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算经《卷上》简注及演算
(2014-05-15 16:47:53)
标签:
教育 |
在百度上复制了《孙子算经》,但没有注释。
《孙子算经》三卷,成书年代约为公元4世纪。作者不详,有人说是一个和尚。
上卷71道乘除算题或规则说明。讨论了度量衡的单位和筹算制度与方法,。
中卷28道题,主要是关于分数的应用题,包括面积、体积、等比数列等。
下卷36道题,有“鸡兔同笼”、“妇人荡杯”、“物不知数”等流传世界的趣题。
现先发《卷上》简注及演算一文。
1、度之所起,起於忽。欲知其忽,蚕所生,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十丈为一引;五十尺为一端;四十尺为一疋;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三百步为一里。
2、称之所起,起於黍。十黍为一絫,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的两),则1铢=1.3克,五铢应重6克以上。汉武帝行五铢钱,直径一般2.5厘米左右,重约3—4克。到唐武德四年(621)铸“开元通宝钱”,废止五铢钱。五铢钱流通七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西汉以后各朝代的五铢钱也都在3克左右,最轻的仅2克。
注:万之前为十进制,万之后是万进制。1万=1×104 、1亿=1×108 …1载=1×1044
4、周三径一。方五邪七;见邪求方,五之,七而一;见方求邪,七之,五而一。
5、黄金方寸重一斤。白金方寸重一十四两。玉方寸重一十二两。铜方寸重七两半。鈆方寸重九两半。铁方寸重六两。石方寸重三两。
同理,古代铜的比重为23.33×7.5/16= 10.94克/cm3 ,现代铜的比重8.9克/ cm3
古代铁的比重为23.33×6 /16 = 8.75克/cm3 ,现代铜的比重7.85克/ cm3
6、凡筭之法,先识其位,一从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7、凡乘之法,重置其位。上下相观,上位有十步至十,有百步至百,有千步至千。以上命下,所得之数列於中位。言十即过,不满自如。上位乘讫者先去之。下位乘讫者则俱退之。六不积,五不只。上下相乘,至尽则已。
8、凡除之法,与乘正异。乘得在中央,除得在上方。假令六为法,百为实。以六除百,当进之二等,令在正百下,以六除一,则法多而实少,不可除,故当退就十位。以法除实,言一六而折百为四十七,故可除。若实多法少,自当百之,不当复退。故或步法十者置於十位,百者置於百位。上位有空绝者,法退二位。余法皆如乘时。实有余者,以法命之,以法为母。实余为子。
注:栗即没有舂而有壳的小米谷物。粝米即粗米、糙米。
粝米=栗×3÷5,栗 =粝米×5÷3,即粟五等於粝米三。一斗粟等於六升粝米。
粝饭=粝米×5÷2粝米=粝饭×2÷5 粝饭=粟米×6÷4 饭=绺米×8÷4
10、十分减一者,以二乘,二十除。减二者,以四乘,二十除。减三者,以六乘,二十除。减四者,以八乘,二十除。减五者,以十乘,二十除。减六者,以十二乘,二十除。减七者,以十四乘,二十除。减八者,以十六乘,二十除。减九者,以十八乘,二十除。
12、八分减一者,以二乘,十六除。注:1/8=2/16
13、七分减一者,以二乘,十四除。注:1/7=2/14
14、六分减一者,以二乘,十二除。注:1/6=2/12
15、五分减一者,以二乘,十除。注:1/5=2/10
16、九九八十一,自相乘,得几何?答曰:六千五百六十一。术曰:重置其位,以上八呼下八,八八六十四,即下六千四百於中位。以上八呼下一,一八如八,即於中位下八十。退下位一等,收上位八十。以上位一呼下八,一八如八,即於中位下八十。以上一呼下一,一一如一,即於中位下一。上下位俱收,中位即得六千五百六十一。
1
2
3
1
2
3
4
如 81×72=5832,看筹算怎样运作:
