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当自己的父母?自我的重新养育

标签:
健康情感心理健康睿思心理 |
分类: 心理咨询 |
所有人都是被养育长大的,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过程还不错。
https://p6.itc.cn/images01/20201120/922532bb39bb41889007856ab496cc48.jpeg
我们被父母无条件爱着,想法被尊重,日常起居也有人照料,这些过程让我们成长为较健全的人。
但对于部分人来说,这个过程可能就比较糟糕了,在还幼小的时候,就面对一些不安全因素,比如父母无端的指责、愤怒情绪、忽视、羞辱、暴力......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120/4dd34422145f4ceb8a623e154ada2a31.jpeg
http://p7.itc.cn/images01/20201120/f7c314219db64492b62071bad47fc10f.jpeg
http://p6.itc.cn/images01/20201120/77a41d02eca246a8b45071e913bae4c5.jpeg
这些童年经历可能深深地烙印在心里。即使过了很多年之后,这些糟糕的经历依旧会浮现出来,影响我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童年没有得到恰当的养育,会导致长大成人后的我们难以有正常稳定的人际关系,难以建立自尊与自信,也很难照顾好自己,甚至自己的家庭。
好在我们可以改变
觉得人生前12年完全决定接下来的人生,这只是个偏颇且限制可能性的想法。没错,我们没法改变过去,但依然有可能去改变前期不恰当养育造成的一些后果。
这个方法就是“自我的重新养育”,通过这个简单且有效的办法来改变我们的内心。
http://p8.itc.cn/images01/20201120/8572925f90c34f5ab4f9a8ee2a1ef750.jpeg
父母的言行举止在我们的脑海里铸造了一个模板,指导着我们如何处理各种事,但我们没必要永远卡在这个人生早期就被建立起来的模板。
我们天生有着自我养育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难过时自愈,在被伤害后也能恢复爱的能力,在面对焦虑和失落时自我鼓励,面对不解与疑惑时,充满善意地运用想象力来解释困扰的问题,并运用自己的经验,通过引导出比较平静的一面来抚慰脆弱不安的自己。这些,其实都是好的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做的事。
http://p0.itc.cn/images01/20201120/0b27ff3e3cfd493d8ce3b0577eb4c3b0.jpeg
即使幼年没有得到
好的养育
我们仍然可以在成年后自己养育自己,自己与自己对话,让比较理智的一面安抚受伤且不成熟的那一面,达到心理平衡。并且,早期有缺憾的被抚育经历也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无休止的批评和否定是毫无益处的。
我们可以在内心塑造一个理想的内在父母,用友善且恰当地养育方式弥补童年的缺失。而长期的缺失,也让我们更加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而这些,都是自己能给够提供给自己。
http://p9.itc.cn/images01/20201120/89d73438860649b8ad56d7bfd37ad171.jpeg
尽管童年一去不复返,但在心理层面却是无限延续的。那个八岁的自己依然存在,我们可以在想象里抱抱自己,安慰自己,发展自己。
http://p4.itc.cn/images01/20201120/868d50f95b9f4430981b0417089cd8c0.jpeg
这就是自我养育,它的功能常常被低估,但如果我们好好运用的话,会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童年时的缺失,不一定是一个缺陷或遗憾,相反,也许是一个让自己更好成长,更爱自己的理由。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120/ba9dee5d035643adb5866600e5027cc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