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人莫学王熙凤

(2024-02-19 21:56:53)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聪明累

以此为文章的名字,受益于阅读王博老师所著的《入世与离尘:一块石头的游记》一书中关于王熙凤的品评。兴许是受开谈不说红楼梦,读经诗书也枉然的训示,识得文字者或多或少对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所著的生命之书《红楼梦》有所了解。而谈及《红楼梦》,王熙凤是永远无法绕开的人物存在。之所以这样说,源于她在荣宁二府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扮演的特殊角色以及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这是王熙凤给人的视觉观感。尽管是以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的方式第一次登场,但是前期铺垫的气场已经吊足了人们的胃口。所以,当她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大有气压全场之势。俗话说相由心生,从对王熙凤五官的描写看,丹凤眼柳叶眉,不论是以古代的审美标准,还是用现代的审美标准,都是典型的美人坯子。可是,在眼与眉前面分别加上三角吊梢,就让这份美艳多了几分冷酷与阴鸷。这种由内而外的溢出的性格特点用兴儿的话说就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如果有现代的话说就是带刺玫瑰,蛇蝎心肠。不论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当其表现出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神态举止时,用土话说就是这个人不是善茬子,你要处处小心,时时在意美是有意味的感觉。王熙凤的美确实充满太多让人望而生畏的意味。但是,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容貌。王熙凤的外显出其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与手段。——心狠手辣(作品中下人对她的评价)。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是《红楼梦》第五回“十二正册”中给予王熙凤的判词。以红学研究家徐高阮进行的解释,一从二令三人木具体的内涵是:“‘就是三从四德的从,一从是指王熙凤闺中和初家守其妇道的时代;,就是发号施令的令,二令是指王熙凤执掌家政操纵一切的盛日;人木,就是休弃的休,三人木是指凤姐时非事败遭遣归的末路。从徐语可以看出,判词对王熙凤的扮演的角色、人生经历和最后的结局都做了很好的安排——妇道女人(生活)、荣国府的管家(人生)、被休被弃(命运)。凤姐的人生三部曲,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更投射出权力世界中很多人的三部曲。综观王熙凤短暂的人生命途,从个体的到社会的再到自然的终结,她的一生几乎都生活在病态之中。的姓氏代表的是权力,正是有了这件金缕衣的护身,所以王熙凤把自己身上的病态演绎到了极致:弄权、逞强、刻毒、算计、贪欲、识小而不识大、顾近而不顾远。阅读《红楼梦》全书,从王熙凤登场到人生的谢幕,这些病态行为被刻画的入木三分。按照因果报应之理审视,正是因为在得势时不加节制、肆无忌惮的造恶,才有了其悲惨的结局。

从才干的角度看,王熙凤不同于李纨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而是表现出超强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荣国府中的史太君和王夫人只是坐享其成的压阵者,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由王熙凤操持。尽管私底下是暗流涌动,但是表面上则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管理荣国府如此,短暂的协理宁国府更把自己的管理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上任伊始,就开出宁国府的几种病”——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执,临期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王熙凤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技术诊断出宁国府的病症之后,对症下药,很快就见奇效。不论是从治理荣国府的层面,还是从协理宁国府的角度,王熙凤都表现出很强的治才。正是如此,她才博得两府的赏识。因为识字不多,不懂得收放之理,在耀眼光环的照耀下,王熙凤把手中的权力威力进行无限地放大。秦可卿大殡之日,她无所顾忌地弄权铁槛寺、为了泄私愤指使旺儿利用张华状告丈夫贾琏、结交官府置张华于死地……拥有了权力之后,王熙凤徇私枉法,无情无义,制造冤假错案草菅人命,把玩弄权术演绎到极致。

诚如聪明累中所言,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王熙凤的算计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凤姐一直在算计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儿,权衡着其中的利害得失。老祖宗眼中“凤辣子”对老祖宗的趋奉、宝玉心中好嫂子对怡红公子的照顾、精心准备为薛宝钗过生日、做诗社的监社御史……这位人生精算师算尽人世,却万万没有算到自己悲惨的命运结局。弄权也好,尖酸刻薄算计也罢,根源在于她深入骨髓的贪欲。人生而有欲。如果欲望得到合理的纾解,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反之,如果不加节制,任其肆虐,就变异为贪欲,贻害无穷。一个人一旦被贪欲俘获,就意味着会对世界无止境地索取。“无论索取的对象是权力、金钱,还是情感或者其他什么东西”,都将对其生活的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贾瑞对王熙凤之贪欲与贾琏与王熙凤的婚姻看似不同,其本质都是被贪欲绑架。——“财色乃凤姐心事。除了肉体的欲望之外,王熙凤对财富的占有欲无人可及。各种贪污受贿不算,就连各房的月钱她也不放过获利的机会。贪于饮食,冒于货贿的王熙凤因为始终沉陷在声色货利的迷雾之中,无法自拔,最终落得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

按照现实世界的人才标准来衡量王熙凤,她既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般的才干,又有宁使天下人负我,不可使我负天下人的心机。不论出于什么样的位置、担任什么样的职位,得势时风光无限、天下唯我独尊,在实用至上的处世用人哲学的作用下,八面玲珑、游刃有余。这种光鲜亮丽,生活在花团锦簇之中的成就感固然令人艳羡。不过,这种喜悦与快乐如果是由内而外地自然流露,确实是一种极乐人生;如果是强作欢颜、刻意包裹就是人生地一大悲剧,因为对于短暂的人生而言,如果一辈子都生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话语中,唯独没有自我,岂不是人生的一大悲剧。

对于《红楼梦》中被刻画得最为生动鲜活的人物王熙凤,因为凤姐放而不知收,进而不知退把自己人生的一盘好棋下的一团糟。就是这样一个在文学世界的人物却在现实世界圈粉无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审美取向的不同,人们对王熙凤投注的情感也不一样。不过,即使“爱凤姐,恨凤姐,凤姐不在想凤姐”,但是从现世人生的角度看,骨髓里没有凤姐为人处世的基因,就谨记命里无时莫强求的警言,做简简单单的人,过平平凡凡的生活,度清清爽爽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