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名师采访稿
(2012-10-09 14:38:24)
标签:
魏县北皋西康町中学杂谈 |
分类: 北皋西康町中学 |
走近名师——樊海仲
樊海仲,中学特级教师,在魏县西康町中学任教。如今,已在教育岗位上度过了15个难忘的春秋。作为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和语文学科代头人,樊老师主抓学校的教学教研活动。在樊海仲老师的大力倡导下,全校推行“学案导学”新课堂教学模式。
樊海仲老师的从教体会:爱岗奉献,幸福是金。樊海仲老师还说到,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2004、2007、2009、2010、2011年我的学生中考成绩,均获全县乡镇中组第一名,曾在全县名师公开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十大名师带动标兵”“县级优秀教师”等。
雄心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一名语文老师,除了读书之外,还要学会向身边的人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向身边的老师请教具体问题只是一个方面,经常听课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听课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老师之间心灵沟通、学识交流和理念碰撞的过程,更是听课者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反思和构建过程。听课是教学研究的一种方式,是年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樊海仲老师说,语文的这一学科特点要求语文教师不能是象牙塔里的不食烟火者。语文老师首先应作为生命个体而存在,作为一个生活中人而存在,具有现实生活者的一般能力,比如教师应关注社会现实,应注重感受自然,应有一定的人际协调能力,应有开展组织活动的能力,应有一定的说话技巧等等。
语文教师应是多面手,应具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这些能力与素质对于语文教学大有裨益。教师素质的全面有益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应有自觉铸炼自身全面素质的意识和习惯。
恒心
樊海仲老师说,一名语文教师固本培元,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素养,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展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而一名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阵地自然是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素质形成的主渠道。教育质量的优劣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最重要的因素是取决于老师的课堂四十分钟。一位老师只有先把这块阵地经营好,才谈得上其他方面的发展。上好课,应一名优秀老师的执着追求;能上得一堂好课,是一名教师的立身之本。各位名师都非常重视发展教师的主体性,重视课堂的打磨和打造。前面讲到名师们的读书、听课、研究等,讲到底,其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打造高效课堂。前面所说的固本培元、自我规划自然也是教师主体性的发挥,而一名优秀教师的主体性首先应体现在“打磨”和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方面。
爱心
在我们请教樊海仲老师,他是如何和他的学生建立这么良好的关系时,樊海仲老师笑着说到,一定要用爱打动学生,用爱感染学生,用爱心帮助学生成长。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去教导他们。尤其是基层教育的孩子们,他们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父母都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关心受的距离的限制,所以老师平时是接触他们比较多的,所以老师一定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叛逆的孩子要学会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从细节入手,多和他们交流沟通。而对于一些孩子在学习上要奖勤罚懒,督促他们学习。
只有沉下去,才能浮上来
樊海仲老师对于我们这些刚走上老师岗位的新人也提出了一些寄语。他告诉我们把心态放端正,把目标先放小,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取得成效。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基层教育情况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孩子们可能基础要差一些,学习积极性有时也不高,你们刚接触时,会感到很受挫折,会很迷茫,但你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没办法改变环境时就改变心态,要保持激情,要不断学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