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定态理论(1)
2022-03-12 09:56:05
标签: 原创科技著作
量子力学笔记(石拓/著)
7. 定态理论(1)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D.Bohr,1885-1962年),系统的论述了原子的经典理论与现代理论互掺的理论,这种理论被称为半经典理论。这是因为波尔(D.Bohr)的理论是建立在半经典原子模型基础上。所谓的半经典模型是指,既假设了原子运动经典力学的“行星模型”,又考虑到因为要受到非经典的量子条件影响的原子模型。然而,波尔的半经典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都能实现的,所以通常把波尔(D.Bohr)的模型称为半经典理论。
例如,波尔(D.Bohr)创立了原子运动的分立(分别独立)能级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就是原子运动的量子化(离散化)。据说量子化一词由此而来。
但是,波尔(D.Bohr)的理论,虽然能够解释一些观察到的事实,但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新的概念形成与理论的建立,只是时间问题。
(待续)
7.定态理论(1)
量子力学笔记(石拓/著)
7. 定态理论(1)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D.Bohr,1885-1962年),系统的论述了原子的经典理论与现代理论互掺的理论,这种理论被称为半经典理论。这是因为波尔(D.Bohr)的理论是建立在半经典原子模型基础上。所谓的半经典模型是指,既假设了原子运动经典力学的“行星模型”,又考虑到因为要受到非经典的量子条件影响的原子模型。然而,波尔的半经典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都能实现的,所以通常把波尔(D.Bohr)的模型称为半经典理论。
例如,波尔(D.Bohr)创立了原子运动的分立(分别独立)能级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就是原子运动的量子化(离散化)。据说量子化一词由此而来。
但是,波尔(D.Bohr)的理论,虽然能够解释一些观察到的事实,但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新的概念形成与理论的建立,只是时间问题。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