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成都的风味小食——黄凉粉

(2012-12-10 19:32:17)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常风味菜

最成都的风味小食——黄凉粉

  黄凉粉是成都三大凉粉中,我要特别重点介绍的,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成都市场很难见到黄凉粉的身影了,就是偶尔看到,一方面质量太差根本不是正宗的黄凉粉。二方面颜色,现在的人对染色食品本来就已有谈色变色"的心态,老百姓也分不清楚什么是食用色素?什么是工业色素?因此只要是带色的食品一般都少有人问津。使得黄凉粉快要绝迹了!为保留成都这种民俗饮食文化,所以我要特别重点介绍:

  首先说明一点: 黄凉粉肯定是色素"染黄的。但正宗黄凉粉不是用食用色素更不是用工业色素,而是用真正绿色天然的色素梔子"染黄的。

  黄凉粉最早是出至川北,所以又称之为川北凉粉"。是由一位姓陈的把制作黄凉粉的方法带回成都洞子口(现改名叫"沙河源"),因洞子口是成都府河,沙河的源头,水质特别好,制作出来的凉粉比川北还要好。加上陈老板对黄凉粉的调料又作了较大的改进提升,使得洞子口凉粉很快就成为代表洞子口的一大特色美食和名片"

  黄凉粉的制作比白凉粉"米凉粉"要复杂麻烦一些,黄凉粉的制作方法是:

  大白干豌豆500克,大米500克,豌豆豆粉500克,白矾粉30(大概比例)。豌豆,大米分别用冷水浸泡胀。先把豌豆加水磨细滤净渣,再把大米加水磨成米浆(磨得越细越好),豆粉用冷水泡发。锅里掺水烧开,下白矾,倒下豌豆浆,米浆,豆粉,在微火上不停地搅至完全熟透成浓浆糊状下梔子水染成雏鹅黄"色,再充分搅匀,舀入盆里,自然凉却凝固即成。

  好的黄凉粉绵软劲道,切成薄片抖动不烂,滑溜爽口。凉粉好调料更要好,其实吃凉粉就是吃味道!味即:“椒香辣麻,豉香味长,浓香味厚的复合"。道即:“用料有道,复合恰道,川人味道

黄凉粉最独特的味道即辣麻豉香"。《辣麻豉香味型》在全国包括四川成都都算是最为独特的大众喜爱的一种味型!

  今年已50岁以上的人,在小的时候大多都吃过一种叫手摊子"的凉粉吧?尤其上学前,放学后,在凉粉摊前先把1分钱给老板,再把手在自己衣服上擦两下,伸手给老板,老板即会切一片同你手差不多大的黄凉粉放在你手上,用小匙勺舀一勺豆豉酱和辣椒放在凉粉上抹一抹,再撒点花椒面,葱花即成。不用碗筷和任何餐具,凉粉就在手上摊着,津津有味,非常专注,叭嗒叭嗒慢慢吃着,同时还发出被辣,或很舒坦,或有意的吁吁声,惹得其他同学直吞口水,口里安逸了,心理满足了,扬扬得意地走了。1分钱就能得到这样的满足和乐趣,是现代的小朋友们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和永远也找不到的这类乐趣。

  话又扯远了,还是回来说黄凉粉的制作和调味现实一些:

  黄凉粉现在市场里基本没有了,只有用现市场里有的豌豆凉粉"来替代(洛带的伤心凉粉就是用的豌豆凉粉"),豌豆凉粉是用纯豌豆磨细搅成的,柔软性,绵性,口感都不及正宗黄凉粉好,并且还略有一点生臭味。吃凉粉吃的就是味道,因此我主要也是着重介绍黄凉粉的调味方法,味调好了就是用豌豆凉粉来代替也能找得到感觉,你可以不妨试一试。

 

原辅料准备

  主料:黄凉粉(无黄凉粉可选软一点的豌豆凉粉)

  辅料:油酥花生碎(即油酥花生去衣后再拍碎)

  调料:豆豉,面粉,酱油,油辣椒,花椒面,味精,香油,香葱花,油蒜泥(蒜泥用油调匀入微波炉打至微黄)

制作程序

  一,制豆豉酱:

 

   豆豉背茸剁细,油烧至7成热(200○C),端离火口或关闭火,先舀一勺热油浇在剁细的豆豉中调散,再把调散的豆豉倒入油中浸烫(这样豆豉茸既酥香又匀称并且不会煳。豆豉一煳即会苦而只有倒掉重来),浸烫的豆豉基本上冷了再把锅端在火上,掺豆豉5倍左右的水,1倍左右的酱油,小火上熬12分钟,面粉用冷水调匀,倒入豆豉汁中,边倒边搅,搅成稀浆糊状即可。

 請特别注意:  豆豉汁中最好用的是面粉收浓!不要用豆粉来收浓!这就是黄凉粉能否巴味的秘诀!凉粉是豆制品,豆豉汁若再用豆粉来收,同性相排当然不巴味!所以最好使用面粉,保证事半功倍!

 二,炼油辣椒:

    炼油辣椒的全部过程和方法請查阅本博客《钵钵鸡》。这里我只在简扼地提一提: 油辣椒最好是炼成两种再混合用,一种是用菜籽油炼熟后晾冷至160○C度左右的中油温把辣椒面烫香的油辣椒,这种油辣椒可以连油连辣椒全部用。另一种是用菜籽油炼熟后晾至240度左右的中高油温把辣椒面烫煳的油辣椒,这种油辣椒只用红油。

三,兑调料:

    豆豉酱加油辣椒,红油,花椒面,香油,油蒜泥,味精调匀即可

四, 成菜:

    黄凉粉切成条形片"菱形片"均可,切好后装在深盘中,浇兑好的调料,撒花生碎,香葱花即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