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达照法师:一切见闻觉知断尽,不能内守幽闲,而且要离开前尘一切分别性

(2022-03-14 07:59:24)
标签:

达照法师

楞严演义

分类: 淮东古寺法堂
达照法师:一切见闻觉知断尽,不能内守幽闲,而且要离开前尘一切分别性

为什么?地上砖铺屋上瓦覆,离开前尘分别影事以后,你微细揣摩的这个心,离开了一切妄想颠倒根尘之后,这个时候,你再来对世间。你看,诸位,你不落古人的脚跟之处,不落后人的脚跟之处,也不落这个经书的脚跟之处,你们道一句来看。谁能道一句来?拖拉机开过听到没有?最直接的,哪里圆珠我也没看到,所以前尘影事一定要离开,你离开前尘影事了,通身全是广长舌相,全身有三百六十个嘴巴,四百八十双眼睛,通天通地,于事无所不在。


但如果你惑为前尘,被惑住了,或者把你原来的这些修行境界盖住了,不是直接的,你一听,他拐个弯。拐个弯是什么呢?就是通过法尘概念来说的。如果你不通过法尘概念,举手投足、沉默,语默动静体安然,所以拐弯一定是要不得。为什么前面佛跟阿难说“诸佛如来皆以直心而成道”,为什么要直心成道?就是你看,明明白白告诉我们,你的一切见闻觉知断尽,不能内守幽闲,而且要离开前尘一切分别性。
达照法师:一切见闻觉知断尽,不能内守幽闲,而且要离开前尘一切分别性

离开前尘,然后你能够明明白白,你看花是红的,离开前尘,花是红的这是分别性,它不是绿的。你如果说,这个杯不是玻璃的,那这个问题可能就严重了,它不是一个分别性。除非针对性,你说是玻璃,他说不是玻璃,那是破你的执著,不是他执著不是玻璃。如果他是在这里面要显现出来的,离开前尘,有分别性,你记住这句话,“离开前尘,有分别性”,那么离开以后,这个分别不是妄想颠倒的分别,同时要记住,这个有分别的是性的功能。自然而然,你举头看去,是和尚光头,居士有头发,就那么简单。难不难?所以当你没有去分别的时候,你不管怎么说嘛,为什么一定要说出一个所以然呢?人家说尼姑是女人,他说这个所以然说出来了没有啊?没有。最直接的,所以这个才是真正的见道的地方。


摘自:达照法师《楞严演义·卷第一》

二种根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