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习作教师指导策略》结题报告
(2014-05-04 10:31:39)
标签:
结题报告教育 |
安康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
XKT2013330 |
课题名称 |
小学中段习作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
|||
负责人 |
方务银 |
所在单位 |
汉阴县城关一小 |
|||
结题报告 关键词 |
中段习作 |
|||||
结题 报告 摘要 |
小学三年级正式从“写话”进人“习作”阶段。他们现有的语文知识、语言水平都影响着他们的表达方式,学生畏难于写作,教师困惑于写作。本课题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立足于教师教学研究和学生习作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善于挖掘习作素材,运用多种途径加强练笔,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
|||||
结题报告 |
一、课题背景: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叶圣陶先生也说:“语文这门课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叶老先生都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且在语文的各种素养中作文最能集中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综合能力,其三作文能力在人的终身学习、工作、生活当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人的作文能力非常重要,而担负着培养学生作文水平的作文教学是多么重要。 依据新课程标准,从三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或围绕一个主题写出一篇习作。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知道观察的重要性,却不容易发现事物的细微的变化,没有养成观察后及时记载的习惯,不能很好地把学到的语言用于习作表达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技巧较粗浅,也还不会灵活运用写作方法。单元习作教师统一指导,学生的习作就千人一面;不作统一指导,学生的习作质量不高,部分学困生甚至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更让我们担忧的是一些学生对作文毫无兴趣。因此,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在实际作文教学中都感到习作教学高耗低效,很令人困扰。 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希望通过对教师在习作指导中的策略进行研究,找到提高中段作文教学教师指导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和水平,因此我们选定了“小学中段习作教师指导策略”这个小课题。在这个小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了解学生的作文现状,学习相关作文教学的先进经验,教研组教师将在一起商讨习作教学的指导方法,集大家的智慧,争取优化每一次的习作教学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切实上好习作课;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及时记载观察素材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引导学生多阅读有意义的课外书籍,丰富语言积累;做好学生作文后的讲评,使学生享受到作文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想方设法寻找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进而提高教师的习作指导水平,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课题界定: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依据新课程标准、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我的作文评讲案例》 查振坤的《作文早起步》。 所学习的理论著作,能很好地指导实践。 三、(一) 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通过阶段性总结,及时肯定实验研究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总结出实验的主要经验,及时推广运用。 (五)研究步骤和措施: 2、对学生的写作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全面了解情况,撰写调
查报告为本课题正式开展做好准备。(拟定问卷调查:方务银 3、根据实际情况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开题报告,确定研究方向,制定作文序列化指导训练计划,突出指导策略的实用性。(课题实施方案:方务银) 1、理论学习准备:学习汉阴查振坤老师的《作文早起步》经验,学习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我的作文评改案例》等系列作文教学丛书,利用网络收看名师优秀作文教学视频等,端正作文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作文教学理论水平,调整自己的作文教学思路。 具体研究措施: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喜欢写作。 (引导学生观察方法的教育叙事:沈琼英 邓丹丹) 4、认真上好习作讲评课,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在每单元习作讲评课前,教师对学生习作状况充分了解,全面掌握班级学生习作状况,做到有的放矢。讲评时,根据学生习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抓主要问题,如选材、语句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写具体等,每次抓一个关键问题讲评修改。先展示优秀习作,让学生明白这一个方面到底应该怎么做,使问题作文学生知道自己习作不足的原因,知道该怎样重新修改或写作,并动笔再次完成习作。 (作文修改方法经验总结或叙事: 柯增云
5、结合校园生活和特殊集会、节日,指导学生写日记,既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养成记录材料、勤练笔的习惯,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日记指导经验总结:胡毓娟 6、调查研究,调整习作教学指导策略。在经过一个阶段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后,根据学生习作的状况,找出制约小学中段作文水平提高的因素,对课题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及时调整习作教学策略,提高习作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也为后期实验研究提供有效的对比研究资料,写中期报告。(中期报告:方务银) 第三阶段:经验总结阶段(2014.4) 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探索规律,形成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档整理,撰写作文教学研究论文,完成课题《小学中段习作教师指导策略研究》的研究和结题工作。于 2014年4月,课题结题。 (资料整理: 柯增云 四、研究成效与成果: 本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教师的各项素质普遍也得到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教师方面: 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实践水平。全体课题研究者的工作视野进一步开阔,教学理念进一步新锐,业务理论素养和理论提炼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和教研(尤其是习作教学方面)实践能力得以增强,习作教学经验进一步丰富。总结了实用性较强的习作教学策略。课题组全体成员对课题研究组全体成员对课题研究过程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认真进行了阶段小结,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习作教学研究第一手文献资料,教师撰写了论文案例、优秀教学设计、教育随笔1,真真切切地锻炼了每一位教师。 学生方面: 学生阅读了大量书刊,课外知识丰富了,在生活中积累了素材.语言在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大大增强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不再把写作文当成是一件苦差事,而是把习作当成一件乐事,自觉写日记.周记,随时用笔真实记录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感。良好的观察习惯得到培养,相关能力继续提升;“小老师”层出不穷;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精美的个人习作集,习作集里收集的优秀作文将学生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最主要的是通过这半年的努力,我们的学生大部分乐于书面表达了,树立了初步的作文自信心,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同时在写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书面表达的乐趣。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课题成果呈现: 1、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作文。 2、教师论文,教学案例。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少数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观察习惯,再加上课外阅读量不足,语言积累缺乏,所以这部分学生作文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面临大班额,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不能及时将研究过程中的资料及时的记录、整理出来。 针对部分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们教师采取面对面的辅导,指出其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帮他们找到修改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多写多练,从而提高写作兴趣及水平。后期我们按要求加强对相关课题材料的搜集整理。 |
|||||
参考文献 |
《新课程标准》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我的作文训练系统》 《我的习作教学课例》 《四年级教师用书》 |
|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