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三国演义》(132)

标签:
杂谈 |

我少年时就喜欢看《三国演义》。那时看的是连环画。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赵子龙单骑救主,张翼德大闹长板桥。啊,三国名将的勇猛让我敬佩!他们的武艺让我羡慕。于是呼,少年的我就喜欢与同龄人玩捉特务,追追打打,入坟岗,穿芒墩,以示勇武。看到了“特务”,还常常高喊:“无名之辈,还不快快下马投降!”
成人之后,我还是喜欢看《三国演义》。那时我有一本破旧的竖排版。那书第一回第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让我印象深刻。刘关张桃园结义,刘备三请诸葛亮,玄德掷子于地的举措,足显刘备的认知。大凡能成事者都能知势识人,广拢人才。刘备,智不及孔明,武不如关张,却能三分天下,全赖于此也!
世上有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我偏偏在78岁高龄又看起了《三国演义》。
两零年父亲95岁仙逝,两一年母亲96岁也驾鹤离去。父母善良,勤俭,与世无争,一生少病。太平盛世,人民多福。父母可是五福具全的人了。不忘父母恩,我常常怀念他们,不免惆伥。郁郁乎无事,我竟戴起了老化眼镜,看起了《三国演义》。那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古典文学读本。全书记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到三国归晋近百年的中国历史,书写了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有1191人。真真假假,满篇是打打杀杀,到处是阴谋与权术。有资料说,汉灵帝时有五千万余人口,到三国归晋时竟不足千万。啊!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三国争雄百姓苦。在扣人心弦的三国故事中我似乎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凶残。一位哲人对那时的暴力,极权,诡计进行了鞭达,他幽默地说,《三国演义》把这个近百年的动乱时期的苦难记忆装潢为“分合之道”。
高龄看三国,让我最为欣赏的还是卷首的那首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20230529初稿。
20230606改完。
前一篇:锦溪五多(131)
后一篇:腰痛腿痛记(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