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论 任一合数,能被任一质数整除的通用判断方法

(2013-08-06 20:19:47)
标签:

教育

 

再论 任一合数,能被任一质数整除的通用判断方法

关于数论的又一个小见解

 

  前 言

先做一道小学算术题:2338能否7整除?老师会教你说:把这个整数的个位数字去掉,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如果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如果数字仍然太大,不能直接观察出来,就重复此过程。即有“截尾 倍大 相减 验差”几步。如:2338能否7整除?演算为2338233-8*2=21721-7*2=77正是71倍,所以2338能被7整除。

这个方法,叫“截尾法”吧。老师还会教你说:被7整除,用的是“减去个位数的2倍”,被13整除,用的是“减去个位数的9倍”,被17整除,用的是“减去个位数的5倍”...这几倍几倍,就统称为K倍吧。

为什么要用2倍、9倍、5倍呢?还有,被1923等质数整除时,又用什么倍数K呢?此法能不能适用于任一个质数呢?又用什么倍数K呢?这些问号一直在考问着我,又没有能力解决。一般小学辅导书乃至数论著作,也都只列举方法,不讲原理,令人烦恼。

终于在去年,有一个突破,凑出了能被100之内的质数整除时的K,为此发了《任一合数,被100以内质数整除的判断方法》等三篇博文,但阅读量极少,还不到120。今年有点进步,想解答这几个问号,一了百了。

前三文已讲到,合数能被某些质数整除的“截尾法”其判断方法步骤是:

1、将合数H分为尾前数A和尾数VH为两位数时,H10A+V

2、质数为Z,每一质数有其特有的K(见下表)

3  计算判断数PP=尾前数A-尾数V乘倍数K,简称“尾前数减尾乘K

PA-KV。计算判断数还另有一式,不用减法用加法,其判断数P=尾前数A +尾数V乘倍数MPA+MVM=Z-K。由于用减法要方便些,所以本文只采用 PAV×K一式。

4、最后作出判断。若判断数P是该质数Z的倍数(包括0),则此合数被该质数整除。

5、文中已列出100以内质数Z所对应的 K值:

质数Z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K    2    1    9   5    17   16  26    3   11   4    30 .

质数Z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  

K   14   37   53   6   20    7   51    71   58   80   29 ...

问题似乎己经解决。但这些K值,实际上是凑算出来的,且每一质数的k都是单独凑出的。后来我想,任何一个质数所对应的K值,原则上讲,都可以一个一个的去凑。但这样无穷的去凑,不是太不科学了吗?这还了得。K的取值应该有一个法则,光靠凑,既不合符严密的数学方法,也是凑不完的。反复推敲,终于在最近灵如天降,悟了出来,我从理论推演中寻出了求K的规律。它适用于任何一个质数,不必凑,不必死记、不必查表,就能在现场快捷求出K值。本文目的之一,就是探讨K应该怎样算才是完美。现写出来供同好参考。

 

  截尾法原理探索

截尾法不知由谁发现,我钦佩这位发现者。我只能根据他的原则来演算一下,看到底有什么结果。希望得到K是怎样确定的。截尾法原则是:

1、已知合数H=10A+V

2、计算判断数PPA-KV。注意判断数P已消去了尾数V

3、判断。如果断数P被给定的Z的倍数,则合数H能被Z整除。

要计算P必须先知道与Z相对应的K。当K不知时,怎样办?可以先假设一个K,再在算得的结果中,去找出隐含的Z,这样就可得到ZK的关系。由这个思路出发,可以看出:H中只有一个V,但P中要减去K倍的V,这是不能消去V的。为了能消去V,只能把H放大K倍,计算K*H=KH=K(10A+V)=10KA+KV。再令KHP相加,得到KH+P=10KA+KV+A-KV=10KA+A=(10K+1)A,这样就消去了V。而(10K+1)A中的(10K+1)总可以分解出一个或两个质数。令这两个质数为TZ,其中T可以是质数,也可以是1(T=1时,即 (10K+1)中只有一个质数),这样,就得到(10K+1)=T*Z的关系式。由此可得到ZZ=(10K+1)/T。其中TZ的情况而定,因为(10K+1)的尾数始终是1,而除去25之外,所有质数Z的尾数是1379,所以相对应的T只能是1739。才能使T*Z乘积的尾数是1。于是我们可以先设定K=1234567...来计算(10K+1),看分解出什么TZ

