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上海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克涛

标签:
杂谈 |
趁着炎夏酷暑多天的一场小雨,第一收藏网www.1cang.net踏微风,迎绵雨,拜访了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克涛先生。
在采访之前,陈克涛先生饶有兴致地浏览了第一收藏网旗下的上海收藏古玩网www.1cang.com.cn以及在线艺术收藏品交易拍卖网站www.1cang.net,并对第一收藏网大加赞赏地说“你们把第一收藏网的网址放到我浏览器的收藏夹里面,我要经常看的,你们要好好做。”在陈总热情的介绍中,第一收藏网开始了对陈克涛先生的专访。
看好艺术品网络交易拍卖
随着网络的发展,艺术品从线下交易走到线上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并渐渐地成为艺术品交易的一种趋势,对此陈克涛先生也已关注十年之久。陈先生回忆说:“我最早开始关注的是国外的艺术品交易网站。以前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艺术品回流,所以大部分都只能在网上购买。如今,大家都成批组队到欧洲、亚洲去搜集艺术品。我们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也有30%以上的拍品是回流的拍品。不过在未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艺术品在网络媒介上的传播、经营、拍卖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用跑到国外,我们就可以选购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把它买回来,甚至卖出去。相信未来我们公司与第一收藏网也有合作的机会”。
珍惜爱护“上拍”品牌
当下拍卖行之间的竞争,很重要的一块便是在货源上,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又是以何种策略和方法来保证每次的拍品数量和质量的呢?对此陈先生坦言:“上海拍卖行成立时间较长,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一般都向老收藏家征集。往往都是一家一家地去上门沟通、征集藏品,另外有不少拍品也是通过朋友的介绍推荐到‘上拍’来的”。
“作为一家国有拍卖行,对于品牌的维护和建设是一个拍卖行得以长期成长,吸引新买家的一个重要环节”。“上拍”先后两次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都源于“上拍”对自己20多年金字招牌的珍惜和爱护。在陈克涛眼中,“上拍”作为一个平台,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既不能偏向委托人,也不能偏向竞买人。只有这样,才会不断有委托人把拍品给“上拍”,不断有竞买人参加“上拍”的拍卖会。这样不断地滚动,“上拍”委托人和竞买人的队伍就会越来越多,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发挥拍卖会的“聚集效应”
和艺术品交易一级市场相比,身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所取得的成绩世人共睹,一级市场代表(画廊)却有点生意冷清。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拍卖行似乎已开始兼具一、二级市场的作用。对于拍卖行所占据的优势,陈克涛也看得很清楚:“画廊这样的一级市场的经营模式是一对一。而对于拍卖行来说,第一,它能面对整个市场。拍品到我们手中可以有一个集中的展示,这样我们就有很多艺术收藏品面对很多买家。第二,拍卖行会对拍品进行第一道把关,尽可能地去伪存真。一个拍品进了‘上拍’,我们除了初步审核,还有专门的鉴定团队进行二次审核。每件东西都要经过至少两次审核。那么就能把不合格的藏品剔除掉,留下品质更高的藏品。来拍卖行比买家自己到市场上盲目淘宝要安全。“上拍”已经尽力帮买家做到了一部分鉴定和评估工作,剩下的另一部分就要靠藏家的水平和眼光了”。
艺术品拍卖近年来也是丑闻百出,一些无良拍卖商欺瞒竞买人,造成“拍假”以及“假拍”事件,这也是第一收藏网以及众多藏家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陈先生对拍卖行“拍假”和“假拍”的态度很坚决:假东西现在哪里都有,但是从拍卖公司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把它剔除!送来“上拍”的拍品价格不是委托人说了算,也不是买家说了算,我们一般把评估价的60%-70%作为起拍价,这样可以吸引竞买人,竞买人会觉得这个价格性价比高,随之参加竞买的人就多,这个拍品的价格自然就会达到大家的心理价位,也可以视为是市场对拍品的认可价格。
“过云楼藏书”价格不止两亿多
