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给身体加油(系列之二)
标签:
人体能量消耗膳食基础代谢 |
分类: 营养与健康 |
能量——给身体加油(系列之二)
http://s4/middle/a72bffc5tc22b01c5ac43&690
上一篇,我们谈到了供给我们身体能量的三大产能营养素。今天,我们继续就能量这个话题来了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消耗能量的?如何达到能量的供给与消耗平衡?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中,其能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即在整个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机体所利用蕴藏于食物中的化学能与最终转化成的能量和所做的外功,按能量折算是完全相等的。成年人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热效应。
人体能量的消耗
机体通过代谢产热而消耗能量,人体能量消耗有以下四方面:
一.基础和静息代谢:基础代谢是人体晚餐后禁食12~14小时,于翌日清醒即刻测定的能量消耗。它是维持细胞、组织代谢活动、血液循环和呼吸所需的能量消耗,即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静息代谢能量消耗是维持身体正常活动和稳态的能量消耗,与轻体力活动相当。约占总能量消耗的60%~75%。
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有:①体表面积, ②年龄,③性别,④激素,⑤季节与劳动强度。
二.体力活动:是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因为运动或劳动等体力活动时肌肉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则来自营养物质的氧化,这就必然导致机体耗氧量增加。通常各种体力活动所消耗的能量约占总能量消耗的15%~30%。
影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因素有:①肌肉越发达者,活动能量消耗越多; ②体重越重
者,能量消耗越多;③劳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能量消耗越多;④与工作的熟练程度有关。
三.食物热效应:是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例如,进食碳水化合物可使能量消耗增加5~6%,进食脂肪增加4~5%,进食蛋白质增加30~40%。一般混合膳食约增加基础代谢的10%。
食物热效应只能增加体热的外散,而不能增加可利用的能,对于人体是一种损耗而不是收益。因此,为了保存体内的营养贮备,进食时必须考虑食物热效应额外消耗的能量,使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
四.生长发育及影响能量消耗的其他因素:处于生长发育的儿童,其一天的能量消耗应包括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对于孕妇,由于子宫内胎儿的发育,其间接承担并提供胎儿迅速发育所需的能量,加上自身器官及生殖系统的进一步发育需要特殊的能量,尤其在怀孕后半期。
除了以上几种因素对机体能量消耗的影响之外,还受情绪、工作压力、心理状态和生活节律等的影响。例如,精神紧张地工作,可使大脑的活动加剧,能量代谢约增加3~4%。
http://184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2/4/28/15/5/c60983521_137b956ea3eg213_blog.jpg
做到均衡膳食以保持能量供给与消耗的平衡
均衡膳食不仅要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进食欲望,同时最有利于维持人体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是健康和长寿的膳食。其特点有:
l 在一定时间内的膳食所提供的能量能满足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工种、不同环境条件和生长发育阶段等的能量消耗的需要,既不会因能量过低而干扰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能力,也不会因能量过剩而引起体能的异常堆积,严重时则引起肥胖症及其继发疾病。
l 营养素之间彼此相对地匹配。各类营养素之间存在一定范围的配比关系,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发生相互干预或干扰,甚至发生无用的循环,造成不必要的分解与合成代谢。这点在热量供给上最为常见,例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之间就有一定的配比关系,任何一种比例过高都是无益甚至是有害的,引起身体内代谢的异常。
l 对于人体摄入的食物来说,其构成部分在理论上最好与机体所需的相一致。膳食中蛋白质之间的互补作用的实质就是使蛋白质所提供的不同氨基酸达到与机体的实际需求均衡,从而获得最佳的效价。
l 水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之外的另一类营养素,其重要性实际居于六种营养物质之首。一旦水代谢失调,机体的其他主要代谢环节都不能正常运行。
l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他们的代谢处于正平衡状态,而不仅仅是达到一般情况下的均衡。孕妇,乳母,她们的营养需要也处于正平衡状态。病愈康复中的病者,体内需要合成新的组织,组织的重建和修复又是另一种类型的正平衡状态。
均衡膳食的前提是无毒、无害,合乎卫生要求,这点毋庸置疑。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 葛可佑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疾病营养学 何志谦 人民卫生出版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