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答疑:今年般舟行法一年了,念佛时这个念头,到底是看还是不看?

标签:
达照法师答疑 |
分类: 淮东古寺法堂 |
问
请师父开示,今年般舟行法一年了,一开始念佛还是像打坐那样看住念头的功夫,后来有位修净土的师父说这样是靠自力,不容易相续,净土法门全凭弥陀愿力,这样去做,信愿行与弥陀自性相融,不管有念无念都是在念佛。弟子的问题是:虽然也有很清明、只有一句佛号的时候,时间过得好快。但是很多时候,特别是早上脑子很清醒的时候,如果不看着念头,心里状态就比较容易散乱,妄想纷飞,反而在醒的十几个小时,人开始乏,第六意识转不动了,就是抱着这句佛号,反而更乏了,佛号也是相续清楚的,念头不多,来去也基本是清楚的,那么念佛时这个念头,到底是看还是不看?
达照法师答
专修净土法门就不用看念头,直接就只管自己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其实也是在第六意识上用功下手,也没有太多的想开悟的想法,压力也不会太大。但是很多人这么一念呢,就想自己念到一心不乱,这也是个压力。如果你只管念,去感受它也可以。
还有一个,就是功夫跟信、愿要分清楚,就是你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一定会接引我们去,相信自己一定能往生,这个是属于信的范畴。就你完全信了以后,全身心就交给阿弥陀佛了。那这个信心很足,至于你念佛是觉照还是不觉照,只要你信是具足的,你都是在靠他力往生,不是靠自力。信具足的情况下,你自己再好好用功,是自他两力结合,应该是禅净双修的功夫就做得更好。
那么,有些人喜欢自己看清楚自己的心念,清清楚楚的,让自己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愿力,自己也很清楚心里没有念头了,这个功夫做上去也容易成片。那么,也有一些人就不善于去思维、去观照,就喜欢让自己放松,或者就单单提一句佛号就好了,就变得很单纯、很简单,农村里老太太也会念的事情,觉得心里也没多少负担,也不需要去观照说:这是开悟吗?这是观照吗?是观对了,还是观错了?不需要那么多想法。
那么,信具足了之后,如果你只是在念,不需要观照的,在第六意识上念,持名念佛只是这个要求,没别的要求了。如果你念的时候,同时也能观,有能力,是“六、七因中转”,两个一起用,这个进步其实更快。所以因根器而异,如果你会观的,观起来,又能念、又能观,那就双管齐下是最好的。如果你不会观的,那就老实念佛更好。你观又不会观,自己又不老实,念念还觉得自己好像亏了、念少了,这个就不划算了。所以因人而异,也可以念,也可以观,也可以只有观,不念也可以的。
如果你信愿具足,阿弥陀佛没念出来,心里就是明明白白的,看着念头都没有,其实就是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啊。就是你心里没有念头,但是你心里想到的是、牵挂的是阿弥陀佛,信心很足,这个时候你在说话、在想问题,但是你的整个身心好像那个绳子都被阿弥陀佛拽走了,就由阿弥陀佛去拽,也不用你来拽,这样子如果你感受到了这种力量,其实我觉得是功夫最容易成片的。就是你能在第七识上下手,功夫最容易成片的,这个我觉得还是需要上根利智的人;中下根器的人做不到;下等根器的人就老实念佛,“装傻”就行了,老实念佛啊,就是越傻越笨、越老老实实,就一句佛号,其他的不用去想太多。那么第二等的人呢,就是念的时候还能提起一点观照,最上根的人就可以什么都不念,无念,心在无念,但是无念也是念佛,就是也知道内心是靠倒在阿弥陀佛那里,这个相对来说有点难度哦!
(达照法师开示于2019.01.29)
前一篇:佛经选读|悲华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