17、六千五百六十一,九人分之,问人得几何?答曰:七百二十九。术曰:先置六千五百六十一於中位,为实。下列九人为法。上位置七百,以上七呼下九,七九六十三,即除中位六千三百。退下位一等,即上位置二十。以上二呼下九,二九十八,即除中位一百八十。又更退下位一等,即上位更置九,即以上九呼下九,九九八十一,即除中位八十一。中位除尽,收下位。上位所得即人之所得。自八八六十四至一一如一,均准此。
1
2
3
7
6561
即6591÷9=729
1
2
以下18—60题,实际上是对九九表的解释及分析。现先把九九表列于下;
|
九 |
八 |
七 |
六 |
|
|
|
|
|
|
|
九 |
81 |
72 |
63 |
54 |
45 |
36 |
27 |
18 |
9 |
405 |
|
八 |
|
64 |
56 |
48 |
40 |
32 |
24 |
16 |
8 |
288 |
|
七 |
|
|
49 |
42 |
35 |
28 |
21 |
14 |
7 |
196 |
|
六 |
|
|
|
36 |
30 |
24 |
18 |
12 |
6 |
126 |
|
五 |
|
|
|
|
25 |
20 |
15 |
10 |
5 |
75 |
|
四 |
|
|
|
|
|
16 |
12 |
8 |
4 |
40 |
|
三 |
|
|
|
|
|
|
9 |
6 |
3 |
18 |
|
二 |
|
|
|
|
|
|
|
4 |
2 |
6 |
|
一 |
|
|
|
|
|
|
|
|
1 |
1 |
|
|
|
|
|
|
|
|
|
|
|
|
|
18、八九七十二,自相乘,得五千一百八十四。八人分之,人得六百四十八五。
19、六九五十四,自相乘,得二千九百一十六。六人分之,人得四百八十六。
20、五九四十五,自相乘,得二千二十五。五人分之,人得四百五。注:45×45÷5=405
21、四九三十六,自相乘,得一千二百九十六。四人分之,人得三百二十四。注:36×36÷4=324
22、三九二十七,自相乘,得七百二十九。三人分之,人得二百四十三。注:27×27÷3=243
23、二九一十八,自相乘,得三百二十四。二人分之,人得一百六十二。注:18×18÷2=162
24、一九如九,自相乘,得八十一。一人得八十一。右九九一条,得四百五,自相乘,得一十六万四千二十五。九人分之,人得一万八千二百二十五。
6×9=54
25、八八六十四,自相乘,得四千九十六。八人分之,人得五百十二。注:64×64÷8=512
26、七八五十六,自相乘,得三千一百三十六。七人分之,人得四百四十八。注:56×56÷7=448
27、六八四十八,自相乘,得二千三百四。六人分之,人得三百八十四。注:48×48÷6=384
28、五八四十,自相乘,得一千六百。五人分之,人得三百二十。注:40×40÷5=320
29、四八三十二,自相乘,得一千二十四。四人分之,人得二百五十六。注:32×32÷4=256
30、三八二十四,自相乘,得五百七十六。三人分之,人得一百九十二。注:24×24÷3=192
31、二八十六,自相乘,得二百五十六。二人分之,人得一百二十八。注:16×16÷2=128
32、一八如八,自相乘,得六十四。一人得六十四。右八八一条,得二百八十八,自相乘,得八万二千九百四十四。八人分之,人得一万三百六十八。
33、七七四十九,自相乘,得二千四百一。七人分之,人得三百四十三。注:49×49÷7=343
34、六七四十二,自相乘,得一千七百六十四。六人分之,人得二百九十四。注:42×42÷6=294。
35、五七三十五,自相乘,得一千二百二十五。五人分之,人得二百四十五。注:35×35÷5=245
36、四七二十八,自相乘,得七百八十四。四人分之,人得一百九十六。注:28×28÷4=196
37、三七二十一,自相乘,得四百四十一。三人分之,人得一百四十七。注:21×21÷3=147
38、二七十四,自相乘,得一百九十六。二人分之,人得九十八。注:14×14÷2=98
39、一七如七,自相乘,得四十九。一人得四十九。右七七一条,得一百九十六,自相乘,得三万八千四百一十六。七人分之,人得五千四百八十八。
40、六六三十六,自相乘,得一千二百九十六。六人分之,人得二百一十六。注:36×36÷6=216
41、五六三十,自相乘,得九百。五人分之,人得一百八十。注:30×30÷5=180
