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8-07-19 09:47:23)
标签:
课题研究 |
分类: 课题资料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目标:
1、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沈琼英
教材分析:
文章主要介绍了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以及怎样种桃花心木。借种树喻育人,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文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物喻人,寓意深刻。哲理通俗易懂,具有教育意义。
设计理念:
设计这节课,我更多地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依托实施设计。学习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质疑问难,以学定教,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了解种树人的用意;鼓励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感悟“育人”道理;表达个人见解,体现教师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体会种树人的内心世界,读中感悟,读中悟情,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
1、抓住12、13段,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
2、能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板书:桃花心木)
上节课,我们跟随著名作家林清玄认识了一位奇怪的种树人,你们还记得他的哪些举动奇怪吗?(结合4-7段:天数不确定;水量不确定;时间不确定;苗数不确定。)
二、读中感知,读中释疑 。
师:是啊,这么奇怪的举动,难怪作者忍不住去问种树人:
“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11段)
1、当我忍不住把心中的种种疑问提出来后,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请大家看大屏幕,分别找学生朗读这两段话。(12、13段)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2、从种树人的话中你能明白“为什么他会有这些奇怪的举动吗”?默读12、13段,小组讨论,用书中的原话说明。预设以下三方面理解:
(1)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没有规律的。
(2)正面:让树木学会自己找水源。
(3)反面:如果确定,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3、同桌间用关联词语“如果……就……”和“只有……才能……”口头反复表达出桃花心木苗在“确定”和“不确定”的生长条件和环境中成长的不同结果。汇报。(板书:会找水源、拼命扎根、长成大树)
4、树苗枯萎的原因是什么?理解:“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会枯萎了。”
(1)“不确定”在这里指什么? (“不确定”这里指多久下一次雨、一次下多少都是没有规律的。)
(2)根据你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5、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听得清清楚楚,如果你们是一棵棵桃花心木,听到种树人的说的话,你们会想什么?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呢?填空:
如果我是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谢谢您,种树人,我一定会长成百年大树,造福人类。);
师:你真是一棵懂事的桃花心木苗。
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汲水生长,拼命扎根,长成百年大树。 );
师:你已经懂得了生存的方法,相信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我真不该养成依赖的心,我不能长成百年大树了)。
师:你虽然不能长成百年大树了,却提醒了那些还存有依赖心的伙伴。
6、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种树人的回答。
7、指导用敬佩的语气读12、13段。(师生接读;抽读;师范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三、
1、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化疑惑为感动,并给予作者深刻的启示,我们一起到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14段)
生汇报: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熟读句子,指名反馈。
3、理解“不确定”。(“不确定”指的是生活的环境变化无常。在生活中会经受不可预料的困难、坎坷、曲折、磨难或遭遇不幸。)联系实际,说一说你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不确定”?(板书:联系生活实际)(如:比赛失败、落榜、失业、生病、天灾等)
4、再联系实际说说:“独立自主的心”指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受到的启示以及你的感受。(学习方面:如做什么都由他人帮助,自己不独立思考,能不能取得好成绩?生活方面:如家长一切包办代替,学生一切依赖父母,能否成才?)
5、在生活中,面对这些不确定,我们应该怎样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心”?请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板书:生活考验
6、桃花心木真能长成百年大树吗?你从哪儿知道的?(15、16段)
7、看文中插图,从种树人的表情中,想象一下:种树人仿佛看到了什么?(种树人微笑着望着远方,他仿佛看到……)
8、请你反复阅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作者的见解,思考“育树”与“育人”之间的联系?小组合作说出“人与树”成长的联系图。
9、小结:是呀,人和树一样,只有在艰苦环境里经受住考验,发展潜能,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板书:生存发展)
四、
1、
听到——找到答案(种树人言)
想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
2、
3、提示文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板书:借种树喻育人)
4、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关于种树之道,有句古话:“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意思是能够适应树木的天性,使它的本性发展。
5、请你联系课文内容,用“名言警句”的形式说出自己的感悟?
师:同学们,生活的路途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但是只要我们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能经得起任何考验,生活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我们读了再读,却一生也读不尽。老师希望你们能用心写好自己的人生之书,使我们无愧于今生今世!
五、拓展作业。
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有哪些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你今后打算怎样做?你由此体会到什么?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