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庄子的南华世界(四)——《庄子·天地篇》名段赏析(混沌术)
			
好,我们再分享下一个节选。这段是用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作为人物。这是很著名的一个悟道的个案。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puqí),凿隧而入井,抱瓮(wèng)而出灌,傦(g)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qí),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qiè)水若抽,数如佚(yì)汤,其名为槔(go)。”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 子贡卑(bi)陬(  zu)失色,顼(x)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其弟子曰:“向之人何为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曰:“始吾以为天下一人耳,不知复有夫人也。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托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汒(máng)乎淳(chún)备哉!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áo)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tng)然不受。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反于鲁,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识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上面发的这一段是原文,这是出自《庄子·外篇》里面的《天地篇》。我做一个简短的白话的解读。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南游于楚,回来的时候经过汉阴,看到一个老人家正在给蔬菜花果灌溉,费力地开凿隧道进入井内,费力而功效不大。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RpJlnaYfAYA98ibkQROaiaxD5icSG1xy1TBODicC5MCZBwicNYTiaBez1z1wEmbQHyokiaicxH495CObswhW5c5MtbrIF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子贡难解心中忧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孔子——注意了,孔子后面说的话,才是全段主旨所在:孔子说:“这个人修的不是真混沌,而是假混沌;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只懂得治理、修养内在的精神,却不懂得处理和外在(社会、技术)的关系;这样的人,只能够远离世间才可以保全内在精神安宁。但是,真正的内外合一的真人是怎么样的呢?他们的心性明白清澈达到毫无杂质的地步,他们真正无为无不为而重新归于真朴;他们可以体悟到天性而与精神抱一无离,而可以在世间自由地行走、处事却不会受到干扰。如果你遇到他们,你不是更惊讶吗?这些真正的修混沌术的人啊,不是我和你可以识别的。”看到这里,庄子的文意就昭然若揭了:庄子是借孔子之口,界定了真假之别:要借助减少外在的机巧,才能够处于心性清白宁静玄关大开的状态,是假混沌术,还处于“有待”的层次,还不是彻底悟道;彻底的悟道是即使使用机械技巧,也不会影响内心光明白净,即使日理万机、运用各种技术,也可以做到安之若素、心神宁静——这才是真正的混沌术啊。联系“逍遥游”里面的“无待”,我们就可以前后贯通了——真正的悟道者,是不需要假借任何外界环境都可以获得逍遥自由的。这则寓言,对后世将道与术割裂,将出世与入世割裂的假隐士、假道学、假修行,无疑是当头一棒。而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当今,为我们建立“道学为体,科技为用”的人类文明大框架,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持。说不完的庄子啊。以上赏析只是《庄子》里面的沧海一粟。庄子博大精深而又鲜活灵动,富于生命力。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如:鹏程万里、扶摇直上、夏虫朝菌、朝三暮四、绰约多姿、越俎代庖、大而无当、大相径庭、中规中矩、跳梁小丑、形如槁木、游刃有余、踌躇满志、螳臂当车、莫逆之交、相濡以沫、虚与委蛇……等等等等,都是出自《庄子》。《庄子》是什么样的书?作者又是什么样的人?且让我们翻开历史画卷,逐步走进他的南华世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