步自封,层次低落,争斗不止,搅局乱象。这种人正在充当害群之马。

    17、制度、动力、体系、能力,解决这四个方面问题的方案,从上往下贯彻,要落实到社区、小区,抓出成效,需要下大功夫。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建立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制定履行职责事项清单。

   具有上述12种争斗心态特点的人,很可能要反对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制度。因为不想放弃争权夺利。

   18 任用干部选优、考核、评价、晋级、奖惩、淘汰,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实行程序化管理,接受人民监督,是防止和避免发生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问题,保证人才干部素质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这个制度实施的过程,就是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19 、实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复兴的壮举。吸纳人民智慧,官民同心合力,民族崛起,国家兴旺,才能立于世界之林,走向中华强盛的未来。

                             廓清

                   0二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