K     (10K+1)   分解出T*Z   说明什么?说明质数Z隐含在(10K+1)

1       11         1*11         质数11K=1

2       21         3*7          质数7K=2,同时,质数3K=2

3      31         1*31          质数31K=3

4      41         1*41          质数41K=4

5      51         3*17          质数17K=5,同时,质数3K=5

6      61         1*61          质数61K=6

7      71         1*71          质数71K=7

8      81         9*9           奇数9K=8

9      91         7*13          质数13K=9, 同时,质数7K=9

10      101         1*101       质数101K=10

11      111         3*37        质数37K=11,同时,质数3K=11

12      121         11*11       质数11K=12,同时,质数11K=1

13      131         1*131       质数131K=13

16      161         7*23        质数23K=16,同时,质数7K=16

17      171         9*19        质数19K=17

20      201         3*67        质数67K=20,同时,质数3K=20

26      261         9*29        质数29K=26

为此,我们得到以下认识:

1   KZ的关系是KH+P =(10K+1)=T*ZZ=(10K+1)/TK=(T*Z-1)/10

表中K=2Z=7。反而言之,Z=7K=2。这就解开了“7整除,用的是“减去个位数的2倍”的谜。

表中K=9Z=13,反而言之,Z=13K=9,这就解开了“13整除,用的是“减去个位数的9倍”的谜。

同理可知Z=17K=5Z=19K=17Z=23K=16Z=29K=26Z=31K=3Z=37K=11....等等。这些质数采用的K也就有了着落。

所要注意者,其中质数3K25811....是公差为3的一系列数,可以只取2。而质数7K2916...是公差为7的一系列数,可以只取2

这样,质数ZK挂上了号,什么质数取什么K也就不神秘了,真有了“原来如此”的快感!

2   关于H能否被Z整除的判断问题。从 KH+P =(10K+1)A =T*Z中看出,不论KHP能不能被Z整除,它两的和,却总能被这些质数Z整除。根据整除基本理论,两个数都能被Z整除,则该两数之和也能被Z整除。所以,此时如果P能被Z整除,那么KH也一定能被Z整除;而KH能被Z整除,那么 H也能被Z整除。但逆定理不存在,即(KH+P)虽能被Z整除,但KHP不一定都能被Z整除。因此仍要对P作出判断,只有P是该质数的倍数(能被Z整除),才能确定H能被Z整除。

3  KH+P = (10K+1)=T*Z的关系式。可知K=(T*Z-1)/10。这样就可由Z来求K,不必靠死记或查表获得K了。例如当Z=7时,T只能取3,于是K=(T*Z-1)/10 =(3*7-1)/10=2。简单地看出,K就是3*7=21中的2

下面我们以Z=731、为例,说明上述理论的应用,怎样由Z反求K,探讨求K的具体方法。

 

          三 先从被7整除说起、兼论为什么还要对P作判别

1  7整除时,已凑出K=2。设合数H为两位数,H=AV=10A+V。判断数为P=A-KV=A-2V。令KH,得KH=2H=20A+2V,则2H+P=(20A+2V)+(A-2V)=21A,这时尾数V己消去,剩下21A。由于21=7*3,能被7整除,所以2H+P=21A也能被7整除。这说明,不论HP是什么数,2H+P总能被7整除。但2HP不一定都能被7整除,还得作判别。这有两种情况:

1》:“不整除+不整除=整除”。2HP同时不能被7整除,但2H+P可以被7整除。也就是说,如果P不能被7整除,则2H也不能被7整除,也意味着H也不能被7整除。没有P不能被7整除,而2HH能被7整除的。即没有“不整除+整除=整除”的。

2》:“整除+整除=整除”。2HP同时被7整除,所以2H+P7整除。就是说,若P能被7整除,则2H也一定能被7整除,H也一定能被7整除。所以要先判别P是否能被7整除,才可决定H能否被7整除。

例如:问H=42能被7整除吗?,H=42、即A=4V=2K=2,则,2H=84P=A-KV=4-2*2=0,结果2H+P=84+0=84=21A=21*4。由于21=7*3能被7整除,所以21*4=84也能被7整除。但2HHP不一定就能被7整除,还得先判别PP=0,能被7整除,所以H=42 也能被7整除。

反之又问:H=43能被7整除吗?,H=43、即A=4V=3K=2,则,2H=86P=A-KV==4-2*3=-2,结果2H+P=86-2=84。也能被7整除。但P=-2,不能被7整除,所以H=43也不能被7整除。

