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陕西省李志名师工作室
陕西省李志名师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89
  • 关注人气: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2019-07-13 13:15:35)
分类: 教学设计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汉滨区汉滨小学 吴仁平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5页例2。

教材分析
《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 省时间,引导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渗透优化思想。这节课之前的《沏茶问题》 同样渗透优化思想,考虑到理解难度并不大、以及市一小学生学情。则直接教授“烙饼问题”提升 思维难度,作为课例提供给团队研讨。“烙饼问题”知识的本身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 图形直观、例举验证、观察比较、合作讨论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由难到易的分层次组织教学,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情况下“怎样烙饼才最省时间”的实践策略,从而真正引导学生体悟优化思想, 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际应用,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烙饼问题”数学模型,掌握不同张数“烙饼”最优化方案的基本规律,能解释生活中 的相关现象、能进行相关的简单实际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等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 透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 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利用探究“烙饼问题”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索“烙饼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数学研究方法,体会优化的 数学思想。
课件、记录表、饼模型。
准备课前互动: 有一个字总是被人们念错,猜猜是哪个字?(错) 同一天出生的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是一个妈妈生的,不是双胞胎,请问咋回事?(三胞胎) 
设计意图:舒缓紧张气氛,活跃现场氛围,帮助学生思维“热身”。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自家厨房情境,交流吴老师做饭的兴趣爱好。 
2.煮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煮3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
3.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 
设计意图:老师进行自我开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师,拉进师生距离。从最简单的优化案 例谈起,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空,为探究课堂中的问题打基础。通过逆向思维问题的直接对比,初 步引发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 、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1.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深入解读数学信息。(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2)两面都要烙呢?设计意图: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根本。引导学生能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 题来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意义之一。
 (二)依次探究2张饼、1张饼、4张、6张、8张……张饼的最优烙法 1.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设问: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1)想一想,你会怎样烙?所用时间是多少?(2)指名学生汇报(借助手直观演示),预设出现两种情况。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3分钟。可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需要3分钟,再烙反面,又需要3分钟,共6分钟。(3)原因分析。预设:锅里面有空位,但是只烙一张饼,只有空着。2.探索4张饼的烙法。(1)同桌之间用手当饼,尝试验证。(2)交流汇报:用老师的饼模型在黑板上演示,得出公认的结果。 
3.全班分4组,分别探究烙6张、8张、10张、12张饼的最优方案。(1)集体研讨。(2)交流汇报,合情推理,得出结论。当要烙的饼的张数为双数时,最优化方案所用时间是饼 的张数乘烙单面的时间。(板书)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会感觉到轻松得出结论。同时探索过程中的直观方法、模型思想为后面探究更难的烙3张饼问 题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4.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1)猜测烙3张饼所需时间。学生自主尝试、合作交流。(2)展示烙法,寻求最优方案。(3)挑选至少两个小组分别汇报,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饼模型在黑板演示,同时呈现记录表。预设生成:第一种:12分钟、第二种:9分钟 (4)对比发现3张饼的最优烙法。
5.小结:3张饼的最优烙法的原理。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是突破难点的核心环节。在前面探究较为简单的烙饼张数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活动经验,经历了猜想、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能更好的渗 透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6.探究5张、7张、9张、11张饼的最优烙法。(1)教师借助板书,引导学生利用前面烙饼的经验推理出烙单数张饼(不含1张)的最优 烙法。(2)学生小结。设计意图:当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就2张2张的烙,当烙饼的张数是单数 时,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按最佳方法烙,这样最节省时间。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拓展,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 三,所形成的知识、技能、思想和经验是推动学生后续学习数学最宝贵的财富。
三、练习巩固,提升应用
1.(例题中情境)如果有16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需要几分钟?
2.(例题中情境)如果有23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需要几分钟? 
3.妈妈用一口平底锅煎鱼,每次只能放两条鱼,煎一条需要2分钟(正、反两面各需1分钟), 煎7条鱼至少需要几分钟? 
4.一口锅一次能同时烙3张饼,两面需要各烙3分钟,烙6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再次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完成巩固和应用。 
四、总结延伸,拓展思维 
1.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2.拓展延伸。设疑:假如妈妈的这口锅再大一点,每次最多能烙3张饼,情况还跟两张饼的一 样吗?附:用一口平底锅烙饼,每次可以烙3张饼,每面要烙1分钟。如果有4张饼,两面都要烙,至少需要多分钟?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把一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更好的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时进行更为深 度的思考,为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时空。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