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说课

分类: 说评课稿 |
编者按:
感谢各位朋友,各位同仁对陕西省李志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的支持与关注。本期刊登工作室微信公众号“边实践边研究”系列成果为石泉县城关第二小学数学教师,市级教学能手陆龙花。成果名称为《条形统计图》说课稿。敬请各位同仁关注,欢迎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您的参与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擎起小学数学美好的明天。
《条形统计图》说课
石泉县城关第二小学
陆龙花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第一学段主要是学会分
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第二学段正式学习各类统计图。根据这种内容结构的变化,教
材在修订时,从第二学段即本册开始学习条形统计图,将原来分散在一、二、三年级的条形统计图
内容整合起来进行认识。本册教材第七单元统计的主要内容是条形统计图,它是将以前的单式条形
统计图的内容重新梳理,整合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1个格表示1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而例2和例3分别学习1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本节课教学是从
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在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中体验条形统
计图表示数量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它为第2、3个例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会用简单的方式(图画、文字、表格等)来描述
数据,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因此本节课是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
础上,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通过整理与比较,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凸显条形统计
图能更清楚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大小这一特点,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
难点。
(三
)教学目标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
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能从单式条形统计图中多角度获取信息,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
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会绘制用1格表示一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
计图。
教学难点:在对比中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单式条形统计图中多角度获取信息,初步体
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二、说教法
(一 )
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
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
作者。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综合运用了谈话法、讨论法、讲
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
二 )说学法 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
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基于此,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自主探
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展开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
按照以上教学目标,我对本课进行了下面的设计。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师生进行关于天气情况的谈话。(设计意图:一方面引导学生认
识表示各种天气的图形符号,为后续收集整理数据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
数学与生活在密切联系。)
2.问题导入。以日历的形式呈现紫阳县2018年10月的天气情况情景图。提出问题:这个月每
种天气各有几天?你能把他们清楚的表示出来吗?(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
机,产生收集、整理数据的需求,使学生体会用统计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统计
的欲望。)
( 二
)探究新知
1.认识条形统计图。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任选一种你们组喜欢的统计方法来表示数据。(设计意图:通过对2018年10月紫阳县的天气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
全过程) 成果汇报:交流统计表、象形图、条形统计图(设计意图:在交流中建立新旧知识的桥梁,为
探究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做好铺垫)
2.探究条形统计图的画法。让生先尝试在统计图中画出多云天气,后交流探讨画法,最后教师
示范演示,生再完善自己的作品。(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及教师的示范演示,
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数据分析,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通过对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然后再将条形统计图与象形图和统计表进行对比,发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独立思
考、交流探讨,在对比交流中发现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多少,感受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 的优势。)
(三
)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出示买鞋情况统计表,依据表中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设计
意图: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条形统计图的规范画法,通过对生活中条形统计图的分析,培养学生挖掘
数据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统计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综合练习。出示几位同学在十字路口统计了5分钟,各种机动车辆的通过情况,依据统计信
息完成表格。(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推断,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看
图的能力,并能依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预判,发展学生的思维)
3.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条形统计图?展示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视
野,了解更多的统计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个系统完整的认识) (五)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课后选定一个主题展开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绘制成条
形统计图,并做出适当的数据分析。(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学到的统计知识和方法探究和发现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就感。)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板书,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掌握知识和记忆打
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条形统计图 能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多少 形象、直观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设计意图:板书简单明了,学生一看,这节课的知识点和探究的方法就一目了然,很好的突 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反思
1.注重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一开始我从近期的天气情况引入,出示紫阳县2018年10
月的天气表,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收集数据的需
求,使学生主动参与统计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的活动经验,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表示数据。通过自主探究、同伴
交流在对比中发现并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课后练习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在习题的设计上,通过“鞋店一周销售情况统计图”和“汽
车通过情况统计图”,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看图、制图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4.注重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数据分析是统计教学的核心。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
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清楚的把它们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整理数据,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数据,引出条形统计图。在后续的教学中,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的分析,如:“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如果你是鞋店老板,在下次进货时,你有什么想法?”等,培养学生
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课后反思整节课,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前一篇:评课《条形统计图》
后一篇:《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