2  设合数为三位数,即H=ABV=100A+10B+V、判断数P=AB-KV=10A+B-2V,令KH,得KH=2H=200A+20B+2V,则 2H+P=(200A+20B+2V)+(10A+B-2V)=210A+21B=21(10A+B),这时V消去,剩下(10A+B),变成两位数,于是再判断10A+B能否被7整除,重复第一次计算。

如果合数为多位数时,便要一位一位判下去,直到最后。

这里请注意2H+P=21A2H+P=21(10A+B),其中21=3*7,所以21里隐含着质数Z=7,与K=2,有文章。

 

四 再看被31整除及被1319整除情况

31整除时,己知K=3。设合数为两位数H=AV=10A+V。判断数为P=A-KV=A-3V。令KH,得KH=3H=30A+3V,则3H+P=(30A+3V)+(A-3V)=31A,这时尾数V己消去,剩下31A,显然3H+P=31A也能被31整除。根据第一节叙述,PH要么都能被31整除,要么都不能被31整除。要先判别P,才能知道H是否被整除。

如果合数为三位数,即H=ABV=100+10B+V ,则同理可得判断数为P=AB-KV=10A+B-3VKH+P=3H+P=(300A+30B+3V)+(10A+B-3V)=31(10A+B)、于是再判断10A+B能否被31整除。多位数时,也一位一位判下去,直到最后。

这里请注意3H+P=31A3H+P=31(10A+B)31=1*31,所以31里隐含着质数Z=31K=3,有文章。

同理,被13整除时,K=9,有9H+P=91A

19整除时、K=17,有17H+P=171A   等等,不再演算了。

 

 

五 理顺KH+P=(10K+1)=T*Z的关系、求任一质数的K的通用方法

由上面4个式子:2H+P=21A3H+P=31A9H+P=91A17H+P=171A,可以看出,它们能统一,表达为通式KH+P=(10K+1)=T*Z。关键在于(10K+1)=T*Z中既隐含着各自的质数,又隐含着各自的K。如上面4例,213191171中既隐含着各自的K ( 1前面的数 23917),又隐含着各自的质数(7311319)

这样,就有了一个求K的新方法,即用公式K=(T*Z-1)/10来计算。不去凑。这不是一个突破吗。但算式K=(T*Z-1)/10中,怎样定T呢?前面己经提到只要把Z*T的尾数凑成1就行了。于是,K的新方法是,先用Z乘一个特定的数T,使其乘积的尾数为1,而1前面的数也就是K了。

现列表,将上述4个特例及其他Z作以下分析,看怎样找T、怎样求K

所论质数Z   找一个特定数T      Z*T=1       1前面的数=   K=

     7       3 (只能是3)     7*3=  21 (尾是1)      2        2

    31       1 (只能是1)      31*1= 31 (尾是1)     3        3

    13       7 (只能是7)     13 *7= 91 (尾是1)     9        9

    19       9 (只能是9)     19*9= 171 (尾是1)     17       17 

    41       1 (只能是1)      41*1= 41 (尾是1)     4         4

   221       1 (只能是1)      221*1=221 (尾是1)    22       22

    73       7 (只能是7)      73*7=511 (尾是1)     51       51

    97       3 (只能是3)     97*3=291 (尾是1)      29       29

   569       9 (只能是9)   569*9= 5121 (尾是1)     512     512

 

这样找K,不是比硬凑要有理有据、快捷方便得多吗。怎么去年没有想到呢?实在讲,去年学力还太低,当然想不到,最先只能一个个的笔算去凑,后来更动用电子表格成批地算,其实也是凑。现在上升到理论高度来推算,才得到这个方法。这样说来,去年岂不是白费工夫吗?不、不。我想,若没有先凑,怎样能得到现今的正果呢?所以去年的凑算,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了。

求出K后,才能算P,再进入整除的判断。

 

六 任一合数H,被任一质数Z整除的判断步骤、七个例

给出ZHZ能整除H,或H能被Z整除的判别,分三步。

第一步:先求该质数Z所特有的K

第二步:由合数H=AV,按“判断数=尾前数减尾乘K”即 P=A-VK公式,一位一位判下去,直到最后。

第三步:若最后的判断数P是该质数的倍数,则此合数被该质数整除。

 

例一:44499能被163整除吗?

