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纪录!加州葡萄酒销量创历史新高

(2016-07-22 17:03:41)
标签:

红酒

健康

酒商

美食

移动营销

破纪录!加州葡萄酒销量创历史新高

在2015年,加州一共向全美国销售2.29亿箱葡萄酒,销售额达到319亿美元。同时,在海外市场加州葡萄酒同样表现优异。

 

根据加州葡萄酒协会(California Wine Institute)7月最新公布的数据,加州去年在海内外市场一共卖出了2.76亿箱葡萄酒,达到历史新高。

 

高端酒持续增长

 

加州葡萄酒协会的数据显示,单价在10美元以上的中高端葡萄酒延续了长期以来的增长趋势。目前10美元以上的加州葡萄酒销售量占据全部加州酒的25%,但是却贡献了一半的收入。

 

与此同时,单价在9美元及以下的加州葡萄酒则陷入困境,销售量有所萎缩。


破纪录!加州葡萄酒销量创历史新高

美国市场变化的原因

 

论及过去一年美国葡萄酒市场的变化,葡萄酒协会的报告指出,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2015年加州葡萄产量有所下降,推动了高价葡萄酒的发展;

2. 美国消费群体的组成有所改变,千禧世代(即我们所说的80后90后)大量迈入合法饮酒年龄,目前他们的数量已经占据所有葡萄酒消费者的三分之一。酒庄也特别针对这些年轻消费者的特点,为他们提供更加新潮、质优价高的葡萄酒。

 

酒庄赚了多少钱?

 

根据硅谷银行(SVB)今年发布的行业数据报告,相比2014年,2015年加州酒庄的平均税前利润增长了将近10%,销售量则增长了8.8%,不过这个数字仍然低于去年年初的行业预测。

 

出乎意料的是,利润增长较多的酒庄几乎都集中在销售量巨大的大型酒庄,而以生产精品高端葡萄酒为主的小酒庄却在增长速度上相对滞后。分析指出这很可能是大型酒庄在分销渠道方面的优势导致的结果。家族经营的小酒庄依然有所增长,但是增长率则让人失望。


破纪录!加州葡萄酒销量创历史新高

 

赤霞珠依旧称王

 

由于市场对高端加州葡萄酒的需求有所增加,纳帕谷的赤霞珠更加受到追捧。原来定价就非常高的纳帕赤霞珠,再加上过去一年纳帕谷和索诺玛房地产的极度繁荣,未来赤霞珠将持续维持它在加州葡萄酒中的统治地位。

 

而对于想要追求增长的纳帕酒庄来说,黑比诺(Pinot Noir)将是他们的首选,而且酒庄更倾向于避开过于高昂的纳帕谷等地区,将目标转向低价较低的新产区。


破纪录!加州葡萄酒销量创历史新高


美元强势,竞争激烈

 

由于美元走势强劲,美国酒在本国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法国和意大利等旧世界的葡萄酒在价格上将占据优势。美国联邦烟草税收贸易管理局(Alcohol and Tobacco Tax and Trade Bureau)每年核准16万个酒标进入市场销售,数量庞大的外国葡萄酒对美国葡萄酒造成很大压力。

 

在华表现让人迷惑

 

2015年美国葡萄酒在世界范围内增长显著,但是在中国这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葡萄酒市场上却表现得让人迷惑。根据中国海关的进口数据,2015年,美国葡萄酒的进口量和进口总额均有降幅。虽然从数据上看,美国葡萄酒2015的对华出口额确实下降了,但加州葡萄酒生产商的在华销售数据却显示出,加州葡萄酒、尤其是高档和超高档类别的销售额事实上是增长的。

 

根据加州葡萄酒协会的报道,造成进口数据与实际在华销售数据相背离的原因,是2013和2014连续两年,国内进口商对于高性价比的加州葡萄酒大量囤货,导致在华库存过足。对此,加州酒庄纷纷决定在2015年将进口商国内库存消化到仅满足6-12个月内可售罄的存量水平。因此,虽然2015年加州葡萄酒的进口量减少了,但并不影响市场中的实际消费量的增长。


 

而根据酒咔嚓发布的2015酒咔嚓年度大数据报告,在酒咔嚓葡萄酒搜索平台上全年超过900万次的葡萄酒搜索里,美国葡萄酒的搜索量在全部国家中排名第四,超过西班牙和意大利等产酒大国;而在产区方面,加州也是搜索排名第五的热门产区。这显示出中国葡萄酒消费者对于美国(加州)葡萄酒的兴趣和需求让人乐观。

破纪录!加州葡萄酒销量创历史新高
破纪录!加州葡萄酒销量创历史新高

我们是酒咔嚓
只要将葡萄酒的正面酒标发送给酒咔嚓的APP或者微信公众号
秒回你葡萄酒产区、等级、配餐、评分等详细信息。 世界美酒,一拍即查!
本文由原作者授权酒咔嚓发布或翻译,内容版权属于原作者,非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申请授权请联系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