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题画诗也需诗中有画

(2021-03-28 07:27:42)
分类: 学术论著

不动心斋学术论着

 

题画诗也需诗中有画


洪惠镇

 

题画诗的作用和意义,不是画面的文字解说,而是协作补述绘画难以或无法通过形象表现的场景,抑或阐明画外情境、画中精神乃至主题奥义等等,因此学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诗语言自身的形象表现力。


近为一位学生改诗,恰可为例,特转载于此,以供自学者参考。该生喜作文人写意花鸟,每画必自学题诗,近作一幅水墨深海鱼群(见下图),拟应画展约稿,通过QQ,向我征求题诗建议。

 


题画诗也需诗中有画


我在拙著《题画诗写作》中,主张现代文人画的题画诗,应当“内容生活化、语言口语化、精神时代化”,方能与时俱进,发挥和拓展这一传统艺术手法的表现力,建议他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过度,导致气温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已危及海洋生物生存为主题拟稿。该生勤勉,连改11稿,惜均不得要领,最终只好出手示范。


以下为在QQ上的改稿过程。

                    

排碳扰常态,生灵唤奈何? 今将成炼狱,岂让尽欢歌。  

 

前两句尚可。环境恶化还不到第三句“今将”成为“炼狱”的紧迫程度,宜改为“未来”。尾句勉强凑韵,意不相属。“炼狱”是活不了的问题,岂止是不“欢歌”而已?

 

排碳扰常态,生灵唤奈何?未来成炼狱,岂让酌无多。  

 

“酌无多”在此是什么意思?

 

酌:考虑;无多:没有多少。整句的意思:怎能容许考虑不多。《诗韵合璧》有“酌无多”的词句。              

 

写诗对文字要求极高,用词需明其义,才不会出错。“酌无多”只看“酌”

(斟酌)的思考义(如酌情),不知它引申自喝酒义(斟为倒,酌为喝)。

“酌无多”在古人诗句里都是“酒喝得少”的意思。例如“酌无多酒仍余

味”,“酒狂应且酌无多”等等。通常韵书所举韵部词语,均无解释与

句,采用陌生词时应再找辞典或上网查考词义,才不会望文生义而致牛唇

对马嘴。再说,就算把“酌无多”改为“思无多”,光是考虑问题,怎么

制止得了环境恶化? 所以还是受制于韵脚,勉强拼凑。

                             

排碳扰常态,生灵唤奈何?未来成炼狱,就是不能过。

排碳扰常态,生灵唤奈何?未来成炼狱,环保只能多。  

 

两稿尾句仍然不行,还是趁韵,所以意思都牵强不通。语言也很粗俗,题

画诗句的口语化,不是这样。此稿尾句很重要,它是诗眼,关系全诗成败,

最好改韵。五歌韵太窄,勉强凑韵,只能自己困死。

 

 绿色忧排碳,危机四伏生。未来成炼狱,常态贵平衡。   

 

危机都已“四伏”了,“生”即为赘字,仍是凑韵所致。各稿的“常态”

一词都使用不当,和生存环境攸关的是“生态”,即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

下生存与发展的状态。

 

绿色忧排碳,危机四面呈。未来成炼狱,生态贵平衡。

绿色低排碳,家园万物情。危机频使唤,生态贵平衡。 

 

“绿色”与“家园”“能源”等组词,是借为形容词比喻清洁,才有本无污

染而忧环境恶化的问题,拆开单独使用,仅是色彩名词,与“排炭”何干?

