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乐先生在加州
乐先生在加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78
  • 关注人气:3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争取自己的利益家长该不该阻拦?

(2015-07-15 15:22:28)
标签:

育儿

美国生活

教育

情感

http://s12/mw690/0033JADlgy6TR6QtxVxcb&690

今天下午从图书馆回来,我一边开车一边跟乐先生讨论刚刚发生在图书馆玩具区的一幕幕。


下午4点半左右,我们抵达图书馆。进馆后,乐先生自己还完书,找我拿了图书卡便直接奔向front desk。我知道他想自己借玩具出来玩,快四岁的小孩子都有自己的主意了,英文虽然没有本地娃儿那么溜,基本沟通也是没问题,于是就由他去了。其实那些玩具,kitchen set,doll house, train set,乐先生都玩了不知多少遍了,但小孩子就是这样,同样的东西隔几天再玩一样新鲜。


刚开始一切都好好的,玩具区里只有三四个小孩子,而且都基本各自玩各自的,没有任何阵地争抢发生的迹象。


乐先生眼尖,刚去就瞅见doll house那没人玩儿,于是兴冲冲借了套doll family 在那儿开始自在地玩起来。玩了不到一小会儿,又自己组合不同玩具。小家伙开始在地毯上模拟dollf family的汽车旅行,从一头到另一头来来回回,一个人也玩得是不亦乐乎。我见那会儿玩具区人少,也就没有阻止乐先生东跑西窜的。


不一会儿,来了一个跟乐先生差不多大的小姑娘,一进来就感觉气场不一样。怎么说呢,她一进玩具区的厨房区域就把所有她看不顺眼的东西推倒一边,嘴里不停地喊no,语气坚定不容商量。她身后紧跟着的,我当时估摸该是小姑娘的爷爷,因为看得出来年纪,但后来我听小姑娘又不停地喊dad,心里甚是疑惑,但也不便问或说出来。见她新过来,而且乐先生彼时又主动凑过去,我就主动给那位上了年纪的dad打了声招呼。一聊才知道,小姑娘只比乐先生大上20多天,个头虽然赶不上乐先生,但说话和举手投足间的感觉显然还是成熟一些。我说,那好,年龄相仿正好可以一起玩儿。

http://s4/mw690/0033JADlgy6TR75ToZRd3&690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片段:


1.乐先生彼时已经有点玩腻了doll house,小姑娘先借了kitchen set在厨房区域摆弄。乐先生好奇主动凑过去,想用那个水槽,据他后来说他是想用那个水槽装他的dolls。他的想法是:那个水槽是在公共区域,每个人都可以玩儿,当然也就不用事先跟谁打招呼。那时候我正坐在他们对面大概两米左右的距离低头看信息,但瞬间就感觉到气氛不对。我走过去时发现乐先生在试图把那个水槽拿走,但小姑娘一直不停地说no,坐在她身边的那上了年纪的dad已经开始动手阻止乐先生,嘴里还说着let her play.我过去的时候估计双方就已经推搡了好几回合了--乐先生拿开,小姑娘Dad推回去。眼见矛盾就要“激化”,我赶忙过去笑脸道歉,然后劝走乐先生说服他到他的doll house一边玩。


说实话,那位dad在我面前插手干预小朋友之间的“战争”我也是第一次看见。当时,我心想,好歹我是家长,孩子间发生争抢,他当着我的面阻止乐先生(尽管乐先生当时流露出非常想要玩那个水槽的想法),而不是教育劝服他家的小朋友要友好谦让,我也是长见识了。后来再一想,这些美国人还真就是这样,是自己的利益就要维护争取,不管在谁面前都毫不含糊,从不轻易妥协屈服。


但话又说回来,乐先生理解的也没错,公共区域的东西大家是都可以用,没有规定说谁先去那儿就只能让他用,别人就不可以用。从这点上来讲,尽管我理解那位美国dad为孩子争取利益的心情,但并不赞同他的做法。他可以说小姑娘先来的可以先用,等她用完了再让其他人用。小姑娘有优先权,但没有所有权。


2.好在小孩子情绪恢复快,乐先生又回到doll house 那儿自己玩。我感觉经过先前那场“遭遇”后这儿该是相安无事了,于是继续低头看书。

http://s1/mw690/0033JADlgy6TR7LYevSe0&690

然而,不出两分钟,我又明显感觉情况不对。等我抬头一看(这次就在我身边),发现是小姑娘主动跑过来了,而且是问也不问就把dolls 要拿走。乐先生当时下意识看了我一眼,然后马上表情大变表示不干了,但他嘴上还是没说什么。我想他当时是感到又气愤又惊讶,以至于第一时间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了。


于是我只好出面了。我问小姑娘是不是想玩doll(这显然是废话,我那会儿也是想先缓和下气氛)她点头称是。我接着跟她说她可以让她的dad拿图书卡去借一个doll family。小姑娘看看我又回头看看她dad,不知道说什么。于是我又向她解释了一遍当前的情况,大意是:目前这些dolls都是乐先生借出来的,他一会儿得去如数还回图书馆才能换回他的图书卡,所以如果你想玩doll可以去拿你自己图书卡借。如果你就想玩乐先生这套doll你得等他还了之后再借。


