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观念认知论述(36)
1、朋友、同事造访,说起生活满意问题,便引发了“三种能力”的讨论。
2、我们都明白,管理、服务、项目实施,出发点和目的是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无论大官、小官、员工,必须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进取的三种能力,老百姓才会有“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才能保证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3、
为什么达不到“三感”
和
“滿意度”
?
因为部门、组织的官员没有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进取的能力。
4、不具备“三种能力”,无论是官还是员工,一定不称职,一定没有上岗资格。
5、
问题是这种人又不想“下课”。
于是,必然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导致危害一方百姓。
6、没有“三种能力”,又要显示“敢说敢为”的假象,难免继续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
其表现有三:
(1)知错不改,明知故犯。
(2)不懂装懂,以错当对。
(3)“指鹿为马”,欺世盗名。
一旦说事追责,总要找借口辩解,满腹牢骚,推诿扯皮,问题仍在原点。
7、如何解决问题?谁是责任人?扯来扯去,说不清楚。其实都不想承担责任。
8、不懂理念,缺乏管理知识,连头绪也理不顺。这种人为什么会“占位”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呢?
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解决好体制问题和制度问题。
9、
也有人看出“门道”,不想“得罪”“熟人”,“装聋作哑”。或许还想投机取巧,借机谋利。
10、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走出误区呢?
必须首先解决好能力问题。
11、一是要对全员实行严格的任职资格培训和岗位技能训练。二是要认真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三是要对运行全程实行有效监督。
12、一个部门、组织的体制问题和制度问题没有解决好,大官、小官、员工的能力问题就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进取的问题就解决不好。
13、不会善于发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好问题,没有创新进取的意识和作为,这个部门、组织的价值观就会被扭曲,何以生存呢?更谈不上发展。
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实行整改。
14、解决好能力问题,要有务实精神,要从领导和管理层做起,要改变落后状况,要考核落实方案,注重实效。
15、我们必须清楚,理念问题解决不好,无论部门、组织和每一个人都走不出困境,困惑难除。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进取的能力得不到提高,这个部门、组织就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和活力,高质量发展仍是空谈。
廓清
2023年4月2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