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筑快题案例分析--同济大学建筑复试真题(某中学教学综合楼)

(2014-12-16 17:26:28)
标签:

同济大学

建筑

考研快题

分类: 海上艺号考研专题

基地位于上海市陆家浜路,跨龙路口中学校园内,A 幢建筑为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拟建用地属历史风貌保护区范围,拟建1100 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与D幢保留建筑连接形成一幢整体建筑。

一、任务描述

1.D 幢建筑为保留建筑,檐口标高为10.2 米,屋脊高度为13.7 米(室外地坪标高为-0.30 米,底层标高为±0.00 米),要求新建教学综合楼充分考虑与D幢建筑的风貌及比例协调,建筑高度不超过13.7 米。图中标示的古树必须保留。

2. 考虑新建部分各功能用房层高要求及各层与D幢保留建筑各层的标高关系,建成后两者合二为一,统一考虑消防疏散等问题。

3. 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在校园内统一考虑,本题目不再予以考虑。

4. 建筑布局应考虑与校园内A、B、C、D 楼 大草坪及保留古树的空间关系。

5. 建筑主要功能面积组成(均为使用面积);

1)图书阅览室 600 平方米(包括借阅区、服务台、电子阅览区、寄包处等);

2)190 座阶梯报告厅 300 平方米;门厅及楼梯间等,(由设计者定)。

二、图纸要求(恰当而充分的设计表达,图纸表现方式不限)

1. 总平面图 1 ∶ 500。

2. 各层平面 1 ∶ 200。

3. 西立面图1 个,1 ∶ 200 必须反应与D 幢建筑的形态关系。

4. 北立面图1 个 ,1 ∶ 200。

5. 剖面图2 个,1 ∶ 200(纵、横剖面各一个,其中一个必须表达与保留D 幢建筑的层高关系)。

6. 轴测或透视图(表现内容包括D 幢楼)1 个。

三、考试时间

3 小时。

四、附图

1. 总平面图 1 ∶ 500

2. D 幢保留建筑的平、立面图 1 ∶ 200

http://s14/mw690/0033s2B2gy6OqHTuTZH6d&690

http://s15/mw690/0033s2B2gy6OqHTVFjE2e&690

在历史风貌保护区内设计建筑,要慎重处理好新设计部分建筑和历史保护建筑的关系。设计态度上要满足历史风貌建筑的历史存在感,同时体现新建建筑的时代性。新加建建筑在形态上可以从旧建筑中去提炼设计元素,加以改造利用,在统一中求变化,展现新设计的时代感,整体环境的历史感。

题目场地中给予了A、B、C、D 四栋建筑,而且四栋建筑以大草坪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围合空间,从道路关系上不难发现围合的道路应该是贯穿的环形,所以我们可以把设计用地范围西面作为建筑主要入口,完成风貌区的空间围合,同时保证环形道路的畅通。

拟建建筑要求与D 幢建筑连成一幢整体建筑,在功能垂直分区上要考虑新旧建筑功能的统一性,例如旧建筑的电子阅览室与新加建部分的电子阅览室的统一管理可布置在同层等等。同时也要考虑成为整体建筑后交通流线的通达性和均衡性。至于大面积报告厅空间要考虑无柱空间及疏散流线,也要考虑新建部分配套的厕所、垂直交通等功能关系。另外基地外的古树应该作为景点加以利用,可以考虑功能上设计观景空间与之对应,立面上开窗呼应。在建筑外观上要跟D 幢建筑保持延续性,但是不能完全模仿,要从旧建筑中去提炼一些设计元素让其在统一中保持时代感,例如三段式的立面处理、坡屋顶及老虎窗等等。新旧建筑交接上要考虑建筑构造的沉降缝处理。
案例分析:

http://s3/mw690/0033s2B2gy6OqHUjfuGb2&690

点 评

建筑整体感强烈,通过中间虚体块连接新旧部分建筑,统一和谐。功能分区布局合理,考虑了新建筑与旧建筑在功能上的延续性,便于同层管理。结构上考虑了新旧建筑之间的沉降关系,但是在一楼的主入口门厅柱子放置在与旧建筑联系的通道上,妨碍了交通连系。二楼室外阳台跟古树的呼应有些生硬。版面紧凑饱满,色彩、线条表现技法娴熟,整体效果表达较好。 

http://s1/mw690/0033s2B2gy6OqHUDn7q90&690

点 评

建筑主次入口设计合理,但是总平面表达不完整,周边基地交待不全面。功能分区相对合理,建筑平面中注重服务与休息空间的布置,但太过于强调空间变化,造成使用面积不够,主入口楼梯的设置破坏了大厅疏散空间的完整性,使得入口空间局促。一楼借阅室的挑空显得多余,不符合空间属性。剖面的表达有误,楼梯的看线没有交待。建筑表达有自己的个性,但建筑表达不完整缺少建筑细节,过于随意,表达不严谨。

http://s1/mw690/0033s2B2gy6OqHUTNZu90&690

点 评

建筑功能分区合理,功能注重环境景观的营造。入口门厅的休息功能与疏散空间的处理简洁大方,交通流线明晰。二楼电子阅览室中间的休息平台与基地古树形成很好的对景空间。但是挑空空间过多造成二楼疏散面积不够。三楼应该标示报告厅的抬高高差,特别是疏散楼梯三楼与二楼梯段阶数的区别。建筑整体感强烈,立面通过虚实处理表现生动,线条、色彩技法娴熟。

http://s16/mw690/0033s2B2gy6OqHVaRRl1f&690

点 评

总平面图表达完整,主次入口清晰。平面功能布置合理,交通流线清晰。次入口楼道旁的挑空空间设置多余,剖面图表达缺少标高。建筑立面从旧建筑中提取设计元素,统一中寻求变化。版面设计紧凑,但画面表达稍显拘谨。


更多案列请参考书籍《名校考研快题设计高分攻略---建筑建筑快题设计》 ,下一期建筑快题分析为重庆初试快题真题(某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敬请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