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烙饼问题》说课及教学反思

(2019-07-13 13:12:19)
分类: 说评课稿
《烙饼问题》说课及教学反思

汉滨区汉滨小学  吴仁平
《烙饼问题》说课及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内容。主要探究“优化问题”的运筹问 题,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引导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 用,渗透优化思想。这节课之前的《沏茶问题》同样渗透优化思想,考虑到理解难度并不大、以及 市一小学生学情。则直接教授“烙饼问题”提升思维难度,作为课例提供给团队研讨。“烙饼问 题”知识的本身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 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图形直观、例举验证、观察比较、合作讨论等方 法,由直观到抽象、有难到易的分层次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情况下“怎样烙饼才最省时 间”的实践策略,从而真正引导学生体悟优化思想,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际应用,培养应用意识和创 新意识。结合对课标解读、教材解读、学情把握等综合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理解“烙饼问题”数学模型,掌握不同张数“烙饼”最优化方案的基本规律,能解释生活中 的相关现象、能进行相关的简单实际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等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 透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 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利用探究“烙饼问题”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索“烙饼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数学研究方法,体会优化的 数学思想。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结合本节课主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 特点,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呈现学习素材。再引导学生通过指导操作法和直观 教学法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具体化。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突破教学难点。适时通过讲练结合法将新知识构建到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当中。力求在有限的40分钟的时间内帮助学生 将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达到更大的限度。
三、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情,我认为 主要运用观察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学习方法。通过认真听讲获取信息、积极思考表达想 法、自主探索体验思考、合作交流分享思维等具体途径展开学习活动。
四、说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自家厨房情境,交流吴老师做饭的兴趣爱好。2.煮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煮3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3.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2.探究2张饼、1张饼、4/6/8……张饼的最优烙法。3.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问题串之一:三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问题串之二:使用最佳方案时,与别的方法有什么不同?问题串之三: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问题串之四:当选择最优化方案时,烙饼的张数与所用时间有什么关系?(烙一张饼除外)
(三)练习巩固,提升应用 1.(例题)如果有16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需要几分钟?2.(例题)如果有23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需要几分钟?3.妈妈用一口平底锅煎鱼,每次只能放两条鱼,煎一条需要2分钟(正、反两面各需1分钟), 煎7条鱼至少需要几分钟?拓展:一个锅一次能同时烙3张饼,两面需要各烙3分钟,烙6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四)总结延伸,拓展思维 1.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2.拓展延伸。设疑:假如妈妈的这个锅再大一点,每次最多能烙3张饼,情况还跟两张饼的一 样吗?附:用一个平底锅烙饼,每次可以烙3张饼,每面要烙1分钟。如果有4张饼,两面都要 烙,至少需要多分钟?本节课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呈现知识由产生到发展,再到形成和拓展的 全过程。主要呈现课题、烙饼最优化方案记录、形成的数学模型。教学活动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我将根据课堂中的具体生成做适当调整。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烙饼问题》说课及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 单的优化思想。 在教学的设计和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 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2张、1张、4张、6张、8张等饼的最优方法形成一定 的探究经验。在带着经验和思考探索烙3张的最优方案,给予学生探究过程的时间和空间。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化方案,是本节课的关键,也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渗透优化思想方法 的重中之重环节。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 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 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小学生关于“烙饼”并无过多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局限于“一张一张地烙”。因此,在把握 教学重点时,我借助所给的条件“一口平底锅内可以放两张饼”,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 两张”会“节省时间”,从而渗透“优化的思想”。同时也为后面探究“三张饼”“四张饼”……的 “最优方案”打好基础,使学生“保证每次都能烙两张饼”。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重点放在“烙三张饼”的问题上。采用了“问题串”教学的方法,收到 了良好的效果。
1.三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2.使用最佳方案时,与别的方法有什么不同?3.观察 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4.当选择最优化方案时,烙饼的张数与所用时间有什么关系?
在课堂的关键探究环节,紧紧围绕这4个问题,循序渐进,引发学生有序的思考,达成了较好 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让学生认识到“同时烙两张饼可以节省时间”后,三张饼的问题是教学难点 的“突破口”。在此,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借助手中学具试一试,探究“烙 三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保证锅内每次 都能烙两张饼”才是最优方案,所用时间“9分钟”才最少。学生掌握了烙2张饼、3张饼基本的最优方案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张数 为双时,两张两张的烙”,“张数为单时,先两张两张烙,剩下的三张同时烙”,那么烙再多张数的饼学生也不再会有问题。同时,根据烙2、3、4……张饼所用的时间,学生很快会得出“饼的张数× 烙单面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的规律,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本节课也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学情的把握要非常到位,课堂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 生成性问题,一定要处理好。
其次,因为大多数学生缺少生活经验,所以学起来比较难。所以在教 学中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列举的不足,有关这方面的练习也较少,对学困生的关注还不够。
再次,问题串的设计还需要更加细化,最好能贴合学生认知层次能轻松接受的问题逐步深入。
第四, 板书设计和教师板演一定要更细更贴切。还应当发掘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 解决。

《烙饼问题》说课及教学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