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共达电声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

(2014-01-02 01:03:43)
标签:

共达电声

002655

关注

潜力股

股票

分类: 极品珍藏个股

1,声控语音的广泛应用:
声音传递着人类的文明,语言让人类文明的延续有了新的方式。一直以来我们去适应工具,从说明书中按图索骥。今天,我们让工具生命化,变成文明继续延伸的支点。工具的生命化可以由听觉和声觉来完成,我们统称这个为智能电声系统。这样的故事你可能认为不可思议,只存在于《钢铁侠3》里,一个生动的声音来反馈信息;一句自然语言的流露发出主人的指令,故事情节的每个步骤就这样完成了。就像几百年前,嫦娥奔月还是个传说一样的神奇。而且在科幻片中应用于战争的东西,我们用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语音是人类沟通和获取信息最自然、最直接的方式,而过去受制于语音识别技术、语音传播技术的稳定性和准确度的问题,我们始终无法自如的与计算机等智能设备实现无障碍的信息交互。而随着大数据处理技术、降噪技术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商用,智能电声系统的实用性已大幅提升。试想未来我们的双手和眼睛都将得到解放,仅通过语音就可以对智能终端、汽车和家用电器实现全面操控,如此高效率的人机交互模式并不亚于一次小规模的技术革命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效率的提升。
    在各种可穿戴式设备层出不穷的2013年,人们仿佛看到了下一次硬件革新的主导力量。在各种设备中担负着人机交互桥梁性作用的智能电声系统可谓是重中之重。声学体验要求提升提高了声学产品的使用数量和产品单价,带动行业市场规模的大幅扩大。市场规模的大幅提升为行业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按照测算,智能手机的麦克风和扬声器的行业产值相比功能机就分别扩大了3倍和6倍。例如,一部iPhone 手机对高端MEMS 麦克风使用数量就达到3个,其中一个用于耳机,另外两个在设备内部(一个为主麦克风话筒,另一个用于消除噪音)。语音功能也因此从弱需求转化为强需求,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推动下,我们预计未来智能语音市场年复合增速将达到50%,至2020年累计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以谷歌眼镜为例,正式走进人们生活初期将向用户提供包括语音拍照、聊天、导航、网络分享和翻译等功能。穿戴式电子产品有望复制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过去4年中的惊艳表现,以平板电脑产品的成长轨迹作为参考,虽然问世仅仅4个年头,但市场规模已达到2500亿人民币/年(根据IDC预测,今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将超过1.9亿台,按照1300元人民币/台的价格进行估算)。在智能电声系统中,可穿戴设备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共同带动该市场的纵深发展。

