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永远的椰子林
永远的椰子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34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章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

(2022-07-29 20:01:04)

文章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

表达顺序:

常用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地点转换顺序、事物的不同方面

特殊的表达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写人记事的文章)

 

表达方法:

 

修辞——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夸张等

表达方式——记叙: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说明: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描写:人物描写(动、语、神、心、肖像)、景物描写(动态、静态)、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场面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表现手法——借物喻人、寄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暗示、烘托、象征、联想、对比

篇章结构——照应(首尾照应、前后照应)、开门见山、过渡、篇末点题、详略得当、特殊的构段方式(总-分、总--总、分-总)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嗅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 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 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剌、反语、

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其他: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2.说明文: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