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装不懂”对教育的负面影响
(2025-08-06 08:09:2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研究 |
“懂装不懂”对教育的负面影响
教育教学中,有些孩子因为存在一定的虚荣心,表现出“不懂装懂”的现象,比如看见其他同学举手想回答问题,自己不会也举起手来。有些成人也有不少“不懂装懂”的时候,比如在自己根本不知道的知识领域妄加评论甚至瞎指挥,如此“不懂装懂”实在难以启齿。本文章提出来还有一种比“不懂装懂”更令人诟病的现象,就是“懂装不懂”。
“懂装不懂”不仅是在作假,也会对教育产生误导。
在教师队伍中,“懂装不懂”的现象也是存在的。比如有的老师遇到问题寻求别的教师帮助解答,被问的老师即使知道该问题如何解答,或是不想让老师学会,或是害怕及时解答问题会伤害同事的面子,以“懂装不懂”的方式,不立即解答,用“让我想想”的柔性语言临时应付。再比如有的老师在办公室提出一个自己不会的问题,当时担任领导职务的教师不能及时解答出来,其他会这个问题的老师想解答这个问题,可是怕伤了领导的“面子”,只能以“懂装不懂”的方式沉默无语。
现在,“懂装不懂”的负面影响已蔓延到课堂教学之中,蔓延到学生之间。比如某些经过排练的公开课,学生们为了配合教师,热烈地讨论早就弄懂的问题。比如某学校推广所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们要从“懂装不懂”开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懂”已经知道的新知。再比如学生之间,当带着问题的学生向成绩好的学生请教时,成绩好的学生担心麻烦,也会用“懂装不懂”的方式拒绝同学的提问。
在学习和研讨中,“懂”与“不懂”本身就是一个高频词,也是一种行为状态。“懂装不懂”存在着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使老师们处在谨小慎微和过于忧虑之中,教师的教研生态得到破坏,导致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建设低效或负效。如果“懂装不懂”蔓延到了学生之中,很多学生学会了口是心非,使诚信教育大打折扣。
如何消除“懂装不懂”对教育的负面影响,应从多方入手。
第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一定要营造实事求是的文化氛围,让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普及校园。全体师生当以严谨的态度正视人与人之间互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搞形式主义,不虚荣、不敷衍、切实地消除“不懂装懂”和“懂装不懂”现象给校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队伍中,必须深刻认识到 “懂装不懂”不是谦虚,而是弄虚作假,是对他人和集体的敷衍,是一种不当的行为。教师对待同事所请教的问题,不懂就虚心向他人请教,懂就和盘托出与同事分享,以诚信和严谨的态度处理好“懂”与“不懂”的问题。
第三,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生“懂装不懂”,经常发生在公开课、研讨课等听评课活动中,这些活动中,当严禁学生以“懂装不懂”配合教学。公开课要以常态课形式出现,当严禁学生出现“假讨论”“伪研究”现象,必须让公开课教学真正做到返璞归真。
学校中任何有违教育规律的事情,都会玷污学校的纯净。全体师生需要去除“懂装不懂”的做作及掩饰,以本真之心共同构建互助成长的和谐校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