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流成果重实效科研兴教有妙招

(2022-07-04 21:56:02)
分类: 教学论文
交流成果重实效   科研兴教有妙招
——参加安康市2018~2019年度教育科研学术交流会活动感悟

安康市教研室   李 志交流成果重实效科研兴教有妙招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我市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8~2019年度教育科研学术交流会在汉滨小学如期举行。全市209篇教育科研学术论文作者分三个组进行了交流。本人荣幸承担了本次成果交流“理科组”的评委工作。现就参加交流活动的体会与同行交流分享。

一、 活动呈现“三好”
交流成果重实效科研兴教有妙招

交流成果重实效科研兴教有妙招

交流成果重实效科研兴教有妙招
    (一)活动形式组织好

安康市一年一度的教育科研学术交流会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市教研室及《安康教育》编辑部的精心组织下,全市广大 教师在正规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均可参与成果交流。交流者主要从论文选题缘由、主要观点、构思过程、写后感想等方面进行简要陈述和学术答辩, 以检验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心智与心路的融合程度。

   1.交流活动展示了基础教育成果水平。通过成果交流活动的展示,为广大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很多教师写了论文,但是不知道从哪里进行发表。本次交流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层级的期刊杂志,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教师们发表较多的期刊有《陕西教育》《安康教育》《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读与写》等。通过相互学习交流,了解国、省、市正规的期刊。

2.交流活动拓展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参与成果交流教师能在不同的期刊发表文章,提高了广大教师理论水平,激发论文撰写的积极性。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对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教育现象、教育思考进行了深刻的、有价值的阐述。对于深入开展大讨论、大研究、大思考有积极的帮助。通过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教师在一起相互交流,让广大教师能够从中找到共鸣,引发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与教研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学术交流氛围好

参与成果交流的教师提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按照要求,对论文撰写的背景,论点、论据、写作后的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参与交流成果的教师积极性高,大家一致认为在启发心智,论文写作技巧,谋篇布局,论点确立,论据选择,研究成果梳理上有较大的收获。

(三)科研成果质量好

因为交流成果都是已经发表的论文,多数教师写的文章都能够聚焦于教育教学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论述,为解决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与提炼。文体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有论文,有 案例,有教育叙事,有教学随笔等,把学生在学习中的所思、所感、所获以及教师教学的体会深刻的呈现出来了。

1.教学论文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能够就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某个主题,某个观点,某种现象等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与论述。写班主任工作,能够把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解决某些特殊群体或个体的经验和感受写出来,并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让更多的人学习借鉴对比感悟。

2.教学案例能够将自己在教学中经过多次打磨后,学生易于接受,教师易于教学的教学方案进行分析。通过某个教学主题活动,进行精准描述,通过背景描述,案例扫描,过程对比,结论分析等概述,进行案例分析。为某节课或者某个教育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诊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略。读者阅读后易于理解,便于借鉴。

3.教育叙事,能够按照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进行生动的赋予哲理的思考,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让某种教育现象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通过阅读教育叙事,让广大读者,能够从中明理,启智,获得教育的真谛。从而实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 一朵云”。如发表于 《陕西教育》 案例 《我们一起成长——乡村教师的队伍建设与思考》 和发表于《教育学》 论文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文章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  、成果成效精彩纷呈 交流成果重实效科研兴教有妙招

交流成果重实效科研兴教有妙招

交流成果重实效科研兴教有妙招
    (一)由小视角到大视野

听教师在论文交流的背景叙述部分,许多教育故事值得思考,值得回味。发表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中的一篇文章《观省级能手示范课有感》,从观课中深切的感悟到,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是:“有爱”、“有味”、 “有本”、“有效”、有善”、“有神”、“有火”、“有趣”、“有意义”、“有意思”等十项标准。总结的很到位,讲述的具体生动,特别是从不愿意与同伴交流,到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新的感悟,并把这份感悟记录下来形成文章,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是教师的真实感悟,也是教师的真实写照。听后受感动,看后受启发。为广大的一线教师写文章,写感悟做了很好的示范,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二)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

在交流中,恒口示范区大同初中姚舜理老师撰写的《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路径》一文很有意思。文章从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为主题,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向同仁呈现了学生学习数学从无趣到有趣的转变过程。此文,善于借助自己的真实教学实例,呈现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自主学习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对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有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了独立思考,懂得了自我管理,明确了人生方向。

(三)由无从下手到妙笔生花

发表于《新教育时代》中的《高中美术教学如何与生活审美相融合》,作者对写作缘由的阐述中,我们看到基层学校一位美术教师对学生艺术素养提升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希望与信心,耕耘与收获。刘老师将绘画之法,通过手中的笔,心中的情,眼中的画点点滴滴地传授给学生。从绘画技能训练到专业素养提升,带领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行。他从汇报中谈到,学生通过美术课学习,带给他们一种审美的帮助,文化的传承,精神的启迪。他举例子道:“杨丽萍的舞蹈是形体的艺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数学是思维的艺术,美术是色彩的艺术。”他强调,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美术课,提高审美的艺术。发表于《中小学教育》 中的 《深入研读教材 演绎数学精彩》作者通过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感悟与思考,结合自身从备课,观课和议课中的心得进行梳理,概括为:“纵观全局,通读体系;换位思考,读懂基础;静为动,活用情境;取精去糟,用实资源;看清本质,感悟思想”等思考的方法与策略。从而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线索与背景。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从自身思考出发,用身边的事例和亲身感悟进行深度思考和提炼,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还有多位教师把自己课题研究的核心学术成果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为广大教师如何提炼课题成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三、思考和建议 

(一)理论素养欠缺

观点描述的理论依据不够严谨。如发表于《知识——力量》杂志的《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的研究》一文摘要部分写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段话是课标实验稿中的描述,在课标修订稿中已经有变化,教师还在进行全文引用。暴露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认真,不能够深入,不够透彻。

(二)陈述缺少技巧

1.观点陈述不够精炼,不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流畅陈述。过于依赖PPT演示文稿,不能做到表明观点,信手拈来,阐述主张,文从字顺,做到有理有据,详略得当,恰到好处。有的教师PPT演示文稿不按要求的几个内容制作,色彩与文字的搭配不协调,交流表情呆板,仪容仪表不够得体大方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流展示效果。

 2.论点陈述不够准确,应该注意表达技巧。观点陈述语言既要逻辑性强,简洁明了,也应该生动活泼,耐人寻味。应力求做到理性思考与人文情怀相结合;个性表达与形象气质相一致的境界;实现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思考。举例应该具有典型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这样更能够打动读者,与读者产生共鸣。

(三)优秀成果显得不足

总体来看虽然看到很多教师的成果都在相关的杂志上发表了,但是整体质量不是很高,在一些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 还相对比较少。如小学数学学科的 《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数学》《小学教学参考》等,其它综合类核心期刊,诸如《人民教育》《陕西教育》《中小学教材教法》等刊物上发表的文章都还比较少。大多数都是在一些一般性的或者普通的刊物上发表的比较多。相信,通过市教研室每年举办类似的教研成果交流活动,让大家彼此了解,相互沟通,一定为今后教育成果的写作,提炼、交流推广有较大的帮助。来年将会看到较多的成果在全国知名的核心期刊上发表。

总之,安康市教研室自举办教育科研成果交流活动以来,参与交流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成果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参与成果交流的教师积极性非常高。我们期待广大教师能够在这个交流平台上绽放更多的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