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继续坚持(2022年10月17-23日)

(2022-10-24 17:26:50)
分类: 工作周记

本周也是略有变化的一周,比如本学期跨校区(康乐园)的课程第一次改为线上举行(周五),当然所在校区珠海校区的课依然线下。除此以外,还不断和应约的同学们谈论,因为不少研究生的开题下周展开,另外一些同学有各类疑惑。其他还包括处理同学们的推荐信事宜,参加大气学院主办有关的座谈会。本周也是迅翁去世86周年,文珠建系7周年。

 

阅读1《说不尽的阿Q》(关于阿Q研究的论文选集,有历史感);2《阿Q一百年》(张梦阳研究员论述,对资料的掌握一流,敢于亮出自己观点);3《阿Q70年》(关于阿Q研究的编年论文集,有意思);4《<阿Q正传>研究纵横谈》(梳理思路清晰,新意一般);5《阿Q之死的标本意义》(有一章专门从清朝到民-国的法律角度分析阿Q冤案,有意思);6《情感何为》(关于情感转向理论的论文选集,论题重要,但理论偏琐碎与发散,很难应用到文学研究中来);7《“人”与“鬼”的纠葛》(丸尾常喜教授论述,文本细读与资料功夫强劲)。

 

本周微博一览

 

1脚踏实地灵活做事而非心急火燎自我贴金,

如果不能开拓创新就该平稳推进至少亡羊补牢。

 

2在知情者那里,补锅侠总是令人心疼与悲悯的,但锅破如斯总是不能质疑的,尤其是画饼者正意气风发。

 

3与风为友,无论是顺风飞扬还是逆风翻盘都是开心的啊。

 

4物理的灯塔需要物质建筑,受困颇多;心灵的灯塔可以不必倚赖他者而是乞灵于自己的努力以及与更多伟-大灵魂的碰撞。

 

5读书越多,越觉得自己很无知:居然还要头头是道地向各类后进(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传授诸多观点、感受和体会,仿若一个大家。其实啥也不是!最近在重读《阿Q正传》,似乎有点收获,但又苦于表达,不是文辞,是度的问题。做学术何尝不是挖坑呢?只不过是自我挖坑而已。

 

6迅翁去世86周年。

很多人感到愤怒,是因为您让他们看到历史与现实世界的龌龊、无力与环绕立体声式的虚无;我更多感到欣慰,因为您让我们看到复杂、真实与反抗绝望式新的觉醒。

 

7天赋只有融合了理想与努力才能变成诗意人生,要不只是伤仲永的谈资而已。

 

8借口是蠢-货与小-人的立身之地,优秀人士耻于厕身。

 

9普通个体的物质追求其实不多,能心情愉悦地活着即可;但精神的富足与创造恰是最难的,不仅需要雄厚基础,而且要开-放、自-由且独特。统-治者往往强调前者的重要性开发欲望提高自己的地位且控制被统-治者。

 

10集思广益绝大多数比一人拍板优秀,除非后者是真正的天才。优秀的集体不只是共献智慧,也共担责任与(不良)后果。

 

11逃离一线城市去更低的地方避免内卷好比在拼夕夕上买仿制品以为实现了品牌商品自-由,极个别个体可以理解,但于大多数人而言终究不是优选。

 

12 真正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的人往往都比较达观、通透,如果有上天入地的繁复经历而因此格局更加宏阔、视野无比浩瀚,同时也往往具有生活的智慧,这样的老人才是真正值得发自肺腑尊敬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