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件事不同的心情。
(2022-09-18 07:01:03)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地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少年时喜欢灯红酒绿轻歌漫舞,沉浸在青春风华之中。壮年时赶上兵荒马乱,四处漂泊,一腔旅恨与离愁都体现在客舟听雨之中,而今暮年尝遍了悲欢离合人生坎坷。少年时的欢愉,壮年时的苦难、忧患似乎都不重要了。此时在僧庐中听雨,不禁想起悲欢离合总是那样无情,但是自己却无动于衷了。
清平乐·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ruó))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bìn)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赏梅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不知不觉泪水沾满了衣裳。
明明是一样的梅花,却偏偏生出三种不同的心情,早年的梅花是一种夫妻之间的闲情雅趣,中年的梅花,是一种情不自禁地触目伤怀。晚年的梅花是一种无法排解的飘零落寞。
这两首词道尽了少年、壮年、暮年三个不同阶段,面对同一件事是不同的心境,让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