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韵流芳---古典诗词曲中“醒”字的读音

(2015-02-27 23:44:37)
标签:

历史

文化

汉字

分类: 汉语音韵
  “醒”这个字,无论在古典文学中,还是在现代文学中,都是一个很常见的字。在现代汉语中,“醒”字只有一个读音,读作上声xǐng。但是在古代汉语中,这个字的发音却比较多,根据《康熙字典》,醒一共有四种读音,分别是:xīng(《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正韻》先靑切)、xǐng(《廣韻》蘇挺切《集韻》《韻會》銑挺切《正韻》息井切)、xìng(《廣韻》蘇佞切《集韻》《韻會》新佞切《正韻》息正切)、jīng(《字彙補》子淸切)。其中,前三种读音所对应的字义相同。“醒”字为左右结构,左形右声,根据其部首为“酉”,可以断定该字最初的字义一定和酒有关。《说文解字》:“醒,醉解也。”醉解,就是酒醉后恢复常态。《楚辞·渔父》:“众人皆醉我独醒。”后来,“醒”字的字义被逐渐引申,涵义越来越丰富,可以表示“睡眠状态结束或者尚未入睡,清醒,觉悟,明白事理,明显”等。常用的相关词汇包括“清醒、觉醒、醒悟、惊醒、警醒”等等。“醒”字的第四种读音为jīng,表示星名。《孙氏瑞应图》:大醒,景星也。这个读音以及字义极少使用。

  由于“醒”字一字多音,因此在《平水韵》中,被归入到了三个韵部,分别是下平声九青韵部、上声二十四迥韵部、去声二十五径韵部。这种多音同义的现象,为写作诗词曲赋的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却为阅读诗词曲赋的人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当然,如果熟谙古典诗词的格律,这种障碍是很容易克服的。可惜的是,当今社会里通晓古典诗词格律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下面,我就以诗词为例,对“醒”字在古典诗词曲中的读音进行具体的分析,希望给大家以启迪。

【唐】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太白的这首《将进酒》可以说是千古名篇,家喻户晓。这是一首古体诗。如同歌行体一样,这首诗多次换韵,平仄韵交替,音调抑扬顿挫,节奏铿锵有力。下面简要地分析一下。

  第一句的末字“来”和第二句的末字“回”押平声韵,为《平水韵》上平十灰韵部。第三句开始换韵,第三句的末字“发”、第四句的末字“雪”以及第六句的末字“月”字押入声韵。第七句不押韵,从第八句开始押平声韵。第八句的末字“来”与第十句的末字“杯”押韵,为《平水韵》上平十灰韵部。接下去,第十一句不押韵,第十二句的末字“生”、第十四句的末字“停”,第十六句的末字“听”,第十八句的末字“醒”,第二十句的末字"名”都押平声韵。第二十一句的末字“乐”字、第二十二句的末字“谑”字,第二十四句的末字"酌"字押入声韵,为《平水韵》入声十药韵部。接下去,第二十六句的末字"裘"和第二十八句的末字"愁"押平声韵,为《平水韵》下平声十一尤韵部。

  因此,我想重点强调一下,如果从诗的格律上来说,该诗中“但愿长醉不愿醒”的“醒”字应该读作平声xīng,而不能读作上声xǐng。

 

【宋】晏殊-采桑子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采桑子》这支词牌,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为双调,共计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上下片中除了第一句不押韵以外,其余三句都要押平声韵。这首词中的韵脚依次为:情、亭、醒、明、惊、声。因此,上片第四句“泪滴春衫酒易醒”中的“醒”字必须读作平声xīng。

【宋】周邦彦-绮寮怨

   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 

  去去倦寻路程。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旧曲凄清,敛愁黛、与谁听?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何须渭城,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绮寮怨》这支词牌,共计一百零四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九句,七平韵。这首词中的韵脚依次为:醒、亭、青、盈、程、琼、清、听、情、城、零。第二句“晓风吹未醒”中的“醒”字为韵脚,所以,“醒”字在该处必须读作平声xīng。其实,即使不知道这支词牌的谱式,只要熟悉律诗的基本格律,根据“晓风吹未醒”中前四个字的平仄为“仄平平仄”也可以推断出,该处的醒字应当读作平声,只有如此,才符合“仄平平仄仄”的律句格律。“仄平平仄仄”是标准律句“平平平仄仄”的变体。


【宋】卢祖皋-江城子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闲,无处觅萧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江城子》词牌为双调,上下阕各35字,共70字。上下阕各七句,格律完全相同,各押五个平声韵。这首词中,上阕的“晴、屏、轻、生、婷”和下阕的“零、酲、醒、声、情”分别是韵脚。因此,下阕的“对谁醒”中的“醒”字必须读作平声“xīng”。

【宋】晏幾道-临江仙

梦後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词牌在谱式上有多种变体。晏幾道的这首词是其中的一种。这首词为双调,上下阕的格律完全相同。每闋由两个六字句、一个七字句、两个五字句构成。每闋29字,三个平声韵;整首词共计58字,六个平声韵。从声律上来看,上下阕中的第一句和第二句、第四句和第五句构成对偶的关系。每闋的格律如下所示(下面的“中”表示该处可平可仄):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下面我把晏幾道的这首《临江仙》的平仄标示如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梦後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显而易见,这首词上阕中的“酒醒帘幕低垂”中的"醒“字应该读作平声xīng。

  由上可以看出,要想正确了解“醒”字在古典诗词曲赋中的读音,必须依照诗词曲的格律,结合“醒”字在文中的位置进行具体的分析。这项工作对没有诗词格律基础的人来说,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事。但是对于谙熟诗词曲律的人来说,则是眼光一瞥就能明晓的事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