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共性规则不可丢,个性发挥见精神——摭谈教学比赛的备赛常规

(2023-12-20 16:35:38)

共性规则不可丢,个性发挥见精神——摭谈教学比赛的备赛常规
   不论是优质课大赛,还是教坛新星比赛,对参赛者来说,要想杀出重围,一枝独秀,不仅要稔熟比赛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技术性内容,还要有激情满怀的艺术性发挥。如果对技术层面的东西做不到烂熟于心,在比赛过程中很难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突发性的意外事件;如果仅仅熟练掌握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情绪不高,感性发挥不足,也很难感染评委、征服评委。就整个比赛而言,技术与艺术就是天平的两端,只有二者达到平衡,才能和谐共振,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如何实现平衡,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课要做细做精。

首先,要认真读好三本书。

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新的指导教学与考试的课程标准和考试的相关文件(高中的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初中的安徽省一年一度发布的指导中考的丛书)是指导我们教学与备考的纲领性文件。不论是教学,还是考试,评价的依据都是以它们提出的相关要求为依据标准。正是因为这样,围绕学科开展的各种教学比赛制定的相关规则标准一般也是以它们为依据。参赛者不论是撰写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还是在具体教学和说课时,如果不能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评价相关文件的要求进行,或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有悖课程标准和指导文件的相关精神,就是硬伤,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鉴于此,大家在准备参赛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课程标准和考试评价文件。其中,课程标准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它对教学与考试的相关问题都做出明确的规定。教材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编写的。进入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时期,为了很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教材的编写也打破了传统的编写模式,多采用主题单元的体例结构。与之相匹配的,每一个单元主题一般都要完成一个学习任务群的任务。这样,大家在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时,要把二者对照起来。尤其对教材的研读,一定要清楚每一个单元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每一个章节、课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每一个单元学习任务完成后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要了解这些问题,就需要认真研读每一个单元开头的单元提示、每一章或每一课后面的学习提示、每一个单元后面的单元学习任务。只有对这些了然于胸,编写教学设计和说课稿时才不至于偏题、跑题,编写教学设计和说课稿时参照其中的内容,才贴合要求。

从现有的教学场域看,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服务于考试。所以,评价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的主要标准就是教学的实用价值有多大。既然这样,精读指导考试评价的相关指导文件,吃透指导考试评价的相关精神非常重要。只有以相关精神为指导教学的依据,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手段的运用才有针对性。不过,短暂的时间要精读三本书,绝非易事。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评价指导文件的参阅,抓住核心内容即可,重心要放在对教材的分析研究上。主要的精神不偏,关键的要求清楚,处理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就不会偏离轨道。

其次,规范操作体现共性。

不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比赛活动,都有一套共识性的程序标准。这个框架是通识性的,任何参赛者都要遵循这个标准的要求准备相关的内容。分析这些年优质课大赛或教坛新星评比,尽管在一些细微处进行了微调,但是大的框架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参赛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共识性的要求精心设计参赛程序的相关活动内容。只有保证标准动作不走样,才不至于因为别出心裁、不走寻常路而被淘汰出局。

如果不出意外,按照以往的惯例,优质课或教坛新星比赛一般的程序大致包括限时编写教学设计、现场说课和临场问答三个环节,有时候也会有现场教学。除了临场问答和现场教学带有随机性,前两者的程序相对固定。教学设计是一种静态的文字呈现,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对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安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教材分析,即对所授的内容在什么单元,承载什么样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内容的大致内容做简要的分析;教学目标,即通过教学要达成哪些目标。在素养目标时代,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学科素养的几个维度为依据,一般提炼出三个即可,不宜过多。三个目标的安排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能处在一个水平面上。而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参照单元提示、学习提示和单元任务的要求,并紧扣课程标准的精神;(切记不要按照传统的三维目标的名词术语设计。)教学重难点,即实施该教学内容的教学时,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这既要依据教学内容所处的位置,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即具体落实教学目标的流程,一般包括:导语设计,教学内容不同,设计的导语就不一样,但不宜过多过繁;教学任务落实,一般以任务清单的形式设计教学步骤。不过,任务清单也不要过多过细,设计几个主问题,每一个主问题再辅之以几个次问题即可;巩固训练,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两三个训练任务。训练的内容一定是本节课所学习的,不可过度拔高或者与所学无关;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提纲挈领式的总结归纳梳理,使所学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课堂作业,即根据所学内容布置适量的作业。布置的作业指向性要清楚,目标性要明确,而且要立足所学又要适度引申;板书设计,即本节课所授内容核心内容的浓缩,对所学内容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反思,即对教学情况做适度针对性的总结反思。