城市交通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车联网产业的快速崛起,智能电声系统可以帮助用户了解交通信息、车辆远程诊断、位置导航等信息。根据Visiongain发布的车联网市场预测报告,2013年末全球智能电声系统规模预计将达到218.2亿美元。而国内的汽车智能电声服务仍处于起步期,在汽车用户中的渗透率不足1%,而市场普遍预计到2015年末,该应用应用和服务渗透率有望冲击10%的水平,带动国内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
在三网融合和物联网等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智能家居产业市场规模有望在5年内达到1000亿元,国内相关企业也已经开始了多元化布局之路,先后与歌华有线、长虹、康佳、创维、TCL、海信、海尔等建立全面合作,为智能电视产品提供语音交互解决方案,并推动语音芯片、交互方案在微波炉、空调等家电产品中的广泛应用。
不管是在可穿戴设备,还是车联网和物联网等产业。在智能机终端时代,消费者更加强调用户体验,特别是输入输出体验。智能声电系统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都代表这未来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不久的将来,甚至我们可以说就在现在,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语道破天机就在在我们身边的智能语音设备上。
2
,和歌尔声学相比:
一样的主业:歌尔声学:微型电声元器件和消费类电声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共达电声:微型电声元器件及电声组件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一样的地区:都在山东省潍坊市。
歌尔声学全面布局:歌尔声学高级副总徐海忠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电子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是技术创新驱动的结果,而智能终端层出不穷,又反过来推动智能终端相关行业发展;技术创新带来的客户体验的升级,也将缩短消费者更新产品的周期,这将利好立足于精密制造和超精密制造的中国电声元器件、电子配件行业。歌尔声学作为一家2008年上市的电声、电子配件领域的企业,主要产品是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在内的电声产品和3D眼镜等电子配件产品。上市以来公司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垂直一体化的柔性生产能力以及包括三星、诺基亚等在内的优质客户资源,使其能够紧随智能移动终端国际领导品牌的高增长实现自身增长。在立足电声业务的基础上,歌尔声学已开始全面布局智能终端时代。徐海忠表示,智能终端的趋势正在呈现多屏合一的趋势,未来不仅仅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都将成为智能终端。公司瞄准这一智能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公司已不仅仅向客户提供单一的麦克风、耳机、扬声器等声学器件,还向客户提供高画质摄像头等光学产品和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3D眼镜等系列产品。
共达电声做大产能:与歌尔声学全面布局智能终端时代相比,去年2月刚刚上市、整体规模仍相对较小的共达电声则选择了另一条发展道路。公司财务总监、董秘王永刚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未来三年内,公司在战略上将继续专注于电声元器件,集中精力完成募投项目,提升规模实力。王永刚介绍,从目前中高端智能机的发展趋势来看,为提升客户体验,达到降噪、保真的效果,采用多颗麦克风、扬声器组成模组、阵列成为发展潮流,这将提高下游市场对电声器件的需求量。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通过了全球知名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商认证并能大批量供货的电声产品合格供应商之一,主要产品为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受话器等微电声元器件产品。公司通过第一大客户MWM公司较早切入苹果公司供应链,其他客户如索尼、三星、西门子等均为国际消费电子领域领军企业;国内方面,中兴、华为均是公司的大客户。此外,公司大客户开发工作持续推进,目前正在开拓诺基亚、HTC等国际知名客户。广泛的客户群体,将使得公司能够在智能手机普及过程中充分受益行业的景气度。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微型麦克风(驻极体和MEMS麦克风)、微型扬声器/受话器和电声组件及系统这三大类,目前收入和利润的90%左右来源于微型驻极体麦克风。公司产品以自有品牌直接销售为主,出口比例一般占到公司销售收入的50-65%,下游客户主要有MWM公司(其主要客户为苹果、微软、思科等)和索尼、索尼爱立信、三星、华为等国内外著名消费类电子企业。全球微电声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MEMS麦克风可能是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微型电声器件的需求主要来源于手机和笔记本等消费电子产品,根据中电元信息中心预测,2011-2015年全球微型驻极体麦克风市场年均增长8%左右、全球微型扬声器/受话器市场年均增长9.8%左右。由于MEMS麦克风具有可表面贴装,可靠性高,抗RF干扰能力强,体积小等诸多优点,有望成为微型麦克风市场未来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根据中电元信息中心预测,未来五年全球MEMS麦克风市场有望年均增长20%以上。公司在微型驻极体麦克风市场具备全球竞争地位。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声产品制造基地、产量占据全球70%左右的份额,而公司在微型驻极体麦克风这一细分市场具有全球竞争力。2010年公司微型驻极体麦克风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12.28%13.99%、位居中国第二、全球第四;公司在该市场主要竞争对手是歌尔声学、宝星和星电。
3
,同类其他公司简单对比:
科大讯飞:科大讯飞做为国内语音识别领域绝对龙头,技术层面上,公司中文语音处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了从单机识别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语音云的突破,基于云计算的讯飞语音云对常用语的识别率达到90%。公司在中文语音行业有着十几年的积累,随着用户体验的改善,将推动公司讯飞语音云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从而使得公司语音样本更加丰富,语音资源库更加完善,形成一个良性的自循环。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丰富的语音数据资源优势也将是其他潜在竞争者进入最大的障碍,公司先发优势将越发稳固,未来行业地位将坚如磐石。目前公司股价每股50元,股本4.68亿。
在上述三家国内相关上市公司中,歌尔声学和科大讯飞的市场价值在A股市场中被充分的挖掘。共达电声是该领域一片尚未完全开采的荒地,公司与MWM(苹果供应商)紧密合作,硅麦量产增加苹果出货量。从iPhone4以后公司由于缺乏硅麦产能影响了苹果手机和PAD出货量。目前公司硅麦产能释放,将通过MWM加大苹果出货量。原因是由于:与传统ECM仅限于电声行业不同,硅麦由于需要用到MEMS芯片,所以横跨了半导体和电声两个行业。因此在行业发展初期,IDM等厂商由于掌握核心的芯片技术成为行业龙头。公司拿不到芯片,所以客户的开拓受到很大影响。目前芯片的供给已经不是问题,产能已经达到12kk/月,以每只0.3美金(2 元)的价格计算,正常产值可以达到2.88亿左右,加上做成模组和阵列之后价值的提升,产值可以达到3亿以上。
歌尔声学股本15.3亿股,股价35元,市值560亿元。
科大讯飞股本4.68亿股,股价47元,市值220亿元。
共达电声股本 2.4亿股,股价10元,市值25亿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