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识语文真味,吟啸放歌且从容——读孔庆东的《怎样学语文》

(2025-08-14 15:40:05)

识语文真味,吟啸放歌且从容——读孔庆东的《怎样学语文》
   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孔庆东

《怎样学语文》是“北大醉侠”孔庆东老师所著文章结集的《四十不坏》中的一篇短文。尽管文字不多,但是孔老师在短小精悍的文章中较为中肯地和大家探讨了语文学习的相关问题。因为孔老师是结合自己高中时期学习语文的经历,所以该文更有现身说法的意味。不过,闭着眼睛也能考90分以上(满分100的孔老师的语文学习经验带有鲜明的个体性与时代性,与当下的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文中关于语文及其学习的真知灼见对现实的语文学习仍然具有积极的启发与指导意义。

要说怎样学语文,就必须明确学语文干什么。看似直白,其实蕴含深刻道理。我们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明白做事情的目的。只有目标明确了,才不会失去方向。对所做事情的目的不甚了了,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就语文学习而言,学习者首先要明白为什么学习的问题。当然,不同的学习者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对语文投注的价值不同,其设定的学习目标也就不一样。有的可能是立足眼前的,像学语文是为了语文考试成绩好,这也无可厚非,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这是最现实,也是最直接的动机。但是,如果学习只是盯住考试而漠视其他的,用这种单一裸化式的思维学习语文,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考出好成绩,这是学科学习的最直接目的,这无可厚非,但是从终身发展的角度看,学科学习更应该放眼未来,为了更好的成长与发展。这听起来似乎是唱高调,其实是真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学习者一生都保持不离不弃的关系,即生活和成长中语文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因为与自己的人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对学习目标——学习语文干什么——的设定应跳出短视的圈子,要放眼长久。考试固然重要,但它只是生活和人生的一个方面。人生除了考试,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从这一点说,学习语文除了考试拿高分,还应该有其他更为丰富的意义。

戒除窄化语文学习的目的,这样在处理语文学习的相关问题时就不至于那么目光短浅、操作机械了。按照孔老师针对语文及其学习所持的观点与态度,这些卓见确实对当下仍然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对在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这话似乎不合时宜,有可能产生误导。静言思之,孔老师的话不无道理。活到老学到老,强调了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当然,这里的学习不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而学习。如果一味地把学习定位在为考试的层面,他的生活与人生也不会多么灿烂。专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人,考试成绩大都不好。少数考试成绩好了,以后也没出息。这话似乎说的有点绝对,但是古今中外的许多鲜活例子,还是很好地印证了这句话。深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因只专注于学习考试,把其他的全部忽视,甚至漠视。长此以往,生活变得单调、学习变得单一。试问,长时间在这样的场域中成长,不可能获得全面发展。因为在只为了考试的千百次训练中,他已经把人格训练坏了,他专门如其所好,没有独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投机取巧的坏人,他对社会只有破坏,没有创造。

尽管此语是孔老师的一家之言,但是从一个方面警醒学习者,学习语文一定要跳出只为考试的一孔之思。跳出狭隘才能更理性地审视语文。这就涉及语文是什么的问题。学科学习,只有认清了学科的本质,在处理学科学习的相关问题时才不至于偏狭或错轨。从学科体系上看,语文与其他学科处于并列的位置。但是,因为学科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人文性——的特殊性,就决定了该学科所具有的其他学科不具有的特点。正是如此,在处理语文学习的问题时,我们不应该用对待其他学科的思维对待语文。基于此,学习语文就要有宏阔的视野、思辨性的思维,除了识文断字,更要用心感受语言文字背后隐含的意、情、志,以此涵养情性、塑造人格。要知道,语文是一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所训练的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语文学好了,干什么都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语文学不好,干什么都愚昧弱智。

既然语文是民族精神的符号密码,是承载和传承泱泱华夏文明与文化的一个介质,那么在处理与语文及其学习的关系时就应该站在全新的高度,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尽管语文与其他学科处在平行的位置,但是从学科与人的关系角度看,语文是最贴合生活与人生的。这样,我们对待语文就不应该像对待其他学科那样。语文不是封闭性的学科,所以语文学习不应该在闭环中进行。遵从学科的本位,放眼学科以外的,内外勾连,拆除小语文与大语文之间的壁垒,才能发现和感受到更为丰富的东西。再者,语文学习是学习者的分内之事,不应该把提高语文素养的宝都押在教学者的身上。不论是教材,还是教学者,与过去相比很多都发生了质变,语文学科的语文性、语文老师的博雅性在考试的蚕食中,用消失殆尽形容不为过。我学语文那时候,老师和课本,都比现在要实在和善良多了。”“语文乃是语文书以外了。这里不是一味地贬抑教材和教学者,也不是完全否定相关方的良苦用心。社会性的学科,语文学习不在于急于求成,而在于慢慢涵润;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不是机械性地训练与加塞,而在于学习者主体性地体验与感悟。古今成大事者,不是老师教出来的,都是自己自学成才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此语得矣!

语文学习是学习者的事情,这就决定了学习的语文的有界和无界。有界,就是一切的学科活动必须是语文的,不能异化成历史、政治和其他学科;无界,即语文不是简单指定的教材,而应该是丰富的社会生活资源,由生活语文、社会语文和教材语文三者组成的合体语文才是学习的范本。另外,语文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识文断字,而是多样化、丰富性的,形式别具一格,孔老师为大家开列的活动清单是每天写日记、大搞文字游戏、进行背诵字词和诗文比赛。很显然,要真正理解孔老师说的学好语文很容易的真味,必须跳出固化的学科学习的思维,以开放的眼光认识学科。惟其识得真容,品得真味,语文学习才不至于偏离正轨,在语文的世界中徜徉,才能享受到语文的清风明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