与静态的教学设计相比,现场说课则是动态性的,更多考查的是参赛者的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一般而言,说课采取的程式包括:说教材,即用精当俭省的语言介绍所授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说教学目标,即设计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和这样设计的目的;说重难点,即确定重难点的理由和课标依据;说教学方法,即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和理由;说教学流程,导语设计的理由,每一个教学任务设计的根据以及要达成的目标,巩固训练的目的和设计内容的依据,作业布置的目的和设计作业的根据,板书设计如此设计的初衷以及要起到的作用。如果有现场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的常规动作与要求不能随心所欲,凸显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的思想要一以贯之,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出彩加分的关键。

最后,谨记细节决定成败。

于细微处见精神,此语虽用来描述文章,但同样适用于参加教学比赛。教学是一种技术性的活动,更是一种艺术性的经营。如果教学只停留在技术的层面,算不上真正的成功式教学。只有技术操作与艺术经营和谐共振,才能相得益彰。不过,不管是技术性的,还是艺术性的,关注细节、重视细节是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

就整个比赛过程而言,其涉及的细节简单梳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共性中的个性张扬,同样的参赛内容,不同的人理解的程度不同、关注的角度有别,由此产出的设计产品就不一样。大家熟知的共识性的固然不可少,但是真正体现个性的是人人心只有,个个笔下无的东西,即别人看不到的,你能够挖掘出来新东西,这就是出彩的地方,是亮点;教态尽可能做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教态既指教学中的肢体语言,也指教学用语。就肢体语言而言,动作不宜过于夸张,也不能过于死板,适度地走动、平时或俯视前方、表情尽可能自然从容;教学语言,教学语言要规范,尽可能避免方言土语,即使普通话不标准,也尽可能使用,尽量避免重复啰嗦,尽可能不犯常识性的表达错误。

人是情感性的生物,对人给予尊重,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因此,进入比赛现场,不卑不亢地向评委老师问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纵使你心里有一百二十个不情愿,也要进行礼帽性的问候;试讲结束,要把黑板擦干净,这是常识性的礼数。对评委老师而言,他们除了关注你的专业素养,更在意你的综合素质;同时,着装也是不容忽视的地方。教学比赛讲求的是一种仪式、一种态度,你的言谈举止就折射出你对这个活动的重视程度。不着奇装异服,不把自己打扮的让人产生不拘小节的印象,得体大方方显从容本色;另外,板书是说课时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论字写得丑或美,板书都不宜过多,但也不能过少,甚至没有,要恰到好处;至于说课时的时间把握,要注意分寸,不宜过短,千万不要超时;试讲时要注意程序的完整性,即一节课所包含的各个环节,不能因为时间紧就掐头去尾,现场教学也是如此;再则,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书写要尽可能做到书写整洁,字迹清楚。不管字写的咋样,认真书写非常重要。说课稿占20分的分值,态度端正、书写整洁,可以得高分;教学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要面面俱到,10张左右即可,不要过多。

比赛有法,但无定法。以上只是粗线条地梳理了教学比赛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很多仅是处于理论共识的层面。具体到比赛过程中,因为比赛情境不同,所选的内容不同,对比赛内容理解的程度不同,采取的方式和策略就不一样。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学科,什么样的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时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很关键。基于此,不论是教学设计,还是现场说课,一定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另外,要时时把课程标准和考试评价的指导性文件的相关要求体现在活动中。

祝大家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