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盛夏必备的桃红葡萄酒,你知道多少?

(2017-05-08 16:41:49)

夏天转眼即将来临,清新爽口的桃红葡萄酒可以说是盛夏时节的最佳饮品——它既有白葡萄酒的清新,同时又不失红葡萄酒的质感,而且与各种菜肴都非常搭,清凉可口还能拯救你的胃口。不过,很多人对桃红葡萄酒的印象,还停留在小女生专属的简单饮料的肤浅认识之上。实际上,关于桃红葡萄酒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知识哦。

 

酿造方式


盛夏必备的桃红葡萄酒,你知道多少?


桃红酒的酿造类似于红葡萄酒——红葡萄榨汁后,不过滤葡萄皮核,葡萄汁酿成酒后再过滤酿酒过程中,葡萄皮的颜色溶解到酒中,因此桃红酒比干红葡萄酒颜色浅

 

酿造桃红葡萄酒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1. 葡萄皮接触法

 

黑皮葡萄被破碎,让葡萄皮短时间内和葡萄汁接触,通常是13天。然后将压榨葡萄浆去除葡萄皮,而不是留下来在整个发酵周期与葡萄汁接触(像酿造红葡萄酒那样)。葡萄皮包含很多色的单宁和其他化合物,因此使得桃红酒的结构更像白葡萄酒。葡萄皮与葡萄汁接触的时间越长,最终酿成的桃红酒的颜色就越深。

 

2. 放血法

 

桃红葡萄酒可以使用一种称作放血法(Saignée,来自法文的放血)的工艺,作为红葡萄酒酿造过程的副产品生产。 如果酿酒师想增加红葡萄酒中的单宁和颜色,会在早期放出果浆中的一些粉红色的果汁。放血的结果是留在大罐里的红葡萄酒加强了,这是因为果浆中的果汁减少了,参与浸皮过程(Maceration)的果浆浓缩了。分离出来的粉红色葡萄汁可以单独发酵来生产桃红葡萄酒。

 

3. 混合法

 

混合法,即简单的将红葡萄酒加入到白葡萄酒中增加颜色。这一方法在大多数葡萄酒产区是不鼓励使用的,特别是在法国,混合法在香槟地区以外的地区是法律所禁止的。即使是在香槟地区,一些高端的酒厂也使用放血法,而不是混合法。


葡萄品种


酿造桃红葡萄酒的葡萄品种非常广泛,其中歌海娜(Grenache)和黑比诺(Pinot Noir)由于果皮比较薄,所以很容易就能酿造桃红葡萄酒。其他常见的酿酒葡萄还有神索(Cinsault)、塔维勒(Tavel)、佳丽酿(Carignan)、丹魄(Tempranillo)以及赤霞珠(Carbernet Sauvignon)等。

 

世界各地的桃红酒


盛夏必备的桃红葡萄酒,你知道多少?


桃红葡萄酒的流行,开始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如今世界各个主要产酒国都广泛生产桃红葡萄酒,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

 

法国

 

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桃红葡萄酒生产国,而法国的普罗旺斯(Provence)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桃红葡萄酒产区。普罗旺斯地区的桃红葡萄酒年产量高达1亿升以上,几乎占了全世界桃红葡萄酒产量的5%

 

普罗旺斯产区面积广阔,拥有多样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因此很难归纳出普罗旺斯桃红葡萄酒的统一特点。例如,普罗旺斯区(Cotes-de-Provence)的桃红酒颜色浅而明亮,香气复杂,酸度饱满平衡;艾克斯产区(Coteaux-d’Aix en Provence)的桃红酒则呈浅粉红色,入口清淡圆润,清爽简单。

 

除了普罗旺斯之外,卢瓦尔河谷(loire)也是著名的桃红葡萄酒产区;此外我们熟知的波尔多也有出产桃红酒。

 

葡萄牙

 

Mateus(有译作马刁士)是葡萄牙生产的半甜微泡桃红酒的品牌,二战后这种半甜桃红酒曾经一度非常流行,不过最近十几年,干型、酒体丰满的桃红酒逐渐赢得消费者的喜爱,Mateus则已经很少见了。

 

德国

 

德国的桃红葡萄酒,在酒标上会标识出该酒的类型,例如:Weißherbst指的是单一品种酿制的桃红酒,而Rotling则表示该酒由多种葡萄混酿而成。德国主要的桃红酒产区是巴登(Baden),当地通常采用Spätburgunder(黑比诺)和Ruländer(灰比诺)酿造桃红葡萄酒。

 

美国

 

1970年代以来,桃红葡萄酒在美国越来越受到欢迎。在加州,白仙粉黛(White Zinfandels)是重要的酿制桃红葡萄酒的品种。加州的白仙粉黛桃红酒通常口感甜美,含有微量的气泡,酸度均衡。此外,加州的酿酒师还喜欢加入雷司令(Riesling)、琼瑶浆(Gewürztraminer)等品种,使桃红酒更具水果香气。

 

桃红酒并不贵

 

桃红葡萄酒的价格定位不高,在原产国当地,一瓶上好的桃红葡萄酒也往往不会超过15美元,是人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好酒。即使进口到中国,其价格也不至于高到常人无法承担的地步。


欢迎下载酒咔嚓app,或者关注公众号:9kacha,葡萄酒价格、等级、配餐等详情马上掌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