当今的艺术市场,大家多把拍品作为一个投资品,其增值、保值属性被视为是第一位的。陈克涛指出:客观上,艺术品增值是一定的。据统计,艺术品投资回报从长时间来看,远远高于股票和房地产,当然这对于买家的收藏眼光是有要求的。投资的前提是要买对。“有时候一件拍品的价格看似很高了,但如果你能够了解这件艺术品、收藏品的文化内涵,那么他的价值还远远不止这个价格。现在的天价拍品,其价值和价格是不完全划等号的,像之前拍卖的“过云楼藏书”,2亿多元并没有达到它真正的价值”。
“现在光讲投资,过分强调钱,却忽略了对文化修养的提高。收藏也是对情操的陶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和了解。像现在大家对古籍的认识还不够多,古籍相比近现代书画,清代的官窑。这些拍品当然也有文化内涵,但和古籍相比这种文化内涵不是一个级别的,古籍级别要高得多”。陈先生强调,收藏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文化修养在不断提高,不能光看一件艺术品的外表漂亮,每件艺术品都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审美眼光。因此更多地关注艺术品内在的艺术精髓,这样大家渐渐地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藏品。
韩敏的扇面三万多一点不贵
古时的艺术品数量是有限的,现在的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地创造出值得鉴赏和收藏的佳品。收藏当下大师们的艺术品,更是对藏家长远眼光的一种考验。最近,韩敏创作的一幅扇面以3万多元成交,陈先生说:“这个价格还是很便宜的,韩敏作品我觉得非常好,他的用笔我感觉是超过刘旦宅的,现在价格虽然是刘旦宅高,但实际韩敏的水平一点不比他差。像施大畏、车鹏飞、还有韩敏的弟弟韩硕的作品也都非常好,以及现在上海书画院的执行院长乐震文,还有卢辅圣的作品等等。
那么到底哪类画家,哪类作品值得收藏呢?陈先生说收藏的时候有这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价格和名气有关,这个作家的作品能否在艺术史上留下来,能否保有作家的地位,这就要靠时间来检验。随时间的流逝,会不断有作品被淘汰。陈先生觉得能在时间长河中流下来的作品,一个是它在文化上继承的好。
二,在融汇传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因为随时代的改变,人们对艺术的感受会不一样,过去是小范围的,现今人们面向全球,心胸不一样,眼界就不一样,所创造出的东西自然也不一样了。
三,独到的东西能不能让大家认可接受,这就需要艺术家在创作中要了解受众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耐得住寂寞。其次还涉及到人品,像蔡京,因为人品不好,所以宋四家把他换成了蔡襄(苏黄米蔡)。最后还涉及到炒作和营销。通过展会、画册做宣传推广,就能帮助艺术家得到社会的了解和认可。炒作不能说不好,这是现在市场经济下一个重要的竞争手段。艺术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收藏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在采访的最后,陈先生告诫第一收藏网的网友们:虽然现在有很多网友想参与艺术品的收藏,但首先要“多看”、“多问”、“多学习”尽量“少动手”。第二,买艺术品要谨慎,多听听意见,不要盲目听故事。看东西最好找信任的专家,还要经过交叉的检验,请几个专家看看,多听听意见,这样安全系数就提高了。第三,在不能确准的情况下宁愿放弃,不要激动,要谨慎。最后,不要好高骛远,要从实际出发,比如购买瓷器,不要一买就是官窑,官窑实际非常少,还是从民窑入手比较合适。收藏哪一类艺术品都要先入门,把基本的弄懂,不要先从高端入手,这是不现实的。先入门再逐步走向高端。
“艺术品收藏并不都是高价位的东西,市场中低价位的东西也有非常好的,3000、2000、1000元都能买到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不要迷信高价,高价的不一定是真的,和股票市场一样“收藏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陈克涛:1952年生于上海书香门第收藏世家“念先堂”。现为上海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副主任、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上海收藏协会副会长、上海国际收藏品公司总经理。从小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收藏书画、瓷器,古玩文物二十余年,致力于海派书画及明清瓷器的研究,在全国各书籍、杂志、报刊发表鉴赏文章百余篇;并应邀在各大、中专学校专业课程上授课,在众多艺术品市场作艺术品投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