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有一独门绝技,发功之时,轻则可以瞬间让人四肢无力;重则可以毁三观,让人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听起来有点儿可怕,其实也没那么神秘,这绝技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大俗名,叫“叹气”!没错,就是叹气。你肯定在想,叹个气谁不会,还能有这么大的威力?且听我细细道来。
老公正当壮年,血气方刚,又很理想主义。虽说只是一介书生,但并不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小儒,而是个相当热血的颇具人文主义情怀的当代知识分子(老公本人语,老婆我才疏学浅,其实不是很明白)。虽谈不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那种“地球是我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让常常在聚会餐桌上高谈阔论的他成为绝对的焦点。无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像他这种人,大家早给了个荣誉称号,叫愤青。老公就是那愤青中的愤青。常常发愤易伤身,于是每次愤完之后,他都要长长叹一口气,平复一下心情,舒缓一下身体。久而久之,就练成了这独门绝技。
他那一口气可绝不仅仅只是一口气,里面装满了各种不满,各种不屑,各种鄙视,各种看不起,表面上轻轻缓缓,实际上是最强热带风暴带来的狂风骤雨。如若没有强大的内心和健硕的体魄,千万不要尝试正面暴露在那一声叹息里。而倒霉的我由于常常贴身服侍,时不时会遭受突然袭击。有一次,他在前我在后一起上楼,突然前面传来一声“唉----”,如一把利剑穿胸而来,我两腿一软,差点儿没从楼梯上滚下去。我跟他说,下次单位开会我就把你带上。再有哪个领导不看表在那儿滔滔不绝自我陶醉地不肯下台,你就狠狠叹一口气,把他给我叹到从此再也不敢上台讲话为止。他说,这个嘛,还需再努努力。没问题,好好练,说不定那一地鸡毛的中东问题靠你这一口气就解决了呢。那情怀,大了去了!
我一直以为老公这绝技属于半路出家自学成才,没想到后来才发现,此乃家传绝技。正验证了那句名言:成功就是天分加后天的努力。为什么说是家传呢?虽然结婚将近十年,我和公婆住在一个屋檐下的日子屈指可数,但就在这有限的日子里,我发现我公公婆婆的叹气绝技那也是神乎其神啊!
先说我婆婆。我婆婆是个家庭妇女,没上过什么学,也就能认识自己名字的水平吧!更不幸的是,二十年前出过一场严重的车祸,做了开颅手术。从那以后,智力就下降了很多。虽然做家务方面还算利索,但其他方面基本跟我儿子一样处于“很傻很天真”的状态。所以,平时除了帮手做个饭扫个地啥的,就没事可做。报纸杂志不会看,电视也看不懂,电脑上网就更别提了,一般的休闲就是坐在那里发呆。发呆时间长了,无聊了,就开始叹气。第一次听到从她卧室里传来的怪声,我跟老公说,是不是你妈在叫你,去看看!老公不以为然,说她那是在叹气呢。我不解。后来发现,她还真是在叹气,只不过,这种高难度叹气实属百年一遇。一般叹气时气流都是从嘴里出来,由多到少。而她叹气时,听起来总觉得像是用鼻子在呼气,所以不是“唉----”而是“唉”和“嗯”的混合体。其次一般叹气时声音也是由高到低,而她叹气时音量是变幻莫测,时高时低,让人无法判断这口气是叹完了呢还是才刚刚兴起。就这样,叹着叹着,你会发现好像里面有调儿,如果有人在旁边敲个鼓打个锣什么的,那绝对是美妙的交响曲。每次听到她叹气,我跟老公都会躲在屋里狂笑,笑够了再出来。谁说我婆婆不会休闲,她自己给自己找了那么高级的一个玩具,真正既娱人又娱己。
再说我公公。我公公是个大家长,父母兄弟姐妹的事儿要管,老婆孩子的事儿也要管,工作又很认真尽力,所以一生忙忙碌碌,无尽操劳。现在终于退休闲下来了,可由于身体原因,得了个胸闷的毛病。为了缓解不适,他时不时都要叹口气。由于目的性很强,他都是做好了准备才开始叹气。气息很长,气流缓慢,高音持续较久,音色纯净,那一声叹息里,似有多少前尘往事酸甜苦辣在翻滚,一生中的跌宕起伏和幸福委屈全都浓缩在了那一口气里。所以,每次听到他叹气,像我这种泪腺如此不发达的人都会突然间感性起来,多少感伤多少感动齐齐涌上心头,禁不住眼泪汪汪。你看,我公公这叹气绝技也不是盖的,既能调节自身身体不适,又能给听者带来言情小说般的浪漫主义。
虽说嫁鸡随鸡,我早已是他家的人了,可本人愚钝,这个绝技我始终没有学会。倒是我儿子,小小年纪,跟着他爹左一声叹息右一声叹息,害我每次听到,都会有一种把他拎过来胖揍一顿的冲动。这小子,学艺如此不精,还敢在我面前卖弄,躲一边儿好好练去。改天我打听打听向奥组委申请开设奥运比赛新项目有哪些程序,说不定我们家还能出一两个奥运冠军啥的,我也算是伯乐吧,那真是幸甚至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