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与启示
(2016-06-13 07:48:10)
标签:
课改 |
分类: 教学研究 |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与实质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与概念
翻转课堂起源于 2007 年,这应归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 — 乔纳森·伯尔曼( JonBergmann )和亚伦·萨姆斯( Aaron Sams )。他们针对当地学生因很多原因不能上课的情况,将 PPT 和实时讲解录制成视频为他们补课,后来发现这种教学的效果很理想,于是便逐渐推广。
(二)翻转课堂的实质
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它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二、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个体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构建事物的意义,同时受到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和环境的影响。建构主义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最终使学生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个体。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
人本主义提倡向学生提供自由无压的环境。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发掘学生的潜能莫过于学生的自我体验,学习最理想的境界莫过于“乐之”。同时,人本主义还认为,人的满足感与幸福感的源泉其实是“永远积极地寻求发展”,因此,教育应促进人的自我完善,这就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理念提供了依据。由此可见,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也正是这些科学的学习理论促进了翻转课堂的发展。
三、从学习理论的角度分析翻转课堂理念的启示
(一)对我国实施翻转课堂的启发
(二)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发
正如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在他们的声明中提到的那样,翻转课堂模式并非源自新的教育和学习理论,其根基依然是广大教育者所熟知的学习理论。因此,我国在教育改革的探索上,未必一定要效仿这一模式,可以依据原有的科学学习理论,综合考虑我国的教育实际,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
总之,教育改革既是机遇,也存在风险。面对我国复杂的教育环境,不管是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还是局部的创新,都应以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为衡量标准。新的教育模式固然使教育教学形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始终是为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理念服务的。因此,翻转课堂模式或可作为一个参考,教育者应敏锐地感应到其对当前教育的启示,始终把握住教育的本质,不偏离教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做到守正创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