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高级英语》之《中东集市》译文
(2017-05-30 11:02:14)
标签:
转载 |
分类: 翻译天地 |
由张汉熙先生主编的《高级英语》一二册,是英语专业本科生高年级的综合英语教材,也是英语专业考研的重点备考教材,堪称经典之作。这两本书中的多数篇章均为欧美名家的上乘作品,语言优美地道,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该书的文学气息较浓,很多辅导材料的课文译文虽然忠实原文,但失去了原文的文学意境,译成了干巴巴的说明文,殊为可惜。鄙人不才,愿意抛砖引玉,选取其中精彩篇章译为中文,力求保持文学色彩,希望同好指正。
中东集市
中东集市可以将你带回到百年,乃至千年前的过去。我所思所想的这个集市,有一道哥特式的拱形大门,大门由砖石砌就,上面遍布岁月的沧桑。穿过热气逼人、阳光刺眼的巨大露天广场,你便步入了凉爽宜人、昏暗幽邃的洞穴,洞穴绵延伸展,目之所及,一望无际,乃至消逝于幽暗深处。集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铃声叮当声中,小小的毛驴步韵而过,在滚滚人流中穿插前行。街道约十二米见宽,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小摊,让街道变得狭窄;小摊上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里摊主的叫卖声声声入耳,赶着毛驴的男孩以及挑夫的喝道声此起彼伏,中气十足;想买东西的顾客和摊主讨价还价,争辩不休。人声鼎沸,不绝于耳,让人顿生眩晕之感。
随着你在集市上的步步深入,入口处的喧嚣也渐行渐远,然后你就来到了一片宁静的布料市场。这里的泥土地面经历了无数行人的踩踏,让你的脚步声变得轻轻柔柔;拱形的围墙和屋顶由土砖砌就,纵有些许的回声也难以听闻。店主们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字斟句酌;顾客也受到这种肃穆氛围的感染,低声细语地交谈着。
中东集市的特点之一,便是经营同类商品的店主并非是分散开来以求避免竞争,而是集中在集市的同一块地方;这样做一来是便于顾客找到他们,二来是可以组成一个关系密切的同行会,以便与不公正的待遇和欺压迫害相对抗。以布料市场为例,所有卖衣料、窗帘、椅罩等等诸如此类物品的店铺,都沿着街道两侧一字排开,每个店铺都有由条凳支起的桌子用来陈列商品,还有货架用来存储货物。在这里讨价还价乃是司空见惯之事,披着面纱的妇女踱着悠闲的步子,从这家逛到那家,挑选物品,比较价格,探询底价,然后缩小选择范围,开始一本正经地讨价还价。
对顾客而言,非到最后关头,不要让店家猜出来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到底要买什么,乃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如果被店家猜中,他就会漫天要价,在讨价还价时让步甚少。另一方面,对店家而言,他必定会一再表明,他的开价让他无利可图,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牺牲,是因为他本人对这位顾客非常敬重。讨价还价的过程可能会持续一整天,甚至是好几天,其间顾客来了又走,去而复返。
中东集市上最具有古色古香韵味、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去处之一,便是铜器市场。行至近处,一片叮当砰砰之声铿然有力,不停地撞击着你的耳膜。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及至你转过拐角,映入眼帘的便是仙境一般的世界,流光在翩翩起舞,擦得锃亮的铜器映射出无数闪亮的灯盏与火钵。每一家铺面都坐着一些学徒,他们有长有幼,还有些年纪小得出奇。他们卖力地敲打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器皿,店铺老板在一旁指点着,有时也会提锤上阵,亲自敲打一番。店铺深处,一个幼小的学徒,他的大脚趾上栓着一根细线,细线连着一个巨大的皮制鼓风机,他拉动细线,正在给一大炉炭火鼓风。烧得通红的炭块忽明忽暗,随着鼓风机鼓风的节奏不断变化。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漂亮的盆盆罐罐,上面镌刻着精细复杂的传统图案,也可以找到在这个国家纯属家常厨具的器皿,朴素大方,外形美观,虽未经雕琢却非常实用。