1163K163*7=1141K=114。你看,求K如此简单快捷,哈哈!

2 求判断数P444994449-9*114=3423  3423342-3*114=0 P=0

3  P=00能被163整除,所以44499能被163整除。

 

例二:3005617能被89整除吗?

189K89*9=801K=80

2 求判断数P3005617300561-7*80=30000130000-1*80=29920

299202992-0*80=2992 299-2*80=139  

P=139139不能被89整除,所以3005617不能被89整除。

 

例三:686457能被89整除吗?

1 89K89*9=801K=80

2 求判断数P68645768645-7*80=68085   6808-5*80=6408

              6408640-8*80=0

3 P=0P能被89整除,所以686457能被89整除。

 

例四:451703能被1211整除吗?

1 1211K1211*1=1211K=121

2 求判断数P45170345170-3*121=44807

448074480-7*121=3633

3633363-3*121=363-363=0

3  P=0P能被1211整除,所以451703能被1211整除。

 

例五:44405能被7775整除吗?

注意,7775是一个合数,没有它的K 。因为找不到一个特定的T与它相乘,能得到尾数为1的乘积,所以找不到K。先分解因数得7775=25*311。这样,首先要考虑44405能否被25整除,再考虑能否被311整除。被25整除,则被除数最后两位应是00255075、现在44405不满足这条件,所以44405不能被25整除。这就不必再试311了,44405不能被7775整除。

 

例六:816275能被7925整除吗?

1、注意,7925也是合数,同上,先因数分解,得7925=25*317。所以先考虑816275除以25的要求  是否满足。被除数816275,最后两位75,可满足这条件。于是再考虑816275能否被317整除。

2  于是求317K317*3=951K=95

3  求判断数P81627581627-5*95=811525

811528115-2*95=7925

7925792-5*95=317

4   P=317,能被317整除。所以816275既能被25整除,又能被317整除,即816275能被7925整除。

 

例七:274704能被776整除吗?

 1、注意,除数776是偶数,它也没有K。先分解,776=2*2*2*97=8*97,所以先考虑能否被8整除,合符后,再考虑能否被97整除。

 2  能否被8整除的条件是,看末三位能否被8整除,现274704末三位是704704/8=88,可以。于是再考虑能否被97整除。

 3  97K97*3=291K=29

 4  求判断数P27470-4*29=273542735-4*29=2619261-9*29=0

5   P=0,即274704能被97整除。274704既被8整除、又被97整除,所以274704能被(8*97=)776整除。

 

  余 论

1  数论中,判别能否整除的方法很多,如数字之和法、奇偶位比较法等,但“截尾法”比其他方法具有系统性的特色,它不是针对某些数的特殊性而想出来的特殊方法,而是一个通用的方法。它适用于任何数。

2  前已提到,判断数P也可以采用加法,P=A+MV。这时的M,不必算了,它就是Z-K。如Z=7,用减法P=A-KV时,K=2,即P=A-2K。用加法P=A+MV时,M=Z-K=7-2=5,即P=A+5M

例八:2569能被7整除吗?用P=A+MV判断。

 1  7M。先求K7*3=21K=2。再求MM=Z-K=7-2=5

 2  求判断数P=A+5V2569256+9*5=30130+1*5=35

3   P=35357的倍数,所以2569能被7整除。

3  遇到合数时,先要分解出偶因,剩下奇数,再作“截尾法”判断,见例六、例七。但有的合数是奇数(尾为1  3  7  9),一时又分解不出来,怎样办?也可直接采用本法,先求K,再由P=A-KV判断其整除性。

例九:97266能被377整除吗?377其实是合数(377=13*29),但一下子又分解不出,不管它了。

1  377K377*3=1131,可知K=113

2  判断数P=A-113V972669726-6*113=9048

9048904-8*113=0

3   P=0,能被377整除,所以97266能被377整除。

4   “截尾法”的应用范围应当很广。这里的“截尾法”,指的仅是一位尾数、一位尾数的截下去。当合数H位数很多时,可以二位尾数、二位尾数甚至三位尾数、三位尾数的截下去,再作判断,但K不能太大(K最好在9以下)K大了,多位数相乘运算量就太大,不方便了。所以满足K较小条件的质数不多,只有71113少数几个,这里不再赘述了。

一年来进步小小,仅写此一文。每个人的学力都有一个极限,我想,这可能是我的极限了,且留下这个记印。

2013-08-06于佛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