五言绝句字数过少,稍不注意语法,即难完整正确地表达立意。两稿首句如

此,第二稿第二句亦是。本意应是“家园维系万物感情”,仅将“家园”与

“万物情”并列,等于说“家园万物之情”,就有语病,宜改为“家维万

物情”。第三句不能为了平仄,把呼唤改成“使唤”,两意思完全不同,

使用的地方也不同。这些语法问题很重要,需要多读诗才握,否则造句

常会出错。尾句“生态贵平衡”的苍白口号,怎么挽救得“未来成炼狱”

的严酷危机?两稿都应彻底放弃,另谋重拟,否则仍在拼而致文意不通。

 

尽爱尘无染,随心活水行。生机衔岁月,绿色故园情。 

 

海洋污染与尘土关系甚微,主要是污水与垃圾的排放,直言“尽爱无污染”

即可。《说文》谓 “行”乃“人之步趋也。”不能用于动物,所谓鸡飞

跳狼奔豕突虫爬鱼游等等,各有动词,不可乱套。第三句语意不通,“生

机”与“岁月”有何衔接关系?此稿也不能用,还是修改最早那首的尾句较

好。

 

排碳扰常态,生灵唤奈何。未来成炼狱,匡世忌推拖。 

 

尾句还是意思不通。“匡时”是匡正时世,挽救时局之意,与环境保护

干,何不如直言“环保忌推拖”,但仍有趁韵之嫌。作品画的是深海鱼群,

前三都没点到它们的生存环境,尾句应从海洋角度去斟酌,并与笫二句

呼应转合。

 

排碳扰常态,生灵唤奈何。未来成炼狱,环保忌推拖。

倡导低排碳,当然得践行。危机频召唤,生态贵平衡。

 

“环保忌推拖”太苍白无力,根本煞不住恶化趋势。两稿都像政治宣传标

语,只有概念不行。写诗也要创造形象,不能只有口号,我还是改给你看

吧。

 

排碳扰生态,万灵呼奈何!未来成炼狱,四海沸汤锅。

 

首句如前批改,将“常态”改为“生态”才贴紧环保主题。


第二句“生灵”改“万灵”,以免重复两个“生”字。“万”极言生灵之多。“唤”改“呼”,以避“犯孤平”。


第三句依旧。地球成为“炼狱”,是排炭无度,导致升温的灾难后果,在此起到写诗章法很关键的“转”的作用。


尾句的意思与起首句相合,既点明两者的因果关系,也点出海和鱼。鱼是画中主角,海是其背景或称舞台,它们是该画主题的呈现核心。鱼有绘画形象,海的形象因中国画不画背景,需靠题诗提示。既然主题是保护环境,诗的第三句也已提出严重警告,但“炼狱”只有概念,没有形象,所以尾句应该展示。韵脚“锅”为险韵,一般不易入诗,用于此却贴切有如神来之笔。


地球升温的夸张惨象,无如四海被烧沸而成一锅鱼汤,这就能在读者脑海里,构成一幅科幻式的可怕末日图景而印象深刻。这也就是“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面对那样恐怖的未来,人类不采取环保行动自救,就只有灭亡。这种联想式的警示,才能触目惊心,才有艺术力量,其震撼度是干巴巴的标语口号所无法达到的。

 

题画诗不应是被动的可有可无的点缀,在文人画里之所以有它的地位,从本诗的修改过程即可了然。


诗画的关系,可以前苏联一幅著名的政治海报做比拟。1920年,俄罗斯苏维埃为号召公民参加红军,画家D·S画了下图海报,在囱烟滚滚的工厂背景前,一位红军战士左手持枪,右手直指观众,画幅右上方写有俄文“你”字,下方写着“参加红军了吗?”



题画诗也需诗中有画


对于不识俄文者,单看一个兵哥直指着你,不知在呵斥什么,此画就毫无意义。要是画上只有文字,那是标语口号,也不会动人。两者结合后,就有对观众当头棒喝,直指人心的的双重震撼,既震撼眼目,也震撼心灵。这也即是《宣和画谱》所谓“诗画相表里”的含义与意义。中国文人画诗画结合的效果,通常不需要这样震撼人,但环保题材的创作比较特殊,本身具有宣传性质,所以需要推敲题画诗的文字(包括炼字与炼意),才能起到警世作用。

 

                                                 2021325于归云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