小姑娘Dad远远坐在对面,但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开口说借好几套doll会弄混淆的。我很奇怪他的想法,因为之前来玩的小朋友都是各借各的,大家要不各自玩各自的要不一起玩,最后各自还回去的时候也都没发现问题。我有点迟疑,想劝乐先生干脆先去还掉他现在已经不想玩的这套doll。正在这时,那个小姑娘的Dad走过来了。他提议让我们去front desk,他去给图书管理员说现在那套doll由他们借了,让管理员把图书卡还给我们。于是我们一起去了front desk,没想到这事儿最后还成了。乐先生后来取回卡后又重新借了套kitchen set。


后来我想,这位Dad还真是creative,为了让自己女儿不间断地玩她喜欢的玩具,能想出置换图书卡的办法,也真是让人心生佩服。而且,当初小姑娘还借了套kitchen set没还,说明他已经押了一张图书卡在front desk了。现在他又和我们置换图书卡,想必肯定是用另一张图书卡,这边图书卡是可以人手一张的。看来老美们为了自己孩子真是各种办法都能使上啊!变通思路解决问题,这点还是值得学习的。


3.现在小朋友各自都借到自己想要的玩具(乐先生借了kitchen set就高高兴兴去kitchen 区域玩了,小姑娘也该爱咋摆弄那些doll就咋弄了),原以为就天下太平了,可没想后面又起波折。

http://s11/mw690/0033JADlgy6TR7Sy1Ieea&690

不到一会儿,争抢又发生了。起因是小姑娘不知怎的又“巡查”到kitchen区域。前面说到她最先借的kitchen set并没有还回去,于是此时小小的kitchen 区域就有了两套kitchen set,分别由不同的小朋友借来。只见小姑娘拿一小深锅和几块巧克力在一旁开始捣鼓,正在操作台前忙活的乐先生忽然转过身发现了小姑娘手里的厨具,于是二话不说就直接从小姑娘面前一把抢过去。


当时我看在眼里,对乐先生的行为也是感到很失望,怎么能这般“明抢”呢,不是人家先玩儿的吗?眼见小姑娘脸色大变嘴里直喊no,再看那位Dad也似乎满脸不悦,我只好起身过去从乐先生手里拿回那套厨具转而还给小姑娘。接着,乐先生开始大哭,一幅非常委屈的样子。我只好苦口婆心好言相劝,告诉大家一起玩都有先到先得这个理。但乐先生哭得那个委屈伤心样,让我忍不住想是不是自己处理这个争执的方法有问题。毕竟,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在妈妈的眼里,乐先生从来不是一个爱欺负人而是还比较明理的孩子。

http://s14/mw690/0033JADlgy6TR7bvxPn8d&690

后来我回忆整个场景,发现有几处问题不解。于是和乐先生展开了下面的对话。


我:你拿了别人正在玩的东西,我替你还给人家了。为什么你还觉得很委屈呢?

乐先生:她手里玩的东西本来就是我借来的。我借来的就该我玩。

我:(半晌无语)孩子,妈妈错了,向你道歉。我以为你是看见人家玩啥自己也想要,不经允许就去强取,那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如果那是你借的玩具,你可以大大方方地过去跟她说:对不起,这是我借的,我要拿走。你可以拿走属于你名下的东西,但最好顺带解释一下拿走的原因。你说呢?

乐先生:嗯。我以后会这么说的。


我:你正在玩你借来的玩具,有小朋友过来也想玩你手中的玩具。你愿意给她吗?

乐先生:不给。

我:为什么?

乐先生:因为这是我借的。如果她想玩,她可以再去借。

我:有道理。可是如果对方很想要玩,她跟你商量,你会借给她玩吗?

乐先生:会。

我:那很好。如果人家就是想拿你手中的玩具,也不跟你商量。她如果拿了玩具玩会很开心,你又还想玩手头的玩具。你会让给她吗?

乐先生:(想了一会儿)那给她玩吧。(又想了一下)还是我自己玩,不给他,因为我也想玩儿啊。

我:好吧。你可以自己选择给不给。任何时候你觉得做了决定后自己感觉不开心就要跟我说说,可以吗?

乐先生:好。


http://s7/mw690/0033JADlgy6TR856F6K26&690

孩子在公共场合比如图书馆玩玩具,难免会发生一些争执。大一点的孩子如果相互之间产生矛盾,肯定最先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实在搞不定的时候父母再出面调解。可是像乐先生这样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年龄段,孩子们之间出现争执,尤其是孩子表现出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的倾向但在语言上第一时间还无法准确表达的情况下,家长该不该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孩子呢?

http://s5/mw690/0033JADlgy6TR861Uiw74&690


在我看来,孩子维护自己的利益本身没有过错可言。如果家长总用要谦让的理由第一时间让孩子做出牺牲,这样以后孩子还会认为积极维护自己的利益是正当的吗?他还会向家长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吗?那家长又该怎么做?


我想,做为家长,我们更多的还是要在讲明规则的前提下(比如先到先得,有借有还)鼓励孩子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谦让或争取,让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即便是孩子表示不想分享)。鼓励他自己做决定,并给他分析他的决定会给其他人什么样的感受,尊重他的选择,而不是一开始就带上价值(道德)判断。


我想,一个人只有从小就被允许拥有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和表达,不被压抑而是被提供选择,他长大以后才能更容易听从自己的内心,从而找到让自己内心获得安宁和喜悦的独特方式。他也才能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创造性地提供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