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世本无常,错位意苍凉——读霍达的《魂归何处》

(2025-04-06 16:58:14)

人世本无常,错位意苍凉——读霍达的《魂归何处》

《魂归何处》是霍达创作的小说,与中篇小说《红尘》合编在一起,它包括当作家好,还是卖苦力好?活得好好的,怎么想到了死?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当然乐意,他姨儿乐意不乐意?魂归何处?五个部分。而从五章讲述的故事看,其前四章采取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式讲述高迈与李金镯夫妇俩的故事和何泉与曾平夫妻俩的故事,最后一章则用“人生错位”的方式把李金镯与曾平进行人生角色的转换,用荒诞叙述肉体的李金镯与思想的曾平组成的复合体所体验的生活和人世的冷暖,进而引发世人对生活和人生不可捉摸又无法掌控的深思。

高迈是高知——专业作家,何泉是一名普通个人;李金镯是肥皂厂的一名班长,曾平是一名中学英语老师,全国优秀班主任。按照普世性的姻亲关系和门当户对的门第标准,高迈与曾平、何泉与李金镯组建家庭才是较为匹配的,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才有可能是平等的,处理各种关系才不会因为心理地位的失衡而产生各种隐隐的更与何人说的不适感。可是,造化弄人,偏偏让高迈与李金镯、何泉与曾平走在一起。这里不是带有偏见审视这种婚姻家庭关系,因为从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和所谓的“家庭幸福指数”看,他们虽然在世人的眼中生活得和和美美,但深入到生活内部,辛酸真的是得失寸心知了。——这可能是作者创作该小说借以引发读者思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作为专业作家,“高迈正在受着痛苦的煎熬,不仅苦不堪言,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埋头写作电视连续剧《凤求凰》的剧本。对高迈而言,自己如今能够过上体面的,让人艳羡的生活,很多程度上归功于自己的妻子李金镯。四清运动,这个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独特的历史事件,不仅波及了无数的无辜的人,而且也对中国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知识分子家庭出身高迈是受害者之一。为了响应国家上山下乡和下基层进行劳动改造的号召,高迈进入肥皂制造厂做了生产车间一名普通的生产工人。因为是文弱书生,加上车间里工人的欺生,高迈“劳动改造以体验生活”的日子过得可想而知。而身为班长,性格大大咧咧像男孩子的李金镯尽管只有十九岁,却因技术过硬,连车间主任都惧她三分。——技术上拿得起,人事上戳得住。天津人豪爽的性格,加上热情助人的天性,李金镯自然而然地成为高迈的保护伞。日久生情,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龄,身无分文的高迈成为李金镯的丈夫。在这个婚姻关系中,李金镯很明显处于强势地位,(当然,这一点对于真心真意爱高迈的李金镯来说,她是没有意识到,更没有表现出来。)而高迈不论在财力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他都是处于被保护的弱势地位。

与高迈相似,何泉与曾平的结合也有相似的境况。同为下放知青,因为长时间在一起生产生活,曾平爱上何泉。返城后,两个人按照国家政策都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从家境上看,何泉与曾平相比还是有巨大的差距;从后来仕途发展看,曾平靠着勤奋好学考上电大,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的教师,而何泉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曾平顶着来自父母和亲人的压力,嫁给了爱情。与何泉与有情人成眷属后,何泉扛起了家庭的所有,而曾平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对何泉来说,忙罢工厂的工作,在家把两个孩子照顾好、把家庭打理好,以减轻曾平的后顾之忧就是对妻子的最大支持、最大的爱。当然,曾平不是事业性的女强人,对于丈夫毫无怨言的艰辛付出,她满怀感激,又有深深的亏欠。但是,面对全班52名学生,面对全国优秀班主任的荣誉,她只能把更多的精力与心血放在工作上。对于妻子,何泉给予最大的理解和包容,并尽可能地安慰妻子。

