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What’s for Dinner?

(2014-10-14 21:23:28)
标签:

育儿

厨房

代沟

海苔

分类: 加加篇

     上周上课的时候讲到了一篇有关“代沟”的文章,我把搜集到的资料给学生看。第一部分是“孩子最讨厌父母做的事”,列举了诸如“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等等,大家边看边点头,一片共鸣之声。而后,我问他们知不知道父母最讨厌听的话有什么,大家一下安静下来,带着不解的笑容面面相觑,好像从没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一样。于是,我一条一条放给他们看,比如“Why?(为什么?)”、“But all the other kids did! (别人都那么做了!)”等,大家边看边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可是当看到“What's for dinner? (今天吃什么饭?)”时,很多人坐不住了,一边笑一边和旁边的同学议论,觉得这不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交流了吗,有什么好不喜欢的?好吧,就让我来告诉你,作为一个妈妈,别说是听了,就是看到这句话,都足以让我怒火中烧,头皮发麻。

 

     儿子每天放学回到家的第一句话就是“妈,今天做的什么饭?”最初的时候,我总是会笑逐颜开地详细回答:“煎鸡翅,青椒炒蛋,还有蒜蓉西兰花!”然后傻笑着等待着他的欢呼。而那边早已甩了鞋,脱了臭袜子,跳上沙发开始看漫画书了。我只好收起自己的热脸,转头走回厨房,边走边想,这不都是他喜欢吃的吗?

 

     经历了N次零回应,偶尔再穿插个“略微皱眉撇嘴”什么的,我的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于是,当他再问“妈,今天吃什么”的时候,我有些惶恐,吞吞吐吐地简要回答:“猪肝。”可他不满意,盯着我继续问:“还有什么?”我避开他的眼神,含糊地说:“还有青菜什么的。”然后赶紧躲进厨房去,如同躲过了一劫。

 

     这种盘问日复一日,不仅带来很大压力,而且让我很心烦,每次快到放学的时间,就开始心神不宁,于是我开始想办法把这个问题灭掉。第一个办法,当我刚给他打开门趁他还没来得及问出口的时候,装作很紧急的样子边往厨房跑边喊叫:“唉呀,锅糊了,锅糊了!”然后躲进厨房不出来。听见他自己关上门换了拖鞋跳上沙发的声音,我不禁窃喜。可是突然厨房门被拉开,他站在门口伸着头边往里张望边说:“妈,今天做的什么饭?”第二招,一打开门我就告诉他:“桌子上有包海苔(有盒饼干,甚至有块巧克力),你要饿了就先垫着!”然后快速冲回厨房。他高兴地叫嚷着去找零食吃,吃完了过了跟我请示:“妈,能不能再吃一包海苔(或者一块巧克力)?”我说:“不行,吃饭之前少吃点零食!”于是他说:“妈,今天做的什么饭?”

 

     所有的方法都失败以后,我越发生气了。凭什么天天问我做什么饭?我做什么你就给我吃什么!可是,再怎么生气,也无法拿这件事开火啊,不然肯定会入选“孩子最讨厌父母做的事”----- lose temper for no reason (无缘无故发脾气),这不就是“代沟”嘛!

 

     各种专家给我们的意见很一致:代沟要靠communication(沟通)来解决!没错,有效的沟通是提升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我和儿子之间也经常会用谈话来解决一些问题。可是在这件事情上,却无法沟通。如果一定要清清楚楚地解释出为什么不想听那句话,一来显得自己抗压能力太弱;二来他可能会为了安慰我而每次昧着良心夸奖咱做的饭好吃;第三,他可能不亲口发问,而是直接亲自跑去厨房视察了。这还不算,最危险的是,要是因为这么件芝麻绿豆的事儿跟他谈心谈半天,肯定会入选“孩子最讨厌父母做的事”No.1: nagging (唠叨)。你看,这代沟,就像陷阱一样,支好了架势等着你往里跳呢!

 

     所以,只要咱还继续担当着家里“厨房女王”的重任,What’s for dinner这话就得继续听下去,而且绝对不能因此而降低烹饪质量,这可是职业道德。

 

     在这发泄了大半天,仔细想想,这话我妈不也听了一辈子吗?!今天,您听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