铜器市场以外,还有地毯市场。这里的地毯色彩丰富,质地各异,带有地方风格的图案。有的线条质朴明快,有的细致入微,巧夺天工,同时还能做到搭配和谐。接下来是香料市场,这里香味浓郁,富有异域风情;在食品市场你既可以买到奢华盛宴必备的一切山珍海味,也可以与挑夫和学徒一起挤坐在不起眼的小饭馆内,吞咽着廉价的面包和奶酪。集市里街道纵横,犹如迷宫;这些街道将集市逐一分割开来,恰似蜂巢一般,染料市场、陶器市场和木器市场即坐落其间。你随意漫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透过门洞瞥见阳光明媚的庭院,庭院内或者是清真寺,或者是商旅客栈。庭院里骆驼旁若无人地平卧着,嘴里咀嚼着干草,大捆大捆的货物就堆放在旁边。货物来自千里之外,是这些骆驼横贯沙漠驮运过来的。
中东集市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除了它的整体氛围以外,恐怕就要数榨亚麻籽油的作坊了。那是一处宏大、幽暗的窑洞,约有三十英尺高,六十英尺见方,泥砖墙和拱形屋顶上覆盖着尘土,历经上百年的日积月累,已然是厚厚的一层,使得原来的质地只能依稀分辨;窑洞内部是三个巨大厚实的石碾,每一个石碾的中央都贯穿着一根粗大的木棍作为转轴,木棍的一端与一根直立的柱子相连,石碾就是围绕着这根柱子滚动;木棍的另一端套在一头骆驼的身上,骆驼的双眼被蒙住,不停地绕圈而行,带着石碾也跟着转动不休。石碾在环形的石槽内转动,一个仆役向石槽内添加亚麻籽。石碾将亚麻籽碾压为糜状物,这种糜状物再经过压榨,便可榨出亚麻籽油。这里的骆驼身强体健,为我平生所仅见,它们的状态奇佳,肌肉发达,魁梧结实,气宇非凡。
用糜状的亚麻籽榨油的过程是由一部看起来不甚稳当的机械装置完成的,该装置由横梁、绳索和滑轮组成,高高地耸立着,与拱形的天花板只有咫尺之遥,两厢对照,骆驼和石碾显得分外渺小。这部机械装置由一人操纵,他先将糜状的亚麻籽铲进一个石瓮内,随即敏捷地爬到令人头晕目眩的高处以系紧绳索,然后用尽全力压在一根由树干制成的粗壮横梁上,以便使绳索和滑轮动起来。古老的大梁吱吱呀呀地呻吟着,绳索绷得紧紧的,亚麻籽油缓缓渗出,汇成涓涓细流,顺着石槽注入一个旧汽油桶里。横梁越压越低,绳索越绷越紧,涓涓细流很快变成了闪闪发亮的亚麻籽油流,横梁的吱吱呀呀声与石碾的嘎嘎吱吱、轰轰隆隆声此起彼落,中间掺杂着骆驼时不时发出的嘟嘟囔囔声,还有那深深的叹息声。
汉译英参考答案
1.
一条蜿蜒的小路隐没在树荫深处。
2.
集市上有许多小摊子,出售的货物应有尽有。
3.
我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让他如此生气。
4.
新出土的铜花瓶造型优美,刻有精细复杂的传统图案。
5.
在山的那边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6.
他们决定买那座带有车库的房子。
7.
教师们坚持对学生严格要求。
8.
这个小女孩非常喜欢他的父亲。
9.
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认为有必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
10.
黄昏临近时,天渐渐地暗下来了。
11.
徒工仔细地观察他的师傅,然后照着干。
12.
吃饭完弗兰克常常帮助洗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