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自己一个踮起脚够得着的目标

(2016-11-30 08:21:30)
标签:

杂谈

​慧 慧

       小时候,有件事让我很困惑。

  别人家的老人退休之后,每天就是打打麻将逛逛公园,聚在楼下一坐一下午唠唠嗑,我外公70多了,还天天骑个自行车去上班,就算在家的时候也常常是唰唰唰在写文章。偶尔瞟到一眼他的稿纸,经常是一页纸上被他整页地画了个大大的框框,然后打了个“顶天立地”的叉号,弄得我好心疼写第一稿的人。外公你何必这么认真呢?留几句也好啊……

  但同时,很多老人刚70就走路颤颤巍巍、思维行动迟缓、性格沉默阴郁,可我外公不仅每天健步如飞接送我上下学,还说说笑笑和我的小伙伴们打成一片,魔术师一样变出各种好吃的好玩的,逗得一家人都乐乐呵呵欢声笑语。

  后来,我看到家中书架里每年都会多出一本教育年鉴,连续十几本,而每一本的编辑都会有外公的名字。我明白了他每天忙忙碌碌地上班、写字都是在干什么。他是不服老。对一个退休的老人来说,每天坚持按时去上班,每年思考去编一本书,这就是自己生活的“小目标”。这些目标帮他踏踏实实地锻炼身体和思维,认认真真过好人生的每一分钟。他快乐,周围的人也幸福。

  有媒体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2009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退休后仍做零工或兼职的年长者,身体和精神健康状态好于完全停止工作的人。根据该项研究,继续做零工或兼职的退休者比不再工作的人患重病的几率低17%,而在精神健康测试中,前者比后者的分数高出31%。

  我想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每天忙忙碌碌早出晚归,却笑容明媚步履轻快;有的人无所事事就喜欢“葛优躺”,却躺得萎靡不振甚至躺进了医院。通俗地讲,就是人生“有奔头”。有一句话说得好:最幸福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总有一个踮起脚能够得着的目标,吸引你踏踏实实向前走。

  可很多人,却讨厌人生前路上的这些未完成的“目标”,把它们看做一种负担,一块心病。朋友圈里有人又“撒狗粮”了,明明去年还一起哭穷的同学转眼间豪掷几百万买房了,两年前还一起撸串的小伙伴瞬间已是某“总”了,“人生赢家”遍地都是,我们却还一无所有……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的人生缺的不是目标,而是目标太多,并且,一个都还没有抵达!

  的确,想要过于迅速得到更多的东西,是需要拿人生中别的财富去交换的。而那些能拿去交换的东西,比如健康的身体、与家人共处的时间、在最好的年纪去看世界开眼界的机会,却才是最最珍贵的,价值连城。这个目标分解到日常生活,估计已经不是“踮起脚够得着”的小目标,恐怕是得撑杆跳还不一定能安全落地的高度了。

  尘埃落定的那一刻是一种狂喜,而步履坚定一路向前的过程,也是另一种安心。

  在到达之前,急切的渴望会让人忧心,却也正是这个过程,让很多人感到自己还活着。活着的感觉,就是每天清晨能感受到第一缕阳光的召唤,是从一睁眼的第一刻起舍不得浪费这美丽的一天,是每天骨子里充满了能量精神抖擞地对着他人微笑,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感到泰山压顶却有一万个理由让自己坚持下去。

  有些目标努力了,没达到,不要厌恶,它就在你前面不远不近;当它真的不在的时候,你会想它的。

  诗人康斯坦丁·卡瓦菲斯说:让伊萨卡常在你心中/抵达那里是你此行的目的/但路上不要过于匆促/那时当你上得了岛你也就老了/一路所得已经教你富甲四方/用不着伊萨卡来让你财源滚滚。

  总有一个目标,踮起脚,够得着,吸引你踏踏实实往前走,就是人生状态的刚刚好。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30日   19 版)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