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带加加回老家住了一星期。就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由于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加加也跟着改变,身体里的“小魔怪”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跑了出来,拦都拦不住。
第一个“小魔怪”是吃零食无节制。吃零食应该是孩子们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所以平时我们并没有把这当成影响加加健康的洪水猛兽,他想吃什么,基本都会满足他,但也会在同类商品中选择一下,尽量不选太“垃圾”的,而且吃的量也会稍加控制。而这几天,加加的贪吃“小魔怪”无比强大,真是让他过足了瘾。
第二个“小魔怪”是看电视无节制。我们家的电视机基本是个摆设,但并不是说我们对加加看电视实行了全面杜绝。他所谓的看电视就是用电脑上网看动画片,比如《哆啦A梦》、《猫和老鼠》,看的时候有人陪,一周三次,每次四十分钟左右。而这几天,电视是真的电视,内容无法控制,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基本相当于原来两个星期的量,往电视机前面一坐是拉都拉不走。
第三个“小魔怪”是买玩具无节制。玩具也是快乐童年不可缺少的东西,尤其对现在的独生子女而言,更是必不可少的玩伴。但是买玩具我们也是有规则的,比如买了一个玩具之后要多少天之内不可以买别的玩具,第一次看上一个玩具的时候先给他时间考虑一下,是真的想要还是可以攒下这个钱买更好的,等等。可是这几天里,所有规则全部作废,加加见到啥要啥,要啥买啥。
第四个“小魔怪”是任性。加加虽然脾气不算好,但还是很讲道理的。有了问题,都能通过沟通来解决。可这几天,他的大脑如同上错了弦,对我和爸爸任何提醒置若罔闻,像个脱缰的小马一样横冲直撞,说干嘛就要干嘛。想要跟他谈个话,他更是懒得理你,有时甚至会恶语顶撞。
眼看着这些“小魔怪”横行霸道,我却只能忍着。零食不能因为他一个而收起来,别人还要吃。如果强行不让他吃,他马上会为自己要求公平待遇:“他都能吃,为什么我不能吃?”电视也不能因为他一个人而关掉,别人还要看。如若强行把他带离现场,他不光口头要求公平待遇,孤孤单单没人玩儿也确实让人心疼。玩具也要买,你若不掏钱别人抢着买单的时候那就更不好了。任性的时候,也只能使劲儿瞪瞪眼,狂风暴雨不仅影响家族聚会的和谐,也会打破别人家的生态平衡,弊大于利啊。
而这些“小魔怪”不只折磨着我,更大的受害者其实是加加。乱吃零食加上长时间坐在空调房里看电视不活动,临走前两天,他就开始咳嗽了。而买了这么多玩具他居然还委屈而又不满地说:“我觉得爸爸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想要什么都买,现在什么都不买。”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怎么填都填不满啊。而任意妄为的后果是把嘴巴撞流血了,很少大哭的他当场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又要忍着疼又要承受路人的侧目,也好受不到哪儿去吧!
忍了好几天,听到他开始不停咳嗽的时候,我觉得这话到了不得不谈的时候了,于是,连哄带骗把他弄进了房间。刚一进屋,我就故作惊讶地说:“天呐,你头上怎么趴了那么多小魔怪?”他一愣,连忙用手摸了摸头,却什么也没摸到,一脸狐疑地看着我。于是,我就把这些“小魔怪”的故事一一讲给他听。听着听着,他也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但是对头上趴着看不见摸不着的小魔怪一事仍有些畏惧。我告诉他,每个人身体里都有很多小魔怪,遇到合适的时机就想往外跑。如果自己管理不好的话,它们就会跑出来捣乱。但是只要努力,就能把它们全打跑。加加一脸思考状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夹杂着几许不耐烦。我知道,他需要时间好好消化消化。
最后两天,虽然环境的影响依然很强大,但已尝到“小魔怪”捣乱后果的加加自制力强了很多。尽管还是嘴馋,他也会选择性地尝尝,不再把自己的肚子当垃圾桶了;尽管电视还是一直开着,他看一会儿就会要求出去玩,或者到别的房间玩玩具,不再守着电视寸步不离了。
从老家回来,为了表彰他的努力,我们马上给他买了个玩具,备受鼓舞的他打魔怪的动力更足了。但是我们马上又制定了新的政策,为了让他学会控制欲望,懂得合理消费,开始给他发工资,一个月一百,出门逛街自己带钱,想买什么就要靠自己了。
其实,我们并没有期待加加能够把“小魔怪”全部打跑,变成一个完美的孩子,而是希望让他明白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一个人要是连自己都管理不好,能成什么大事呢?当然,这些大道理是不会跟他讲的,不然又会嫌我们教条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