42、四六二十四,自相乘,得五百七十六。四人分之,人得一百四十四。注:24×24÷4=144
43、三六一十八,自相乘,得三百二十四。三人分之,人得一百八。注:18×18÷3=108
44、二六一十二,自相乘,得一百四十四。二人分之,人得七十二。注:12×12÷2=72
45、一六如六,自相乘,得三十六。一人得三十六。右六六一条,得一百二十六,自相乘,得一万五千八百七十六。六人分之,人得二千六百四十六。
46、五五二十五,自相乘,得六百二十五。五人分之,人得一百二十五。注:25×25÷5=125
47、四五二十,自相乘,得四百。四人分之,人得一百。注:20×20÷4=100
48、三五一十五,自相乘,得二百二十五。三人分之,人得七十五。注:15×15÷3=75
49、二五一十,自相乘,得一百。二人分之,人得五十。注:10×10÷2=50
50、一五如五,自相乘,得二十五。一人得二十五。右五五一条,得七十五,自相乘,得五千六百二十五。五人分之,人得一千一百二十五。
51、四四一十六,自相乘,得二百五十六。四人分之,人得六十四。注:16×16÷4=64
52、三四一十二,自相乘,得一百四十四。三人分之,人得四十八。注:12×12÷3=48
53、二四如八,自相乘,得六十四。二人分之,人得三十二。注:8×8÷2=32
54、一四如四,自相乘,得一十六。一人得一十六。右四四一条,得四十,自相乘,得一千六百。四人分之,人得四百。
55、三三如九,自相乘,得八十一。三人分之,人得二十七。注:9×9÷3=27
56、二三如六,自相乘,得三十六。二人分之,人得一十八。注:6×6÷2=18
57、一三如三,自相乘,得九。一人得九。右三三一条,得一十八,自相乘,得三百二十四。三人分之,人得一百八。
58、二二如四,自相乘,得一十六。二人分之,人得八。注:4×4÷2=8
59、一二如二,自相乘,得四。一人得四。右二二一条,得六,自相乘,得三十六。二人分之,人得十八。
60、一一如一,自相乘,得一。一乘不长。右从九九至一一,总成一千一百五十五,自相乘,得一百十三万四千二十五。九人分之,人得一十四万八千二百二十五。
61、以九乘一十二,得一百八。六人分之,人得一十八。注:9×12÷6=18
62、以二十七乘三十六,得九百七十二。一十八人分之,人得五十四。注:27×36÷18=54
63、以八十一乘一百八,得八千七百四十八。五十四人分之,人得一百六十二。
64、以二百四十三乘三百二十四,得七万八千七百三十二。一百六十二人分之,人得四百八十六。
65、以七百二十九乘九百七十二,得七十万八千五百八十八。四百八十六人分之,人得一千四百五
66、以二千一百八十七乘二千九百一十六,得六百三十七万七千二百九十二。一千四百五十八人分之,人得四千三百七十四。
67、以六千五百六十一乘八千七百四十八,得五千七百三十九万五千六百二十八。四千三百七十四人分之,人得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二。
注:6561×8748=57395628
68、以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乘二万六千二百四十四,得五亿一千六百五十六万六百五十二。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二人分之,人得三万九千三百六十六。
69、以五万九千四十九乘七万八千七百三十二,得四十六亿四千九百四万五千八百六十八。三万九千三百六十六人分之,人得一十一万八千九十八。
70、以一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乘二十三万六千一百九十六,得四百一十八亿四千一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一十二。一十一万八千九十八人分之,人得三十五万四千二百九十四。
71、以五十三万一千四百四十一乘七十万八千五百八十八,得三千七百六十五亿七千二百七十一万五千三百八。三十五万四千二百九十四人分之,人得一百六万二千八百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