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校友会受访录(五)
(2023-11-21 23:56:49)分类: 学术论著 |
中国美院校友会受访录(五)
洪惠镇
6. 您认为现代文人画该如何鲜活起来?
答:我想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力。第一,引导有文学兴趣与基础的国画生学习文人画,以求壮大创作队伍,才能扭转这个优良传统日薄西山的趋势。由于现代美术院校文人画师资缺乏,教学断链,后继乏人,若不拯救,这个体式将不可避免地逐渐消亡。人和画都快没了,还谈什么鲜活。为此,针对现代文人画严重不景气的现状,需要紧急建立激励机制,比如多多举办文人画专项活动,包括画展与学术研讨,尽量鼓励培养后起之秀。
第二,应该改变在创作题材与内涵表现上无休止地重复传统,尽快与时俱进,表现鲜活的现代题材。传统文人画的古装人物,难以适应近现代的社会发展需要,“五四运动”后多被现代院体的写实性时装人物所取代,并形成势力强大的京派、浙派、粤派、长安与东北等等画派。比较正面的意义,是被现代派中国画吸收,用于艺术形式的创新试验,例如林风眠与关良的水墨古装人物。依然保持诗书画结合形式的古装人物,由于欠缺诗书功夫,没有灵魂,只剩文人画体式空壳,了无学术意义。现代文人画的人物要想复兴,就应割舍古装,改画时装,即时性地反映生活,才有希望。现代文人山水深受西画教学影响,过分依赖“写生”而丧失传统本色,和现代院体山水画几乎已无体式区别,要想复活,需能回归传统“写心”创作,像黄宾虹、陆俨少那样。文人写意花鸟画的题材不断重复传统缺乏创新,导致人才流失而转向院体写意和综合型“新写意”【16】,若不赶紧扭转局面,也会像人物、山水那样消亡。解决的办法也只有与时俱进,一方面为传统题材注入现代内涵,一方面积极表现日益丰富多彩的新育品种,以及外来的花卉蔬果虫鱼鸟兽,促使它们归化中国文明。
第三,需要重新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题画诗写作,才能提升拓展现代文人画的写意时装人物、现代“写心”山水和时尚花鸟画的精神内涵,还原文人画精英属性的文化思想价值,积极与时俱进而鲜活起来。以花鸟为例,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各地花鸟市场迅速繁荣,进口花卉蔬果与虫鱼鸟兽越来越多,反映着现代国人空前富裕的物质生活,以及寄托其中的精神意识,应该主动表现它们。但若仅仅就花画花,依鸟画鸟,既不如写实院体受社会欢迎,也难体现文人画的特色与价值。而若加以题诗,性质就会不同。比如近年十分流行的蝴蝶兰,我曾为朋友试作一画,上题:“缤纷蛱蝶化兰开,喜气飞从海外来。盛世繁花观不尽,中华国运已轮回。”我一位学生则以传统所无的热带鱼,作为文人画题材,并学会题诗反映现代环保意识,比如“排炭扰生态,万灵呼奈何。未来成炼狱,四海沸汤锅。”另一位学生以宠物犬入画,题诗谓“外来名贵种,品貌竞奇葩。昔宠富人第,今萌百姓家。”虽都未尽成熟,但已难掩时代性与鲜活感。
为此,我提出“画家诗”概念,只要能够提升绘画内涵,应该像题画书法俗称“画家字”那样,不以专业诗书标准苛求。其实,即使古代文人画的题画诗书,也不都能与诗人书家之作,等量齐观。在这个问题上,肯定会有不同声音,主要就是现代画家与国画学生的知识结构,已和古代文人画家不同,很难胜任题画诗写作。对此我建议他们看看齐白石与清代“闽西三杰”上官周、华岩与黄慎的例子。他们都出身底层,不是文人,但在他们的时代,文人画是中国画正宗,为了能够从事这种诗书画结合的艺术,他们都下苦功弥补文化缺陷,最终不但画史留名,还各有诗集行世。关键是对文人画有无正确认识与真挚感情,肯否恨下“画外功夫”,不然何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四是鉴于文人画具有浓厚的精神性,需要现代画家积极提升传统文化道德修养,才有人文情怀投注作品,使题材选择与内涵质量,恢复文化精英的高度与价值。
这些想法要落实才有效果,最有条件也是最应担当的是国美母校。她原本就是现代文人画的大本营,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顾坤伯、诸乐三、吴茀之、陆抑非等等大画家济济一堂,余泽犹存,所以我殷切期盼母校能够再度重视并复兴为现代文人画基地,使中国画的这一优秀传统继续发扬光大,与时俱进地鲜活起来而重现辉煌。
【16】详见《国画家》2005年第4期拙文《新写意花鸟画》。
7. 学习中国画专业的学生该如何以墨韵赋予画面以特殊的形象与意境?
答:这个问题不好笼统而论,需要区别对待。“墨韵”是文人写意画才需讲究的一门技巧,能够增添大写意花鸟画的造形与笔墨趣味,也有助于像黄宾虹那样偏重笔墨美的山水画丰富墨彩的变化与韵味。如果是要开发现代文人画的写意时装人物,同样很有必要,我一位学生在作试验,已证明“墨韵”能够提升绘画性与现代感。现代院体画因为造形必须写实,为其服务的笔墨难以自由发挥,而“墨韵”的产生,正是建立在笔墨自由发挥时出其不意的偶然效果,很多时候是无法预料与刻意制造的,因此学习院体画专业的学生就不太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画现代派中国画的学生则与文人画专业一样,应该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当他们结合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或野兽派等等西画现代派手法时,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墨韵”,可使画面增添中国特色而与西画拉开距离。但前提是必须懂得使用书法性笔墨,像关良移植野兽派造形手法的水墨戏剧人物画那样,“墨韵”为他加分不少,洵为现代派中国画的精品典范。
意境是山水画才需讲究的,要不要利用“墨韵”创造特殊效果,必须由图式风格与技法的需要与否来决定。比如李可染与石鲁的山水画都追求意境表现,但李画由积墨而成,重复叠加的雨点皴水份不能太多,较难产生“墨韵”,也不太需要。石画使用拖泥带水皴,笔头水份饱满,墨色较易晕化而自然生韵,可在极大程度上弥补他所表现的黄土高原缺水干旱而乏味的山水缺陷。我自己的山水画为求现代感,也是“虚静淡远”意境的需要,有意引进抽象因素而常用泼墨法,墨水在不受山水构造约束时自由扩散,便易产生“墨韵”。另外,由于我多使用淡墨,层次变化受限,也需要“墨韵”趣味来弥补变化不够丰富的遗憾。特别是景物平淡简约的画面,易显简单,更需要丰富的“墨韵”救场。
“墨韵”只是一种辅助手法,不能单独使用,所以制定不了“笔法”“皴法”那种“教科书”式的技法程序。不同材质的生宣与墨色所产生的“墨韵”,都各有美感,画家得根据需要自己探索。比如我经过试验,画纸多用四川夹宣,因为它们不会像徽宣落笔即留墨痕,有利于泼墨(包含大笔涂抹与直接泼洒)时,自然产生我所需要的晕化肌理。墨色方面,我基本不用中国墨而改用黑色广告颜料,因其制作原料是煤粉,不是中国墨的烟炱,颗粒较粗,晕化速度较慢,方便控制,具有宿墨效果,能够产生对抽象性构造有用的微妙肌理,十分可爱。同时,广告黑的煤料因有无烟与有烟之别,墨色会有冷暖区分,我的山水意境情调需要冷色,故可挑选。其冷色还比传统松烟墨色的青冷(故被日本称作“青墨”)明显,十分适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