与何泉的宠妻爱妻相比,在作家圈小有名气的高迈就显得有点强势。因为李金镯只是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不高,加上生活的圈子里都是工人,所以平时的言谈举止就没有文化圈里那些所谓文化人文质彬彬的儒雅。因为性格大大咧咧,说话心直口快,高迈内心深处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嫌弃感。但是,想到自己在最艰难的时候是妻子帮助自己、保护自己,让自己少去很多屈辱与痛苦,算得上是自己生命中的贵人,所以对妻子更多的是容忍和迁就。而对于丈夫对自己说话做事的方式,粗心的李金镯没有刻意地在意。之所以这样或许是因为太爱高迈,或许是因为不想激化矛盾,在内心压着。

从知识角度看,高迈与曾平基本上处于相同的阶层,依靠知识体现自我的价值;李金镯和何泉属于工人阶层,主要靠体力劳动实现自我人生意义。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审视,高迈理想性的妻子应该是能够陪着自己出入与各种文化活动,即能够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可是,这一点李金镯无法满足。正是这样,夫妻俩的生活基本上处于平行的状态——妻子从未陪伴丈夫参加相关的座谈会、酒会,丈夫也从未参加妻子工厂举办的各种活动。尽管高迈对妻子心生嫌厌,但是还心甘情愿地享受妻子对自己饮食起居百般悉心地照顾。而李金镯因为丈夫在业内小有名气,给自己也带来一些虚拟的好名声。正是在这种所谓的夫贵妻荣思想的作用下,李金镯在工厂忙完繁重的工作之后,还要准时地回到家里照顾丈夫,解除他的生活之忧,好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凤求凰》的创作中。

两家人的生活如果始终按照这种平行的方式平平淡淡地进行,也是皆大欢喜的。可是,苍天何时真正能够随人愿过。因为车间主任或明或暗的提示,李金镯隐隐感觉到危机感。她在大脑中想象着丈夫在自己视野之外做的事情,心里就像百虫叮咬般难受。带着工作中兑错香皂成分(自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的委屈提前回到家里,希望通过突击检查验证自己的想象。可是,说巧不巧,正值丈夫写作进入死胡同借打碎妻子的化妆品和撕烂已完成的稿件发泄愤怒。于是,一场自结婚以来从未发生的站在爆发了。备受委屈的李金镯回忆这些年自己为了这个家辛辛苦苦的付出,想想平时生活中丈夫对自己的行为态度,再看看眼前丈夫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回想起丈夫说的欠债啦,还账啦,赛跑啦之类的话,她明显地感觉到丈夫从来没有爱过自己。既然“丈夫抛弃了自己”,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在丈夫高迈吃下两粒安眠药安然入睡之后,她把剩下的安眠药全部放进自己的口中。

李金镯在安眠药的作用下睡得昏天黑地”——“任他又推又喊,李金镯纹丝不动。”——工人李金镯借助安眠药从委屈和痛苦中解脱。可是,服下安眠药的李金镯并没有彻底的离开她不舍的红尘人世,她借尸还魂变成了曾平。带着全班同学到大自然去写生的曾平因为以外丧生车轮之下。学生的好老师、优秀班主任,学校的一张名片就这样似流星般划过,带给学生、学校、家庭的只有无尽的悲伤。其中,最为痛苦的是丈夫何泉和两个尚未成人的孩子。至于曾平母亲、两个哥哥嫂子和妹妹的吵闹,更多是出于一种对利益的争取。几番讨价还价之后,曾平被追认为优秀共产党员、学校和司机单位进行一定的经济赔偿、妹妹顶替姐姐成为学校的打字员、妹妹入主何家,成为姐姐留下的两个孩子的”……

不论是李金镯,还是曾平,撇开职业身份,她们都渴望有和和美美的家庭,有安安定定的生活,有相濡以沫的夫妻关系,都能够无风无雨地走完平凡的一生。可是现实的无法掌控、人世的无常,让不算高难的希望变成了奢望。当两个人组成复合体——李金镯的肉体和曾平的意识组合在一起——在红尘间行走,体验人世的辛酸后,文末这些叩问值得每一个人深思:我是谁?我究竟是谁?我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我去哪儿?其实,每一个生命体在《魂归何处》的文字中思接千载,心游万仞时,何尝不像一撮泡沫,一根羽毛,一片落叶,一缕烟云,一阵清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