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卷讲评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023-12-08 07:11:4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研究

试卷讲评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主体是学生,教学效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讲评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忌教师一言堂,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要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板演,或设计为理解题意的小实验让学生操作,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凝练观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格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

目标性原则。明确目标应当是试卷讲评时首先要斟酌的问题,它既是试卷讲评课的起点,又是试卷讲评的归宿;它是试卷讲评课要努力的方向,是上试卷讲评好课的前提和保证。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试卷上暴露出的问题有的放矢的确定。落实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做好课前的精心准备,认真阅卷评分,做好成绩统计分析。统计好平均分、合格率、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统计好每题的得分率、每题的解答情况(包括独特的解法、典型的错误)等。最好课前将试卷发给学生,了解学生对试卷讲评的要求,做好问卷调查和调查情况统计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
   
重点性原则。试卷讲评必须讲评在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上,要具有导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根据课前调查精心备课,将上课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中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重点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释疑,引导探究。
   
及时性原则。每次习题后,教师一定要抓紧时间批阅,迅速统计好数据,做好习题分析,摸准学生的心理,及时讲评,越快越好。试卷讲评课的准备工作,在批阅时就应开始。要将学生答题情况作好记录,记清哪些习题答得好,哪些习题失分多;哪些是因知识性失分,哪些是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现象,哪些是个别现象;等等。通过统计和分析,写好试卷讲评课教案,讲评时才能作到有备无患,切中要害。批阅习题时,就应留意学生能否正确运用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答题;讲评习题时,应把每个试题都归纳入知识体系中,紧扣课本分析讲解。要让学生根据课本的知识和原理,对号入座,同时,找出自己习题中的错误,并当堂纠正。这样的讲评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

针对性原则。讲评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测试情况来确定,以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要求教师备课前多了解学生对错的题是怎样思考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这类问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时才会击中要害。另外,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敲得狠,注意集体引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学风。
   
激励性原则。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讲评课开始时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要善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其内在的更大潜能。讲题时可将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用投影表示于课堂,也可由学生上台讲解。讲评后可将特别优秀的答卷加上点评张贴在学习园地,供全班同学效仿、借鉴。同时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能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鼓励其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要善于挖掘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要让他们也能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和愉悦,增强其信心,激发其兴趣,消除其压抑感,增添其成功感。
   
启发性原则。讲评课教师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和点拨,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题中的关键字、词、句,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或引导学生回忆题目涉及的相关知识,挖掘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或探寻题中的已知因素和未知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现正确模型,形成正确推理等。让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建立清晰的情景。要针对重点知识、重要解题方法,对具有典型错误的代表题,进行精心设疑、点拨,耐心启发,并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时空,让学生悟深、悟透。

归类性原则。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是按照题号顺序讲评,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考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总结提高。一般分三类:没有或很少有差错的习题,通常不讲评或点到为止;部分学生有差错的习题,视具体情况适当讲评;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习题,这类习题往往属于迷惑性、综合性较强的考题,应重点讲评。

矫正性原则。讲评课后必须根据讲评课反馈的情况进行矫正补偿,这是讲评课的延伸,也是保证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可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订正在试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包括错解)收集在“错题集”里,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教师要及时依据讲评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
   
开放性原则。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由于能着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现已成为教学的热点。开放性原则,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开放,另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讲评课上,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